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鱼机的赶鱼栅提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0291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0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升鱼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升鱼机的赶鱼栅提升机构,该赶鱼栅提升机构包括台车、排架及赶鱼栅提升启闭机,排架固定在集鱼通道进口端的顶部,赶鱼栅提升启闭机固定在排架上,台车滑动设置在集鱼通道的顶部;台车的中间部位贯穿有升降孔,赶鱼栅穿过台车的升降孔,赶鱼栅顶部的两侧均固定有侧翼,赶鱼栅通过侧翼悬挂在台车上,台车的上端面向上延伸有两个相互对称的侧边框,赶鱼栅的两侧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侧边框的滑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赶鱼栅上侧向滑块及纵向导轨与侧边框的滑槽配合,实现赶鱼栅在提升的过程中稳定性强且赶鱼栅上下移动较为灵活,赶鱼栅沿侧边框向上下移动时的摩擦力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升鱼机的赶鱼栅提升机构
本技术涉及升鱼机
,尤其是一种升鱼机的赶鱼栅提升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水利工程的建设数量及规模很大,装机容量位居世界第一,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对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中,大坝的的修建阻碍了鱼类的洄游,使得洄游能力差的鱼类数量减少甚至灭绝,进而影响了生态系统的连续性。为了解决鱼类洄游问题,目前国内外的各种过鱼设施主要有鱼道过鱼、鱼闸过鱼、升鱼机、集鱼船等,现有的升鱼机实际建设数量也较少,技术方案也处于摸索阶段,而目前赶鱼栅提升设备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在赶鱼栅向上提升时稳定性及灵活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赶鱼栅提升设备在赶鱼栅向上提升时稳定性及灵活性较差的问题,现提供一种升鱼机的赶鱼栅提升机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升鱼机的赶鱼栅提升机构,所述升鱼机包括集鱼通道、固定在集鱼通道内的固定栅及滑动设置在集鱼通道内的赶鱼栅,赶鱼栅位于集鱼通道的进口端,固定栅位于集鱼通道的出口端,该赶鱼栅提升机构包括台车、排架及赶鱼栅提升启闭机,所述排架固定在集鱼通道进口端的顶部,所述赶鱼栅提升启闭机固定在排架上,所述台车滑动设置在集鱼通道的顶部;所述台车的中间部位贯穿有升降孔,所述赶鱼栅穿过台车的升降孔,所述赶鱼栅顶部的两侧均固定有侧翼,所述赶鱼栅通过侧翼悬挂在台车上,所述侧翼与台车的上端面接触,所述台车的上端面向上延伸有两个相互对称的侧边框,所述侧边框的内侧均具有与赶鱼栅相匹配的滑槽,所述赶鱼栅的两侧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侧边框的滑槽内,所述赶鱼栅上固定有纵向导轨和侧向滑块,所述赶鱼栅通过侧向滑块与滑槽的槽底滑动连接,所述赶鱼栅通过纵向导轨与滑槽内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赶鱼栅提升启闭机上卷筒的钢丝绳用于拉动赶鱼栅沿滑槽向上提升。