一种用于光伏发电通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0446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0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光伏发电通信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上侧壁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槽壁转动连接有螺纹杆,壳体的侧壁开设有与安装槽相连通的转腔,转腔内设有轴承,螺纹杆的一端贯穿轴承并延伸至壳体外,壳体的侧壁连接有伺服驱动电机,伺服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主动齿轮,位于壳体外螺纹杆的侧壁套接有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位于安装槽内螺纹杆的侧壁套接有螺母,螺母的上侧壁连接有连接杆,壳体的上侧壁绞动连接有光伏电池板,光伏电池板的下侧壁与连接杆的上侧壁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实现了对通信装置光伏发电的效率,以及便于实现了通信装置的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光伏发电通信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光伏发电通信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各种通信方式的控制系统被广泛的应用在电网的控制领域里,来提高电网运行的智能化和可控度,减少系统运行当中的人力物力成本。在光伏发电通信领域内,电力载波通信广发应用在中、高压电力线上,由于每天时间段太阳位置不同,故需要对光伏电池板进行角度调节,来达到对通信装置光伏发电更高的效率,且现有的通信装置移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通信装置光伏发电的效率低,以及移动不便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光伏发电通信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光伏发电通信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侧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壁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与安装槽相连通的转腔,所述转腔内设有轴承,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贯穿轴承并延伸至壳体外,所述壳体的侧壁连接有伺服驱动电机,所述伺服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主动齿轮,位于壳体外所述螺纹杆的侧壁套接有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位于安装槽内所述螺纹杆的侧壁套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上侧壁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光伏发电通信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侧壁开设有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的槽壁转动连接有螺纹杆(3),所述壳体(1)的侧壁开设有与安装槽(2)相连通的转腔(4),所述转腔(4)内设有轴承(5),所述螺纹杆(3)的一端贯穿轴承(5)并延伸至壳体(1)外,所述壳体(1)的侧壁连接有伺服驱动电机(6),所述伺服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主动齿轮(7),位于壳体(1)外所述螺纹杆(3)的侧壁套接有与主动齿轮(7)相啮合的从动齿轮(8),位于安装槽(2)内所述螺纹杆(3)的侧壁套接有螺母(9),所述螺母(9)的上侧壁连接有连接杆(10),所述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伏发电通信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侧壁开设有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的槽壁转动连接有螺纹杆(3),所述壳体(1)的侧壁开设有与安装槽(2)相连通的转腔(4),所述转腔(4)内设有轴承(5),所述螺纹杆(3)的一端贯穿轴承(5)并延伸至壳体(1)外,所述壳体(1)的侧壁连接有伺服驱动电机(6),所述伺服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主动齿轮(7),位于壳体(1)外所述螺纹杆(3)的侧壁套接有与主动齿轮(7)相啮合的从动齿轮(8),位于安装槽(2)内所述螺纹杆(3)的侧壁套接有螺母(9),所述螺母(9)的上侧壁连接有连接杆(10),所述壳体(1)的上侧壁绞动连接有光伏电池板(11),所述光伏电池板(11)的下侧壁与连接杆(10)的上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壳体(1)的下侧壁连接有底座(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发电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2)内开设有安装腔(13),所述安装腔(13)的上侧壁中心处连接有第一伺服驱动电机(14),所述安装腔(13)的上侧壁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转杆(15),且两个转杆(15)关于第一伺服驱动电机(14)对称设置,两个所述转杆(15)内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天与光能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