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学反应用反应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9697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0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化学反应用反应罐,包括罐体、升降装置、顶板、底支撑座以及两个支撑柱,罐体下部设有排液管,两个支撑柱固定在顶板下表面一侧,升降装置固定在顶板下表面的另一侧,所述罐体可转动地设置在两个支撑柱之间,罐体靠近升降装置的一侧外壁上固定有梯形块,梯形块上设置有滑道,所述升降装置的底部固定有横杆,横杆靠近梯形块的一端设置有与滑道配合的滚轮,所述底支撑座位于罐体下方,且底支撑座上设有弧形轨道,所述罐体底部安装有与弧形轨道滑动配合的滑轮,所述顶板上安装有加料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准确收集反应后的混合溶液,避免固体原料堵塞排液管,同时还可区分已加入原料的种类,消除误操作风险。

A Reaction Tank for Chemical Rea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action tank for chemical reaction, which comprises a tank body, a lifting device, a roof, a bottom support seat and two supporting columns. The lower part of the tank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drainage pipe, two supporting columns are fixed on one side of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roof, and the lifting device is fixe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roof. The tank body can be rotatably arranged between two supporting columns, and the tank body is close to one of the lifting devices. A trapezoidal block is fixed on the lateral outer wall, and a slideway is arranged on the trapezoidal block. The bottom of the lifting device is fixed with a cross bar, and a roller matching with the slideway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cross bar near the trapezoidal block. The bottom support seat is under the tank body, and the bottom support seat is provided with an arc track. The bottom of the tank body is equipped with a pulley matching with the arc track, and the top plate is equipped with a feeding wheel. Installation. The utility model can accurately collect the mixed solution after reaction, avoid blocking the drainage pipe by solid raw materials, and distinguish the kinds of raw materials that have been added, thereby eliminating the risk of mis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学反应用反应罐
本技术涉及化学反应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化学反应用反应罐。
技术介绍
反应罐普遍用于物理、化学反应的仪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现有的化学反应罐一般在其底部设置排液管,打开阀门后便可收集反应溶液,这样的收集方式存在一定缺陷,由于反应溶液内会残存大量未反应完全的固体原料,收集反应溶液时固体原料会将排液管堵塞,从而影响收集工作。此外,现有反应罐通常是在罐体顶部设置加料口,打开加料口处的旋盖将反应原料直接倾倒入罐体内,由于反应原料通常会加入多种,这种简单的加料口结构不能直接区分已加入原料的种类,存在误操作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学反应用反应罐,该反应罐可准确收集反应后的混合溶液,避免固体原料堵塞排液管,同时还可区分已加入原料的种类,消除误操作风险。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化学反应用反应罐,包括罐体、升降装置、顶板、底支撑座以及两个支撑柱,罐体下部设有排液管,两个支撑柱固定在顶板下表面一侧,所述升降装置固定在顶板下表面的另一侧,所述罐体可转动地设置在两个支撑柱之间,罐体靠近升降装置的一侧外壁上固定有梯形块,梯形块上设置有滑道,所述升降装置的底部固定有横杆,横杆靠近梯形块的一端设置有滚轮,滚轮与梯形块上的滑道滑动配合,所述底支撑座位于罐体下方,且底支撑座上设有弧形轨道,所述罐体底部安装有与弧形轨道滑动配合的滑轮,所述顶板上安装有加料装置,加料装置包括加料罐、落料管以及多个加料斗,落料管固定在加料罐底部,且落料管下端穿过顶板并与罐体内腔连通,所述加料罐顶部固定有调节杆,多个加料斗均安装在加料罐顶部并绕调节杆周向分布,所述调节杆上开有与加料斗数量相等的插槽,插槽内滑动设置有插条,所述加料斗靠近调节杆的一侧铰接有料斗盖,料斗盖的内侧设置有支杆,支杆一端插入插槽内并位于插条的下方,所述支杆插入插槽的部分与插槽的底面之间设置有调节弹簧。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装置为气缸或液压油缸。进一步地,所述梯形块的下底面朝下,所述排液管位于梯形块下方,且排液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进一步地,所述加料罐内设置有竖直的隔料板,隔料板将加料罐的内腔分隔为多个与加料斗对应的空间,所述加料罐内底部安装有导流板,导流板的中部设置有与落料管连通的落料孔。