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地下抗浮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9048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新型地下抗浮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中地下抗浮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抗浮桩和地下结构,所述的抗浮桩的顶部与地下结构底板连接,地下结构侧墙外侧面固定安装有抗浮侧壁,抗浮侧壁底部设置有墙趾,抗浮桩包括桩体,所述的桩体包括底部桩体和顶部桩体,所述的桩体的轴向中心位置设置有轴向的变径通孔,所述的变径通孔孔径由下至上逐渐减小,所述的顶部桩体由若干片具有弹性的单体桩片组成,所述的变径通孔内设置有浮球,所述的浮球通过钢索与地下结构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的浮球直径大于顶部桩体上顶端内径,小于顶部桩体下顶端内径。该种抗浮结构中地下结构的体积能够保证当水位上升时,能够提供足够的抗浮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地下抗浮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涉及土木建筑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地下抗浮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抗浮桩属于抗拔桩,桩体承受拉力,普通抗浮桩受力也是自桩顶向桩底传递,桩体受力大小随着地下水位的变化而变化,抗拔桩是指抵抗建筑物向上位移的各种桩型的总称。抗拔结构需要在水位上浮时,提供逐渐增加的拉力,在水位下降时,能够提供符合需求的承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地下抗浮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地下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抗浮桩,所述的抗浮桩的顶部与地下结构底板连接,所述的地下结构底板的侧面安装有竖直的地下结构侧墙,所述的地下结构侧墙顶部设置有地下结构顶板,所述的地下结构侧墙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若干竖直设置的抗浮侧壁;所述的抗浮桩包括桩体,所述的桩体包括底部桩体和顶部桩体,所述的桩体的轴向中心位置设置有轴向的变径通孔,所述的变径通孔孔径由下至上逐渐减小,所述的顶部桩体由若干片具有弹性的单体桩片组成,所述的单体桩片底端固定安装在底部桩体的顶端面,相邻单体桩片侧壁相互不接触,所述的变径通孔内设置有浮球,所述的浮球通过钢索与地下结构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的浮球直径大于顶部桩体上顶端内径,小于顶部桩体下顶端内径。所述的单体桩片的外侧面设置有齿状结构。所述的抗浮桩为圆柱形预制桩,所有单体桩片围绕形成环形,所述的单体桩片由钢纤维混凝土制成。所述的抗浮侧壁为倾斜侧壁,抗浮侧壁底部水平向外延伸形成墙趾。所述的钢索穿过地下结构底板,通过锚固端与地下结构底板锚接,所述的锚固端位于地下结构底板上表面。所述的地下结构底板底面和抗浮桩顶部端面之间设置有垫块,所述的钢索穿过垫块,所述的垫块用于阻止地下结构底板底面和抗浮桩顶部端面紧密接触。一种新型地下抗浮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浮桩为预制桩,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开挖基坑;步骤2,在基坑底面预钻孔,所述的钻孔直径与预制抗浮桩直径相同;步骤3,将抗浮桩打入钻孔内;步骤4,安装地下结构底板;步骤5,将浮球的连接钢索依次穿过垫块、地下结构底板,通过锚固端固定在地下结构底板上,在锚固过程中在钢索上施加的预拉力;步骤6,安装地下结构侧墙;步骤7,在地下结构侧墙处安装抗浮侧壁,抗浮侧壁与地下结构侧墙采用螺栓方式固定连接;步骤8,安装地下结构顶板;步骤9,回填地下结构上覆土层。抗浮桩采用钢纤维混凝土材料制成,所述的钢纤维混凝土制备方法具体如下:步骤1,准备材料,使用低碳钢纤维和钢纤维混凝土,所述的低碳钢纤维截面为圆形,直径为0.25~0.75mm,长度均为20~60mm;所述的钢纤维混凝土使用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使用的粗骨料最大粒径以不超过15mm;步骤2,掺量,纤维长径比为30~80,纤维最大掺量体率比的上限值为2%,且不低于0.5%;步骤3,搅拌,钢纤维混凝土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使纤维能均匀分散于混凝土中,通过摇筛或分散机加,先将粗细集料、水泥和水加入搅拌机,搅拌均匀后再将纤维加入搅拌;步骤4,捣实,采用泵送至仓内,不加插搞,纤维在其中呈三维乱向。当水位上升时,地下结构所受的浮力变大,地下结构上浮会导致浮球向上运动,由于桩体内通孔为变径通孔,当浮球向上运动时,会挤压单体桩片张开,单体桩片的外侧齿状板与土体接触更紧密,会产生更大的抗浮力,这样可阻止地下结构上浮。该种新型地下抗浮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为:第一,地下结构的体积能够保证当水位下降时,能够提供足够的承载力,与地下结构连接抗浮桩能够保证在水位上升时提供更大的拉力;第二,当地下结构产生上浮时,浮球会沿着桩中的变径通孔向上运动,从而顶部桩体因挤压被膨胀,提高了桩体的抗拔力;第三,顶部桩体外侧面设置的齿状板保证了桩体抗拔力的有效性;第四,桩体材料采用钢纤维混凝土材料,该种材料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满足新型抗拔桩的扩张变形要求;第五,墙趾的设计,一方面增加了地下结构的自重,可以提高抗浮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墙趾的水平延伸,也提高了结构的抗浮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地下抗浮结构的结构原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地下抗浮结构抗浮桩的结构原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地下抗浮结构抗浮桩桩体的结构原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地下抗浮结构抗浮桩桩体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地下抗浮结构抗浮桩桩体的仰视图。