本方案中当集鱼通道进行诱鱼时,需要将赶鱼栅向上提升以便需要鱼群进入到集鱼通道内,赶鱼栅则是通过赶鱼栅提升启闭机实现向上提升,由于赶鱼栅的两侧均与台车上侧边框的滑槽滑动连接,同时赶鱼栅的左右两侧端面均是利用侧向滑块与滑槽的槽底接触,赶鱼栅的前后两侧端面均是利用纵向导轨与滑槽内的侧壁接触,因此,可确保赶鱼栅沿滑槽向上提升时,不会发生晃动,稳定性好,且赶鱼栅上下移动较为灵活,以便赶鱼栅利用重力从新回到集鱼通道内;其中,将赶鱼栅悬挂在台车上,主要的目的是台车移动的灵活性,减小赶鱼栅与集鱼通道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地,所述赶鱼栅提升启闭机上卷筒的钢丝绳绕经动滑轮后固定在赶鱼栅提升启闭机的机架上,所述动滑轮上固定有提升架,所述提升架的底部固定有第一连接耳,第一连接耳上具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插设有连接销,所述赶鱼栅上设置有第二连接耳,所述第二连接耳上具有第二连接孔,当提升架与赶鱼栅固定连接时,第一连接孔的轴线与第二连接孔的轴线重合,且连接销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为了便于赶鱼栅在集鱼通道进口端的定位,进一步地,所述集鱼通道的内壁上固定有导向条,所述导向条位于赶鱼栅的左侧,所述导向条的右侧开设有与纵向导轨相匹配的导向槽。进一步地,所述侧翼与赶鱼栅之间固定有若干加强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升鱼机的赶鱼栅提升机构利用赶鱼栅上侧向滑块及纵向导轨与侧边框的滑槽配合,实现赶鱼栅在提升的过程中稳定性强且赶鱼栅上下移动较为灵活,赶鱼栅沿侧边框向上下移动时的摩擦力较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升鱼机的赶鱼栅提升机构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示意图;图3是图2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升鱼机的赶鱼栅提升机构中赶鱼栅的三维示意图;图5是图4中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升鱼机的赶鱼栅提升机构中台车的三维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升鱼机的赶鱼栅提升机构中赶鱼栅与导向条的配合示意图;图8是图7中D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集鱼通道,2、固定栅,3、赶鱼栅,3-1、纵向导轨,3-2、侧向滑块,3-3、侧翼,3-31、加强筋,3-4、第二连接耳,4、台车,4-1、升降孔,4-2、侧边框,4-21、滑槽,4-211、槽底,4-212、侧壁,5、排架,6、赶鱼栅提升启闭机,7、钢丝绳,8、动滑轮,9、提升架,9-1、第一连接耳,10、连接销,11、导向条。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方向和参照(例如,上、下、左、右、等等)可以仅用于帮助对附图中的特征的描述。因此,并非在限制性意义上采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仅仅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形式来限定所请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8所示,一种升鱼机的赶鱼栅提升机构,所述升鱼机包括集鱼通道1、固定在集鱼通道1内的固定栅2及滑动设置在集鱼通道1内的赶鱼栅3,赶鱼栅3位于集鱼通道1的进口端,固定栅2位于集鱼通道1的出口端,该赶鱼栅提升机构包括台车4、排架5及赶鱼栅提升启闭机6,所述排架5固定在集鱼通道1进口端的顶部,所述赶鱼栅提升启闭机6固定在排架5上,所述台车4滑动设置在集鱼通道1的顶部;所述台车4的中间部位贯穿有升降孔4-1,所述赶鱼栅3穿过台车4的升降孔4-1,所述赶鱼栅3顶部的两侧均固定有侧翼3-3,所述赶鱼栅3通过侧翼3-3悬挂在台车4上,所述侧翼3-3与台车4的上端面接触,所述台车4的上端面向上延伸有两个相互对称的侧边框4-2,所述侧边框4-2的内侧均具有与赶鱼栅3相匹配的滑槽4-21,所述赶鱼栅3的两侧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侧边框4-2的滑槽4-21内,所述赶鱼栅3上固定有纵向导轨3-1和侧向滑块3-2,所述赶鱼栅3通过侧向滑块3-2与滑槽4-21的槽底4-211滑动连接,所述赶鱼栅3通过纵向导轨3-1与滑槽4-21内的侧壁4-212滑动连接;所述赶鱼栅提升启闭机6上卷筒的钢丝绳7用于拉动赶鱼栅3沿滑槽4-21向上提升。