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套管的城市海绵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9056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套管的城市海绵体,属于城市排水设备领域,包括均布在绿化带中的套井,套井埋设于绿化带下方的生长介质层,并深入到生长介质层下方的过滤贮水层中,过滤贮水层联通有与市政管网连接的排水管,套井包括套管,套管之间连接有用于流通量套管之间水流的连通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可避免排水管道堵塞,排水效率高,可对水体蓄存、回收利用及优化水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套管的城市海绵体
本专利技术属于城市排水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管套的城市海绵体。
技术介绍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下沉式绿地的透水性不佳,导致植物淹死,基于绿地设置的一些排水管,则容易堵塞,或者排水太快,难以达到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的目标。现有技术如,中国专利技术授权专利文件,申请号:CN201610897193.4,该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渗水排洪系统,其包括人工湿地,人工湿地通过第二水管连接缓存池,缓存池通过第一水管连接河道;人工湿地从下至上依次设置为消毒层、第一隔离层、蓄水层和种植层;种植层内设置有泥土,种植层上种植有挺水植物;蓄水层内设置有粗砂;第一隔离层内设置有用于阻挡泥沙的隔泥板,隔泥板外包裹有土工布;消毒层内设置有若干火山石。该基于海绵城市的渗水排洪系统解决了雨洪难以下渗、蓄积利用的问题,同时该系统能够有效缓解河道的泄洪压力,增加市政用水的便利性,实现河水与雨水的渗透、收集、净化、存储和利用功能,但是该系统在排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单个排水孔堵塞的情况出现,对于排水效率还存在一定提升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排水管道堵塞,排水效率高,可对水体蓄存、回收利用及优化水质的带管套的城市海绵体。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套管的城市海绵体,包括均布在绿化带中的套井,套井埋设于绿化带下方的生长介质层,并深入到生长介质层下方的过滤贮水层中,过滤贮水层联通有与市政管网连接的排水管,套井包括套管,套管之间连接有用于流通套管之间水流的连通管,上述所指绿化带为非硬化的绿地、树林、道路绿化带等地,通过在绿化带下方依次设置生长介质层和过滤贮水层有效提高绿化带的透水性及贮水能力,避免植物在洪涝中出现淹死或生长中缺少水分干死的情况出现,在绿化带中应用套井可实现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的目的。套管的设置可以引导树木根系往下长,不会因为根系上长而造成路面拱起开裂,在套管之间连接连通管可解决单个套井处出现大面积水流造成单个套井排水拥堵的情况出现,连通管可将聚集在单个套井处的水流引流至附近套井内以解决套井排水堵塞的问题,提高排水效率,同时有益于对排放份水体蓄存避免蓄存水体聚集在绿化带某一处造成水体分布不均匀,还有益于水体的净化及回收。作为优选,流通管为“X”状交叉设置的管体,管体直径小于套管直径,X状的流通管可实现量套管之间相互流通,避免单个套管出现排水堵塞情况,同时流通管可加固各套管的连接紧固度,提升各套井在绿化带中的稳定性,防止绿化带土壤疏松而套井位置产生变化的情况出现。作为优选,套管端部设有带孔的盖板,套管底部与过滤贮水层处设有封板,封板表面均布流通孔,盖板的设置便于水体流入套管内又防止较大体积的杂物落入套管内造成套管堵塞,且套管底部的流通孔可保证水体进入过滤贮水层又可对一部分杂物、垃圾起到过滤效果,避免其对过滤贮水层的过滤及贮水能力造成影响。作为优选,套管内配合设置有与套管形状对应的内管,内管上部设有可活动的把手,内管由金属绳编织而成,内管可通过把手在套管内上下拉动,便于更换,内管可对排放的水体起到进一步的过滤作用,滤除垃圾、泥沙、杂质等避免其对过滤贮水层造成影响。作为优选,金属绳的绳体上均布倾斜通孔,通孔内壁均设相互对应的三棱锥状导流台,两对应设置的导流台之间连接有连接丝,水流在流经内管时,水流通过金属绳表面的倾斜通孔,导流台促使水流向通孔中部流通并提高了流经水流的水压,与此同时该水流经过连接丝时水的离子常基数产生变化,促使氢离子浓度低于氢氧离子浓度,降低水体酸性,可实现对降雨过程中出现的酸雨的pH值的浓度降低,优化了排放水体的水质,有益于水体的回收利用。作为优选,内管上的金属丝之间形成大小相同的网目,且网目内填充有透水性材料,对排放的水体起到成分过滤,滤除水体中的杂质及有害物质,起到净化排放水体的作用,有益于水体的回收利用。