附图标记:1、抗浮桩;2、地下结构底板;3、地下结构侧墙;4、地下结构顶板;5、抗浮侧壁;6、桩体;7、底部桩体;8、顶部桩体;9、变径通孔;10、浮球;11、钢索;12、锚固端;13、垫块;14、单体桩片。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新型地下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抗浮桩1,所述的抗浮桩1的顶部与地下结构底板2连接,所述的地下结构底板2的侧面安装有竖直的地下结构侧墙3,所述的地下结构侧墙3顶部设置有地下结构顶板4,所述的地下结构侧墙3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若干竖直设置的抗浮侧壁5;所述的抗浮桩1包括桩体6,所述的桩体6包括底部桩体7和顶部桩体8,所述的桩体6的轴向中心位置设置有轴向的变径通孔9,所述的变径通孔9孔径由下至上逐渐减小,所述的顶部桩体8由若干片具有弹性的单体桩片14组成,所述的单体桩片14底端固定安装在底部桩体7的顶端面,相邻单体桩片14侧壁相互不接触,所述的变径通孔9内设置有浮球10,所述的浮球10通过钢索11与地下结构底板2固定连接,所述的浮球10直径大于顶部桩体8上顶端内径,小于顶部桩体8下顶端内径。当水位上升时,地下结构所受的浮力变大,地下结构上浮会通过钢索11的牵引作用导致浮球10向上运动,由于桩体6内的通孔为变径通孔9,当浮球10向上运动时,会挤压单体桩片14张开,单体桩片14的外侧面与土体接触更紧密,会产生更大的抗浮力,这样可阻止地下结构上浮。本实施例中,单体桩片14的外侧面设置有齿状结构。齿状结构由若干个齿状板组成,齿状板的齿向与桩体6的轴向垂直,齿状板增加了桩体1与周围土层的接触面积,能够增加摩擦力,同时,在单体桩片14膨胀外扩时,能够有效提高抗浮力。本实施例中,抗浮桩1为圆柱形预制桩,所有单体桩片14围绕形成环形,所述的单体桩片14由钢纤维混凝土制成。掺入钢纤维的混凝土,可显著地改善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当掺量在许可范围之内,可提高抗拉强度30%~50%,抗弯强度可提高50%~100%,韧性可提高10~50倍,满足新型抗拔桩的扩张变形要求。本实施例中,抗浮侧壁5为倾斜侧壁,抗浮侧壁5底部水平向外延伸形成墙趾。墙趾的设计,一方面增加了地下结构的自重,可以提高抗浮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墙趾的水平延伸,也提高了结构的抗浮能力。本实施例中,钢索11穿过地下结构底板2,通过锚固端12与地下结构底板2锚接,所述的锚固端12位于地下结构底板2上表面。地下结构底板2上设置有预留孔,钢索11穿过预留孔通过锚固端12固定在地下结构底板2上。通过锚固端12可以在钢索11上施加预拉力,该预拉力为设计计算的抗拔力。本实施例中,地下结构底板2底面和抗浮桩1顶部端面之间设置有垫块13,所述的钢索11穿过垫块13,所述的垫块13用于阻止地下结构底板2底面和抗浮桩1顶部端面紧密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地下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抗浮桩(1),所述的抗浮桩(1)的顶部与地下结构底板(2)连接,所述的地下结构底板(2)的侧面安装有竖直的地下结构侧墙(3),所述的地下结构侧墙(3)顶部设置有地下结构顶板(4),所述的地下结构侧墙(3)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若干竖直设置的抗浮侧壁(5);所述的抗浮桩(1)包括桩体(6),所述的桩体(6)包括底部桩体(7)和顶部桩体(8),所述的桩体(6)的轴向中心位置设置有轴向的变径通孔(9),所述的变径通孔(9)孔径由下至上逐渐减小,所述的顶部桩体(8)由若干片具有弹性的单体桩片(14)组成,所述的单体桩片(14)底端固定安装在底部桩体(7)的顶端面,相邻单体桩片(14)侧壁相互不接触,所述的变径通孔(9)内设置有浮球(10),所述的浮球(10)通过钢索(11)与地下结构底板(2)固定连接,所述的浮球(10)直径大于顶部桩体(8)上顶端内径,小于顶部桩体(8)下顶端内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地下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抗浮桩(1),所述的抗浮桩(1)的顶部与地下结构底板(2)连接,所述的地下结构底板(2)的侧面安装有竖直的地下结构侧墙(3),所述的地下结构侧墙(3)顶部设置有地下结构顶板(4),所述的地下结构侧墙(3)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若干竖直设置的抗浮侧壁(5);所述的抗浮桩(1)包括桩体(6),所述的桩体(6)包括底部桩体(7)和顶部桩体(8),所述的桩体(6)的轴向中心位置设置有轴向的变径通孔(9),所述的变径通孔(9)孔径由下至上逐渐减小,所述的顶部桩体(8)由若干片具有弹性的单体桩片(14)组成,所述的单体桩片(14)底端固定安装在底部桩体(7)的顶端面,相邻单体桩片(14)侧壁相互不接触,所述的变径通孔(9)内设置有浮球(10),所述的浮球(10)通过钢索(11)与地下结构底板(2)固定连接,所述的浮球(10)直径大于顶部桩体(8)上顶端内径,小于顶部桩体(8)下顶端内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地下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体桩片(14)的外侧面设置有齿状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地下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浮桩(1)为圆柱形预制桩,所有单体桩片(14)围绕形成环形,所述的单体桩片(14)由钢纤维混凝土制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地下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浮侧壁(5)为倾斜侧壁,抗浮侧壁(5)底部水平向外延伸形成墙趾。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地下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索(11)穿过地下结构底板(2),通过锚固端(12)与地下结构底板(2)锚接,所述的锚固端(12)位于地下结构底板(2)上表面。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地下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熹周桂云顾荣蓉倪红
申请(专利权)人:金陵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