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容顺专利>正文

单元式幕墙安装结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9066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单元式幕墙安装结构,包括第一操作平台、第二操作平台和第三操作平台,所述第一操作平台的顶部活动安装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轨道吊装,且轨道吊装位于第一操作平台顶部的一侧,第二操作平台的顶部放置有落地式脚手架,落地式脚手架可设置为两层或多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操作平台、第二操作平台、第三操作平台、钢丝绳、轨道吊装、落地式脚手架、接耳板、埋板、固定螺栓、钢管架、工字钢和方钢的设置,可快速的对幕墙进行安装,同时在安装过程中操作简单,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适合大范围推广,同时解决了传统安装方法是从下往上逐层安装组成幕墙,施工周期长和强度高,增加安装成本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元式幕墙安装结构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幕墙安装
,具体为单元式幕墙安装结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经济建设的发展,建筑业也不断发展,各国城市中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建筑幕墙以其新颖式样多变、采光好等特点,已普遍应用在建筑外立面的装饰上,单元式幕墙是在工厂加工化程度最高的一种类型的幕墙,在工厂加工竖框横框等构件,并把这些构件拼装成单元组件框,然后将幕墙面板(玻璃、石材、铝板等)安装在单元组件框的相应位置上,形成单元组件,单元组件运到工地现场,传统安装方法是从下往上逐层安装组成幕墙,施工周期长和强度高,增加安装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单元式幕墙安装结构及方法,具备安装效率高的优点,解决了传统安装方法是从下往上逐层安装组成幕墙,施工周期长和强度高,增加安装成本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单元式幕墙安装结构,包括第一操作平台、第二操作平台和第三操作平台,所述第一操作平台的顶部活动安装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轨道吊装,且轨道吊装位于第一操作平台顶部的一侧,所述第二操作平台的顶部放置有落地式脚手架,所述落地式脚手架可设置为两层或多层,所述第三操作平台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接耳板,所述接耳板的底部活动安装有埋板,所述埋板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底部贯穿埋板并延伸至第三操作平台的内部,所述第三操作平台内腔的一侧活动安装有钢管架,所述第三操作平台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工字钢,所述工字钢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方钢,所述方钢的底部与接耳板的顶部活动安装。单元式幕墙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在该单元体边框的竖龙骨上部安装钢丝绳,且钢丝绳与轨道吊装相连接,轨道吊装与操作平台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第二步:在该建筑物结构体上通过钢丝绳放线,即分别设置代表相邻两单元体拼接位置的垂直线和代表每一楼层的单元板位置的水平线;第三步:在该建筑物结构体上对应该单元体安装位置的左、右两侧各自固定地安装一个上支架和一个下支架,每个下支架的垂直轴线与该建筑物结构体上对应的垂直线相重合,每个下支架的水平轴线与该建筑物结构体上对应的水平线相重合,每个上支架位于对应下支架的正上方,每个上支架的上端面位于本楼层的单元板上表面的水平面上;在两个下支架上各自固定安装一个接耳板,通过固定螺栓进行固定,该水平线与对应下支架的水平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四步:将该单元体吊装至所需要的安装位置,并使该单元体左、右两侧的卡头分别卡接两个下支架上对应的挂钩;第五步:在该单元体左、右两侧的连接件与对应的上支架之间各自固定地安装一组转接调整组件,调整该单元体左、右两侧的转接调整组件,使该单元体提升到设计规定的高度和水平位置。优选的,所述在第一步的安装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对钢丝绳的长度进行调节,同时单元板幕墙在安装时顶部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挂钩进行连接对单元板幕墙进行吊装。优选的,所述在第三步的安装过程中可根据安装的需要使用落地式脚手架,安装人员站在上面即可对玻璃百叶幕墙进行安装。优选的,所述在第四步中安装的接耳板可通过固定螺栓对其进行固定,在使用时可根据需要对接耳板的位置进行调节,在接耳板的底部安装有埋板,且埋板位于操作平台的顶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操作平台、第二操作平台、第三操作平台、钢丝绳、轨道吊装、落地式脚手架、接耳板、埋板、固定螺栓、钢管架、工字钢和方钢的设置,可快速的对幕墙进行安装,同时在安装过程中操作简单,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适合大范围推广,同时解决了传统安装方法是从下往上逐层安装组成幕墙,施工周期长和强度高,增加安装成本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单元板幕墙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玻璃百叶幕墙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屋面层幕墙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第一操作平台、2第二操作平台、3第三操作平台、4钢丝绳、5轨道吊装、6落地式脚手架、7接耳板、8埋板、9固定螺栓、10钢管架、11工字钢、12方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单元式幕墙安装结构,包括第一操作平台1、第二操作平台2和第三操作平台3,第一操作平台1的顶部活动安装有钢丝绳4,钢丝绳4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轨道吊装5,且轨道吊装5位于第一操作平台1顶部的一侧,第二操作平台2的顶部放置有落地式脚手架6,落地式脚手架6可设置为两层或多层,第三操作平台3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接耳板7,接耳板7的底部活动安装有埋板8,埋板8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螺栓9,固定螺栓9的底部贯穿埋板8并延伸至第三操作平台3的内部,第三操作平台3内腔的一侧活动安装有钢管架10,第三操作平台3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工字钢11,工字钢11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方钢12,方钢12的底部与接耳板7的顶部活动安装。