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鱼机的赶鱼栅提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0291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0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升鱼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升鱼机的赶鱼栅提升机构,该赶鱼栅提升机构包括台车、排架及赶鱼栅提升启闭机,排架固定在集鱼通道进口端的顶部,赶鱼栅提升启闭机固定在排架上,台车滑动设置在集鱼通道的顶部;台车的中间部位贯穿有升降孔,赶鱼栅穿过台车的升降孔,赶鱼栅顶部的两侧均固定有侧翼,赶鱼栅通过侧翼悬挂在台车上,台车的上端面向上延伸有两个相互对称的侧边框,赶鱼栅的两侧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侧边框的滑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赶鱼栅上侧向滑块及纵向导轨与侧边框的滑槽配合,实现赶鱼栅在提升的过程中稳定性强且赶鱼栅上下移动较为灵活,赶鱼栅沿侧边框向上下移动时的摩擦力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升鱼机的赶鱼栅提升机构
本技术涉及升鱼机
,尤其是一种升鱼机的赶鱼栅提升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水利工程的建设数量及规模很大,装机容量位居世界第一,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对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中,大坝的的修建阻碍了鱼类的洄游,使得洄游能力差的鱼类数量减少甚至灭绝,进而影响了生态系统的连续性。为了解决鱼类洄游问题,目前国内外的各种过鱼设施主要有鱼道过鱼、鱼闸过鱼、升鱼机、集鱼船等,现有的升鱼机实际建设数量也较少,技术方案也处于摸索阶段,而目前赶鱼栅提升设备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在赶鱼栅向上提升时稳定性及灵活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赶鱼栅提升设备在赶鱼栅向上提升时稳定性及灵活性较差的问题,现提供一种升鱼机的赶鱼栅提升机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升鱼机的赶鱼栅提升机构,所述升鱼机包括集鱼通道、固定在集鱼通道内的固定栅及滑动设置在集鱼通道内的赶鱼栅,赶鱼栅位于集鱼通道的进口端,固定栅位于集鱼通道的出口端,该赶鱼栅提升机构包括台车、排架及赶鱼栅提升启闭机,所述排架固定在集鱼通道进口端的顶部,所述赶鱼栅提升启闭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鱼机的赶鱼栅提升机构,所述升鱼机包括集鱼通道(1)、固定在集鱼通道(1)内的固定栅(2)及滑动设置在集鱼通道(1)内的赶鱼栅(3),赶鱼栅(3)位于集鱼通道(1)的进口端,固定栅(2)位于集鱼通道(1)的出口端,其特征在于:该赶鱼栅提升机构包括台车(4)、排架(5)及赶鱼栅提升启闭机(6),所述排架(5)固定在集鱼通道(1)进口端的顶部,所述赶鱼栅提升启闭机(6)固定在排架(5)上,所述台车(4)滑动设置在集鱼通道(1)的顶部;所述台车(4)的中间部位贯穿有升降孔(4‑1),所述赶鱼栅(3)穿过台车(4)的升降孔(4‑1),所述赶鱼栅(3)顶部的两侧均固定有侧翼(3‑3),所述赶鱼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鱼机的赶鱼栅提升机构,所述升鱼机包括集鱼通道(1)、固定在集鱼通道(1)内的固定栅(2)及滑动设置在集鱼通道(1)内的赶鱼栅(3),赶鱼栅(3)位于集鱼通道(1)的进口端,固定栅(2)位于集鱼通道(1)的出口端,其特征在于:该赶鱼栅提升机构包括台车(4)、排架(5)及赶鱼栅提升启闭机(6),所述排架(5)固定在集鱼通道(1)进口端的顶部,所述赶鱼栅提升启闭机(6)固定在排架(5)上,所述台车(4)滑动设置在集鱼通道(1)的顶部;所述台车(4)的中间部位贯穿有升降孔(4-1),所述赶鱼栅(3)穿过台车(4)的升降孔(4-1),所述赶鱼栅(3)顶部的两侧均固定有侧翼(3-3),所述赶鱼栅(3)通过侧翼(3-3)悬挂在台车(4)上,所述侧翼(3-3)与台车(4)的上端面接触,所述台车(4)的上端面向上延伸有两个相互对称的侧边框(4-2),所述侧边框(4-2)的内侧均具有与赶鱼栅(3)相匹配的滑槽(4-21),所述赶鱼栅(3)的两侧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侧边框(4-2)的滑槽(4-21)内,所述赶鱼栅(3)上固定有纵向导轨(3-1)和侧向滑块(3-2),所述赶鱼栅(3)通过侧向滑块(3-2)与滑槽(4-21)的槽底(4-211)滑动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逸栋段科萍田仁慧吴霄鹏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武进第一水利机械有限公司溧阳市城市防洪管理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