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铁堆叠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9524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铸铁堆叠底座,涉及支撑支架和底座,尤其涉及可折叠桌面的支撑支架或底座技术领域。包括可分体装配的上组件和下组件,上组件和下组件中心处设有贯穿的中心孔,中心孔两侧设有两个贯穿的螺孔,上组件包括两条腿:第一腿和第二腿,下组件包括两条腿:第三腿和第四腿,上组件与下组件装配后,第一腿和第三腿位于中心孔的相对侧,基本上与第二腿、第四腿垂直,形成十字交叉型,第一腿、第二腿、第三腿和第四腿与地面接触面设有自动调节底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拆卸安装,便于储存和运输,更换损坏组件,结构稳定牢靠,适用范围广。

A Cast Iron Stacked Bas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ast iron stacked base, which relates to a support bracket and a base, in particular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support bracket or a base for a foldable desktop. Including upper and lower assemblies which can be assembled separately, the center of upper and lower assemblies is provided with through central holes, and two through screw holes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central holes. The upper assemblies include two legs: the first leg and the second leg, and the lower assemblies include two legs: the third leg and the fourth leg. After assembling the upper assemblies and the lower assemblies, the first leg and the third leg are located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central hole, basically with the second leg. The second leg and the fourth leg are perpendicular, forming a cross-type. The first leg, the second leg, the third leg and the fourth leg are equipped with an automatic adjusting foot on the contact surface with the groun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disassembly and installation, convenient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replacement of damaged components, stable and reliable structure and wide application ra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铁堆叠底座
本技术提供一种铸铁堆叠底座,涉及涉及支撑支架和底座,尤其涉及可折叠桌面的支撑支架或底座

技术介绍
随着可折叠桌的面世,为了进一步减少桌子各结构部分的占地面积,人们开始研发堆叠底座技术,目前堆叠底座多采用铸铝或钢板材质,自身重量轻,需要在底部配重,以增加堆叠底座的稳定性。铸铁底座因其材质特性,目前造型结构单一,皆为整体造型,无法堆叠放置。使铸铁底座的功能无法有效外延拓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不需配重,可拆装运输的一种铸铁材质的堆叠底座,解决铸铁材质的底座,实现其堆叠状态的式样结构的构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铸铁堆叠底座,于包括可拆卸装配的上组件和下组件,所述上组件、下组件中心处设有位置对应,贯穿上下的中心孔,所述上组件和所述下组件中心孔两侧各设有一螺孔,所述上组件包括两条腿:第一腿和第二腿,所述下组件包括两条腿:第三腿和第四腿,所述上组件叠下组件的上面时,第一腿与第三腿位于中心孔的对立侧,与第二腿、第四腿基本垂直,呈十字交叉型。作为进一步地优选,所述第一腿、第二腿、第三腿、第四腿与地面接触面还设有可拆卸的自动调节底脚。作为进一步地优选,所述第一腿、第二腿、第三腿、第四腿与自动调节底脚连接处设有螺纹孔,所述自动调节底脚中心处设有与底座螺纹孔相对应的螺杆。作为进一步地优选,所述上组件顶面固定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中心处设有穿孔,与所述上组件的中心孔位置对应,所述固定片两端设有穿孔,所述两端的穿孔与所述上组件和下组件的螺孔对应。作为进一步地优选,所述上组件底部中心处设有下部装配接合凸台,所述下组件顶面中心处设有与之对应的上部装配接合凸台。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上组件叠在下组件之上时,上组件中心孔与下组件中心孔、螺孔对齐,上组件底面的装配结合凸台与下组件顶面的装配结合凸台相贴合,然后通过固定上组件和下组件,上组件的两条腿和下组件两条腿围绕着中心孔平均分布,组成稳固的十字交叉型,为桌子提供稳定的支撑力。