单元式幕墙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在该单元体边框的竖龙骨上部安装钢丝绳,且钢丝绳与轨道吊装相连接,轨道吊装与操作平台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第二步:在该建筑物结构体上通过钢丝绳放线,即分别设置代表相邻两单元体拼接位置的垂直线和代表每一楼层的单元板位置的水平线;第三步:在该建筑物结构体上对应该单元体安装位置的左、右两侧各自固定地安装一个上支架和一个下支架,每个下支架的垂直轴线与该建筑物结构体上对应的垂直线相重合,每个下支架的水平轴线与该建筑物结构体上对应的水平线相重合,每个上支架位于对应下支架的正上方,每个上支架的上端面位于本楼层的单元板上表面的水平面上;在两个下支架上各自固定安装一个接耳板,通过固定螺栓进行固定,该水平线与对应下支架的水平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四步:将该单元体吊装至所需要的安装位置,并使该单元体左、右两侧的卡头分别卡接两个下支架上对应的挂钩;第五步:在该单元体左、右两侧的连接件与对应的上支架之间各自固定地安装一组转接调整组件,调整该单元体左、右两侧的转接调整组件,使该单元体提升到设计规定的高度和水平位置,在第一步的安装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对钢丝绳的长度进行调节,同时单元板幕墙在安装时顶部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挂钩进行连接对单元板幕墙进行吊装,在第三步的安装过程中可根据安装的需要使用落地式脚手架,安装人员站在上面即可对玻璃百叶幕墙进行安装,在第四步中安装的接耳板可通过固定螺栓对其进行固定,在使用时可根据需要对接耳板的位置进行调节,在接耳板的底部安装有埋板,且埋板位于操作平台的顶部,通过第一操作平台1、第二操作平台2、第三操作平台3、钢丝绳4、轨道吊装5、落地式脚手架6、接耳板7、埋板8、固定螺栓9、钢管架10、工字钢11和方钢12的设置,可快速的对幕墙进行安装,同时在安装过程中操作简单,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适合大范围推广,同时解决了传统安装方法是从下往上逐层安装组成幕墙,施工周期长和强度高,增加安装成本的问题。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固定螺栓和钢丝绳等部件根据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单元式幕墙安装结构,包括第一操作平台(1)、第二操作平台(2)和第三操作平台(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平台(1)的顶部活动安装有钢丝绳(4),所述钢丝绳(4)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轨道吊装(5),且轨道吊装(5)位于第一操作平台(1)顶部的一侧,所述第二操作平台(2)的顶部放置有落地式脚手架(6),所述落地式脚手架(6)可设置为两层或多层,所述第三操作平台(3)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接耳板(7),所述接耳板(7)的底部活动安装有埋板(8),所述埋板(8)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螺栓(9),所述固定螺栓(9)的底部贯穿埋板(8)并延伸至第三操作平台(3)的内部,所述第三操作平台(3)内腔的一侧活动安装有钢管架(10),所述第三操作平台(3)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工字钢(11),所述工字钢(11)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方钢(12),所述方钢(12)的底部与接耳板(7)的顶部活动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单元式幕墙安装结构,包括第一操作平台(1)、第二操作平台(2)和第三操作平台(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平台(1)的顶部活动安装有钢丝绳(4),所述钢丝绳(4)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轨道吊装(5),且轨道吊装(5)位于第一操作平台(1)顶部的一侧,所述第二操作平台(2)的顶部放置有落地式脚手架(6),所述落地式脚手架(6)可设置为两层或多层,所述第三操作平台(3)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接耳板(7),所述接耳板(7)的底部活动安装有埋板(8),所述埋板(8)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螺栓(9),所述固定螺栓(9)的底部贯穿埋板(8)并延伸至第三操作平台(3)的内部,所述第三操作平台(3)内腔的一侧活动安装有钢管架(10),所述第三操作平台(3)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工字钢(11),所述工字钢(11)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方钢(12),所述方钢(12)的底部与接耳板(7)的顶部活动安装。2.单元式幕墙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在该单元体边框的竖龙骨上部安装钢丝绳,且钢丝绳与轨道吊装相连接,轨道吊装与操作平台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第二步:在该建筑物结构体上通过钢丝绳放线,即分别设置代表相邻两单元体拼接位置的垂直线和代表每一楼层的单元板位置的水平线;第三步:在该建筑物结构体上对应该单元体安装位置的左、右两侧各自固定地安装一个上支架和一个下支架,每个下支架的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德文何容顺李锦荣
申请(专利权)人:何容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