作为优选,套管内壁均布有弧面状凸台,对内管可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内管固定在套管内壁上,内管的上下移动需要一定的外力作用才可实现,而且弧面状的凸台可提高流经套管内壁上水流的流速,可提高排水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单个套井处出现大面积水流造成单个套井排水拥堵的情况出现,提高排水效率,同时有益于对排放份水体蓄存避免蓄存水体聚集在绿化带某一处造成水体分布不均匀,益于水体的净化及回收,在水流排放过程中可对排放的水体起到过滤作用,滤除垃圾、泥沙、杂质、有害物质等避免其对过滤贮水层造成影响,净化排放的水体。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带有套管的城市海绵体,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套井在绿化带中应用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套井在绿化带中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内管示意图;图4为金属绳局部剖视图;图5为套管局部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绿化带;2.套井;201.套管;202.盖板;203.流通孔;204.凸台;3.连通管;4.过滤贮水层;5.排水管;6.内管;601.把手;602.金属绳;603.连接丝;604.导流台;7.生长介质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带套管的城市海绵体,包括均布在绿化带1中的套井2,套井2埋设于绿化带1下方的生长介质层7,并深入到生长介质层7下方的过滤贮水层4中,过滤贮水层4联通有与市政管网连接的排水管5,套井2包括套管201,套管201之间连接有用于流通套管201之间水流的连通管3,上述所指绿化带1为非硬化的绿地、树林、道路绿化带等地,通过在绿化带1下方依次设置生长介质层7和过滤贮水层4有效提高绿化带的透水性及贮水能力,避免植物在洪涝中出现淹死或生长中缺少水分干死的情况出现,在绿化带1中应用套井2可实现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的目的。套管的2的设置可以引导树木根系往下长,不会因为根系上长而造成路面拱起开裂,在套管201之间连接连通管3可解决单个套井2处出现大面积水流造成单个套井2排水拥堵的情况出现,连通管3可将聚集在单个套井2处的水流引流至附近套井2内以解决套井2排水堵塞的问题,提高排水效率,同时有益于对排放份水体蓄存避免蓄存水体聚集在绿化带1某一处造成水体分布不均匀,还有益于水体的净化及回收。流通管3为“X”状交叉设置的管体,管体直径小于套管201直径,X状的流通管3可实现量套管201之间相互流通,避免单个套管201出现排水堵塞情况,同时流通管3可加固各套管201的连接紧固度,提升各套井2在绿化带1中的稳定性,防止绿化带1土壤疏松而套井2位置产生变化的情况出现。套管201端部设有带孔的盖板202,套管201底部与过滤贮水层4处设有封板,封板表面均布流通孔203,盖板202的设置便于水体流入套管201内又防止较大体积的杂物落入套管201内造成套管201堵塞,且套管201底部的流通孔203可保证水体进入过滤贮水层4又可对一部分杂物、垃圾起到过滤效果,避免其对过滤贮水层4的过滤及贮水能力造成影响。套管201内配合设置有与套管201形状对应的内管6,内管6上部设有可活动的把手601,内管6由金属绳602编织而成,内管6可通过把手601在套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套管的城市海绵体,包括均布在绿化带(1)中的套井(2),套井(2)埋设于绿化带(1)下方的生长介质层(7),并深入到生长介质层(7)下方的过滤贮水层(4)中,过滤贮水层(4)联通有与市政管网连接的排水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井(2)包括套管(201),所述套管(201)之间连接有用于流通套管(201)之间水流的连通管(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套管的城市海绵体,包括均布在绿化带(1)中的套井(2),套井(2)埋设于绿化带(1)下方的生长介质层(7),并深入到生长介质层(7)下方的过滤贮水层(4)中,过滤贮水层(4)联通有与市政管网连接的排水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井(2)包括套管(201),所述套管(201)之间连接有用于流通套管(201)之间水流的连通管(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套管的城市海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管(3)为“X”状交叉设置的管体,管体直径小于套管(201)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套管的城市海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01)端部设有带孔的盖板(202),套管(201)底部与过滤贮水层(4)处设有封板,封板表面均布流通孔(203)。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贵吴辉杨琼方中帅周瑜佳郑磊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