进一步地,所述罐体包括外胆和内胆,外胆和内胆之间隔有间隙,且外胆和内胆之间固定有多个填料环,填料环内填充有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粉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支撑柱并控制升降装置,使反应罐能在两个支撑柱之间转动,可准确采集罐体内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从而避免罐体底部的固体原料堵塞排液管;2、通过设置加料装置,加料装置包括多个加料斗,可用于加入不同种类的反应原料,从而避免多添加或少添加原料的误操作风险;3、通过在罐体的内胆和外胆之间填充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粉末,可提高罐体的阻燃能力,从而提高反应罐整体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加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反应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罐体;2-顶板;3-排液管;4-支撑柱;5-升降装置;6-第一控制阀;7-加料装置;8-横杆;9-梯形块;10-滚轮;11-底支撑座;12-弧形轨道;13-滑轮;14-隔料板;15-导流板;16-填料环;71-加料罐;72-加料斗;73-料斗盖;74-支杆;75-调节杆;76-插条;77-滑槽;78-调节弹簧;79-落料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化学反应用反应罐包括罐体1、升降装置5、顶板2、底支撑座11以及两个支撑柱4,所述罐体1下部设有排液管3,排液管3上设有第一控制阀6,两个支撑柱4固定在顶板2下表面的一侧,升降装置5固定在顶板2下表面的另一侧,所述罐体1的两侧固定有支杆,且罐体1通过支杆可转动地设置在两个支撑柱4之间,罐体1转动方向且靠近升降装置5的一侧外壁上固定有梯形块9,本实施例中,梯形块9的纵截面为直角梯形,且梯形块9的下底面朝下,所述排液管3位于梯形块9的正下方,梯形块9的斜面上设置有滑道。所述升降装置5位于梯形块9上方,升降装置5可为气缸或液压油缸等自动升降的结构;升降装置5的底部固定有横杆8,横杆8靠近梯形块9的一端设置有滚轮10,滚轮10与梯形块9上的滑道滑动配合,通过控制升降装置5上升或下降,滚轮10在滑道上滚动,从而带动罐体1转动,当升降装置5下降到一定程度时,罐体1内的混合溶液会顺着排液管3流出,从而避免从罐体1底部出料,出现固体原料堵塞排液管3的现象,并且罐体1的转动幅度越大,混合溶液的流动速率越快。所述罐体1包括外胆和内胆,外胆和内胆之间隔有间隙,且外胆和内胆之间固定有多个填料环16,填料环16内填充有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粉末,当罐体1遇燃时,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粉末燃烧会产生大量阻燃气体,从而避免罐体1内胆进一步燃烧,保证罐体1的安全性能。所述底支撑座11位于罐体1下方,且底支撑座11上设有弧形轨道12,所述罐体1底部安装有与弧形轨道12滑动配合的滑轮13。所述顶板2上安装有加料装置7,加料装置7包括加料罐71、落料管79以及多个加料斗72,落料管79固定在加料罐71底部,且落料管79下端穿过顶板2并与罐体1内腔连通,加料罐71的顶部固定有调节杆75,多个加料斗72均安装在加料罐71顶部并绕调节杆75周向均匀分布,每个加料斗72对应添加一种反应原料,可避免出现多添加或少添加一种或多种反应原料;所述调节杆75上开有与加料斗72数量相等的插槽,插槽内滑动设置有插条76,具体地,插条76两侧均开有滑槽77,插槽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滑槽77滑动配合凸起。所述加料斗72靠近调节杆75的一侧铰接有料斗盖73,料斗盖73的内侧一体成型有支杆74,支杆74一端插入插槽内并位于插条76的下方,所述支杆74插入插槽的部分与插槽的底面表壁之间设置有调节弹簧78,所述加料罐71内设置有竖直的隔料板14,隔料板14将加料罐71内腔分隔为多个与加料斗72对应的隔料空间,所述加料罐71内底部还安装有导流板15,导流板15呈环形,且导流板15的外壁与加料罐71的内壁空间固定连接,导流板15的中部设置有与落料管79连通的落料孔。向下按压插条76,利用杠杆原理将料斗盖73翘起并打开,然后向对应加料斗72内添加反应原料,反应原料从加料斗72进入相应的隔料空间,最后经落料管79进入罐体1内,松开插条76,在调节弹簧78弹力的作用下,料斗盖73继续封盖加料斗72顶部。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通过向对应加料斗72内添加反应原料,反应原料落入罐体1内,当需要收集反应后的混合溶液时,启动升降装置5,控制横杆8下降,从而带动罐体1转动,打开第一控制阀6,反应后的溶液从排液管3中流出便可进行收集,并且通过控制罐体1转动的幅度,可控制混合溶液的流动速率。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基于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和专利技术构思进行的改造和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学反应用反应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升降装置、顶板、底支撑座以及两个支撑柱,罐体下部设有排液管,两个支撑柱固定在顶板下表面一侧,所述升降装置固定在顶板下表面的另一侧,所述罐体可转动地设置在两个支撑柱之间,罐体靠近升降装置的一侧外壁上固定有梯形块,梯形块上设置有滑道,所述升降装置的底部固定有横杆,横杆靠近梯形块的一端设置有滚轮,滚轮与梯形块上的滑道滑动配合,所述底支撑座位于罐体下方,且底支撑座上设有弧形轨道,所述罐体底部安装有与弧形轨道滑动配合的滑轮,所述顶板上安装有加料装置,加料装置包括加料罐、落料管以及多个加料斗,落料管固定在加料罐底部,且落料管下端穿过顶板并与罐体内腔连通,所述加料罐顶部固定有调节杆,多个加料斗均安装在加料罐顶部并绕调节杆周向分布,所述调节杆上开有与加料斗数量相等的插槽,插槽内滑动设置有插条,所述加料斗靠近调节杆的一侧铰接有料斗盖,料斗盖的内侧设置有支杆,支杆一端插入插槽内并位于插条的下方,所述支杆插入插槽的部分与插槽的底面之间设置有调节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学反应用反应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升降装置、顶板、底支撑座以及两个支撑柱,罐体下部设有排液管,两个支撑柱固定在顶板下表面一侧,所述升降装置固定在顶板下表面的另一侧,所述罐体可转动地设置在两个支撑柱之间,罐体靠近升降装置的一侧外壁上固定有梯形块,梯形块上设置有滑道,所述升降装置的底部固定有横杆,横杆靠近梯形块的一端设置有滚轮,滚轮与梯形块上的滑道滑动配合,所述底支撑座位于罐体下方,且底支撑座上设有弧形轨道,所述罐体底部安装有与弧形轨道滑动配合的滑轮,所述顶板上安装有加料装置,加料装置包括加料罐、落料管以及多个加料斗,落料管固定在加料罐底部,且落料管下端穿过顶板并与罐体内腔连通,所述加料罐顶部固定有调节杆,多个加料斗均安装在加料罐顶部并绕调节杆周向分布,所述调节杆上开有与加料斗数量相等的插槽,插槽内滑动设置有插条,所述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长全余朝庆刘群兵邓友全
申请(专利权)人:汶川县湘宁氯酸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