上组件和下组件两条腿与调节底脚连接处设有螺纹孔,调节底脚顶面中心处设有与螺纹孔对应的螺杆,使用者只需将自动调节脚的螺杆旋入底座的螺纹孔内,并拧紧固定,自动调节脚会根据桌子的重力自行调节高度,使桌面保持平衡稳定;上组件、下组件、固定片设有两个连接孔,连接孔为螺丝孔,使用螺丝从上到下穿过固定片、上组件、下组件的连接孔,将上组件和下组件连接在一起。上组件和下组件中心设有的中心孔,通过丝杆贯穿上组件和下组件的中心孔,实现上组件和下组件连接;丝杆同时贯穿堆叠底座上部连接的桌子的立柱、乐谱架的立柱等,将桌子、乐谱架等与堆叠底座连接在一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上组件和下组件可拆卸、便于储存、运输,在大量堆叠状态下占地面积小,且适用范围广。上组件的两条腿和下组件的两条腿延伸端底部设有自动调节底脚,底脚可根据底座承载的重力,自行调节高度,维持桌面平衡稳定状态。本技术提供的铸铁堆叠底座,不仅可以应用于可拆卸桌子,还可以作为指示牌、乐谱架、医疗器械的支撑架或底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上组件的主体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上组件仰视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上组件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下组件主体结构图;图6是本技术下组件侧视结构图。附图标识1-上组件;101-下部装配接合凸台;11-第一腿;12-第二腿;2-下组件;201-上部装配接合凸台;21-第三腿;21-第四腿;4-自动调节底脚;5-固定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阐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本技术公开一种铸铁堆叠底座,包括可拆装装配的上组件1和下组件2,上组件1底部中心处设有下部装配接合凸台101,下部装配接合凸台101横截面为圆形,其表面是平面,下组件2顶部中心设有对应的上部装配接合凸台201,上部装配接合凸台201横截面为圆形,其表面是平面,上组件1叠在下组件2上面时,下部装配接合凸台101与上部装配接合凸台201相贴合,上组件1顶面中心处设有一个贯穿上下的中心孔,中心孔两侧设有两个螺孔,下组件2在与下组件1的中心孔、螺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同样的中心孔和螺孔,上组件1顶面中心处固定有一固定片5,固定片5通过热熔胶或者其他粘胶剂固定在上组件1顶面,固定片5中心处设有穿孔,穿孔与上组件的中心孔位置对应,固定片5两端还设有两个与上组件1的螺孔对应的穿孔。上组件1叠在下组件2之上时,下部装配接合凸台101与上部装配接合凸台201对齐贴合,固定片5的三个穿孔、上组件1的中心孔、连接孔、下组件2的中心孔、连接孔全都对齐,螺丝穿过固定片5两侧的穿孔、上组件1与下组件2的螺孔,实现上组件1和下组件2的连接。丝杆从上组件1的中心孔传入至下组件2的中心孔,实现上组件1和下组件2的进一步固定。本技术所述的铸铁堆叠底座通过丝杆与可拆卸桌子、乐谱架等连接,可拆卸桌子底部设有支撑管,丝杆从支撑管顶端穿入直至穿出下组件2,实现铸铁堆叠底座与可拆卸桌子、乐谱架等连接。为了进一步固定丝杆与上组件、下组件连接,丝杆与上组件、下组件连接处设有螺母。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上组件1包括两条腿:第一腿11,第二腿12,下组件2包括两条腿:第三腿21和第四腿22,上组件1叠在上组件2上时,第一腿11,第二腿12,第三腿21和第四腿22与地面接触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腿11,第二腿12,第三腿21和第四腿22与地面接触面处设有可拆卸连接的自动调节底脚4,第一腿11、第二腿12、第三腿21和第四腿22与自动调节底脚4连接处设有螺纹孔,所述自动可调底脚4设有与螺纹孔对应的螺杆,使用者只需将自动调节底脚4的螺杆旋入对应的螺纹孔内,拧紧固定,自动调节底脚4会根据桌子的重力自行调节高度,使桌面保持平衡状态。自动调节底脚4为现有技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铁堆叠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装配的上组件(1)和下组件(2),所述上组件(1)、下组件(2)中心处设有位置对应,贯穿上下的中心孔,上组件(1)和下组件(2)中心孔两侧各设有一螺孔,所述上组件(1)包括两条腿:第一腿(11)和第二腿(12),所述下组件(2)包括两条腿:第三腿(21)和第四腿(22),所述上组件(1)叠在下组件(2)的上面时,第一腿(11)与第三腿(21)位于中心孔的对立侧,与第二腿(12)、第四腿(22)基本垂直,呈十字交叉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铁堆叠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装配的上组件(1)和下组件(2),所述上组件(1)、下组件(2)中心处设有位置对应,贯穿上下的中心孔,上组件(1)和下组件(2)中心孔两侧各设有一螺孔,所述上组件(1)包括两条腿:第一腿(11)和第二腿(12),所述下组件(2)包括两条腿:第三腿(21)和第四腿(22),所述上组件(1)叠在下组件(2)的上面时,第一腿(11)与第三腿(21)位于中心孔的对立侧,与第二腿(12)、第四腿(22)基本垂直,呈十字交叉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铁堆叠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腿(11)、第二腿(12)、第三腿(21)、第四腿(22)与地面接触面还设有可拆卸的自动调节底脚(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王春磊贺玉显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荣安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