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翘嘴鳜TLR7基因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8909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翘嘴鳜TLR7基因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翘嘴鳜TLR7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TLR7基因用于对翘嘴鳜病原感染初期的检测,具体为:根据翘嘴鳜体内TLR7‑Myd88依赖型抗病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其中,所述TLR7‑Myd88依赖型抗病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包括TLR7、Myd88、IRAK1和IRF7基因,在翘嘴鳜被感染病毒或细菌初期,采用qPCR检测方法对TLR7‑Myd88依赖型抗病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的显著应答反应进行检测和分析,将检测结果作为鱼体被病毒或细菌感染初期的辅助指标。本发明专利技术为翘嘴鳜受到病毒或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提供新思路,有利于鱼类病害的早期防治,提高鳜鱼养殖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翘嘴鳜TLR7基因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生物
,尤其涉及一种翘嘴鳜TLR7基因及其在对翘嘴鳜被病原感染初期时进行检测方面的应用。
技术介绍
翘嘴鳜(Sinipercachuatsi),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鳜亚科(Sinipercinae)、鳜属(Siniperca),是我国的名贵经济鱼类和重要淡水养殖品种。然而随着近年来人工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翘嘴鳜的种质退化、抗病能力下降等现象比较普遍,导致病毒性等疾病的曝发日益猖獗,而且至今未有十分有效的防治方法,每年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其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于翘嘴鳜被病原感染的早期检测诊断是防治其病害曝发的重要手段。现有鱼类被感染病毒或细菌病原的检测诊断是根据鱼类的发病症状进行初步判断,然后解剖取病样组织提取病原,再将其提纯、鉴定后进行活体攻毒实验后验证是否是发病的病原,才能确诊鱼体是否感染了病毒或细菌等病原而引起发病症状;且由于可能是多种病原或未知病原引起的疾病,难以做出判断。不但耗时费力、操作困难,而且由于被感染病毒或细菌病原初期的鱼类无任何发病症状,因此现有的技术无法在鱼类被病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翘嘴鳜TLR7基因,其特征在于,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翘嘴鳜TLR7基因,其特征在于,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2.一种翘嘴鳜TLR7蛋白,其特征在于,该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3.权利要求1所述的翘嘴鳜TLR7基因在翘嘴鳜病原感染初期检测中的应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应用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翘嘴鳜体内TLR7-Myd88依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鹤忠路瑶叶金明肖攀李泽金锐铭董同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