所述赶鱼栅提升启闭机6上卷筒的钢丝绳7绕经动滑轮8后固定在赶鱼栅提升启闭机6的机架上,所述动滑轮8上固定有提升架9,所述提升架9的底部固定有第一连接耳9-1,第一连接耳9-1上具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插设有连接销10,所述赶鱼栅3上设置有第二连接耳3-4,所述第二连接耳3-4上具有第二连接孔,当提升架9与赶鱼栅3固定连接时,第一连接孔的轴线与第二连接孔的轴线重合,且连接销10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集鱼通道1的内壁上固定有导向条11,所述导向条11位于赶鱼栅3的左侧,所述导向条11的右侧开设有与纵向导轨3-1相匹配的导向槽;导向条11在赶鱼栅3从集鱼通道1的出口端至集鱼通道1的进口端复位时,可便于赶鱼栅3的定位,以便赶鱼栅3上的第二连接耳3-4与提升架9上的第一连接耳9-1的对接,当赶鱼栅3碰到导向条11时即表示赶鱼栅3已到达集鱼通道1进口端的指定位置,且赶鱼栅3上的纵向导轨3-1会与导向条11上的纵向滑槽4-21配合,可在赶鱼栅3向上提升时,提高赶鱼栅3的稳定性,避免赶鱼栅3的晃动。所述侧翼3-3与赶鱼栅3之间固定有若干加强筋3-31。上述升鱼机的赶鱼栅提升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集鱼通道1进行诱鱼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鱼机的赶鱼栅提升机构,所述升鱼机包括集鱼通道(1)、固定在集鱼通道(1)内的固定栅(2)及滑动设置在集鱼通道(1)内的赶鱼栅(3),赶鱼栅(3)位于集鱼通道(1)的进口端,固定栅(2)位于集鱼通道(1)的出口端,其特征在于:该赶鱼栅提升机构包括台车(4)、排架(5)及赶鱼栅提升启闭机(6),所述排架(5)固定在集鱼通道(1)进口端的顶部,所述赶鱼栅提升启闭机(6)固定在排架(5)上,所述台车(4)滑动设置在集鱼通道(1)的顶部;所述台车(4)的中间部位贯穿有升降孔(4‑1),所述赶鱼栅(3)穿过台车(4)的升降孔(4‑1),所述赶鱼栅(3)顶部的两侧均固定有侧翼(3‑3),所述赶鱼栅(3)通过侧翼(3‑3)悬挂在台车(4)上,所述侧翼(3‑3)与台车(4)的上端面接触,所述台车(4)的上端面向上延伸有两个相互对称的侧边框(4‑2),所述侧边框(4‑2)的内侧均具有与赶鱼栅(3)相匹配的滑槽(4‑21),所述赶鱼栅(3)的两侧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侧边框(4‑2)的滑槽(4‑21)内,所述赶鱼栅(3)上固定有纵向导轨(3‑1)和侧向滑块(3‑2),所述赶鱼栅(3)通过侧向滑块(3‑2)与滑槽(4‑21)的槽底(4‑211)滑动连接,所述赶鱼栅(3)通过纵向导轨(3‑1)与滑槽(4‑21)内的侧壁(4‑212)滑动连接;所述赶鱼栅提升启闭机(6)上卷筒的钢丝绳(7)用于拉动赶鱼栅(3)沿滑槽(4‑21)向上提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鱼机的赶鱼栅提升机构,所述升鱼机包括集鱼通道(1)、固定在集鱼通道(1)内的固定栅(2)及滑动设置在集鱼通道(1)内的赶鱼栅(3),赶鱼栅(3)位于集鱼通道(1)的进口端,固定栅(2)位于集鱼通道(1)的出口端,其特征在于:该赶鱼栅提升机构包括台车(4)、排架(5)及赶鱼栅提升启闭机(6),所述排架(5)固定在集鱼通道(1)进口端的顶部,所述赶鱼栅提升启闭机(6)固定在排架(5)上,所述台车(4)滑动设置在集鱼通道(1)的顶部;所述台车(4)的中间部位贯穿有升降孔(4-1),所述赶鱼栅(3)穿过台车(4)的升降孔(4-1),所述赶鱼栅(3)顶部的两侧均固定有侧翼(3-3),所述赶鱼栅(3)通过侧翼(3-3)悬挂在台车(4)上,所述侧翼(3-3)与台车(4)的上端面接触,所述台车(4)的上端面向上延伸有两个相互对称的侧边框(4-2),所述侧边框(4-2)的内侧均具有与赶鱼栅(3)相匹配的滑槽(4-21),所述赶鱼栅(3)的两侧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侧边框(4-2)的滑槽(4-21)内,所述赶鱼栅(3)上固定有纵向导轨(3-1)和侧向滑块(3-2),所述赶鱼栅(3)通过侧向滑块(3-2)与滑槽(4-21)的槽底(4-211)滑动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逸栋段科萍田仁慧吴霄鹏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武进第一水利机械有限公司溧阳市城市防洪管理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