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橡胶改性苯乙烯连续本体聚合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聚合物生产领域,具体为一种橡胶改性苯乙烯连续本体聚合方法。
技术介绍
ABS是苯乙烯,丙烯腈和聚丁二烯接枝聚合的塑料,HIPS则是苯乙烯和聚丁二烯接枝共聚物。此二聚合物皆是利用橡胶改性增强其抗冲击物性。传统ABS是用乳液接枝聚合成ABS。一般是由乳液法制得ABS高胶粉再和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混掺挤出制粒而得。乳液法可制得高质量及多种牌号ABS。但其工序繁复,能源耗用大尤其乳液法一吨产品耗用三吨去离子水,水处理费用高,同时对环境污染大。本体连续聚合工艺生产HIPS已是成熟技术,本体法工艺对环境污染微小,因此利用本体连续聚合工艺生产ABS是上世纪70年代热门课题。美国陶氏公司最早商业生产本体ABS,但早期抗冲击物性不及乳液法ABS。同时只用聚丁二烯橡胶生产低光泽度产品。80年代溶聚嵌段丁苯橡胶(BlockSBR)的开发并普及给本体法ABS开了另一扇窗。嵌段丁苯橡胶溶解于苯乙烯的溶液粘度相对小,因此聚合时容易形成较小橡胶粒子同时橡胶溶解含量可提高至20%。橡胶粒子粒径大小关联光泽度,橡胶粒子小光泽度高,但相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橡胶改性苯乙烯连续本体聚合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依次实施:第一反应釜是带搅拌半混式有夹套,第一反应釜的高度和直径比约1.5~2.5,橡胶进料溶液不需经过预热器预热提升温度直接进入第一反应釜,利用第一反应釜的聚合放热能量提升温度,橡胶进料溶液的显热和聚合放热取得平衡,因此免除预热工序可以节省约20%导热油热量消耗;第二反应釜是带搅拌活塞流反应釜,70%至90%的预聚溶液离开第一反应釜后进入第二反应釜;其余10%~30%的预聚溶液离开第一反应釜直接进入第三反应釜;此两股橡胶预聚溶液在不同反应条件形成橡胶粒子不同大小粒子呈双峰粒径分布;第三反应釜是带搅拌完全混和式;第 ...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1.01 CN 20181002531071.一种橡胶改性苯乙烯连续本体聚合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依次实施:第一反应釜是带搅拌半混式有夹套,第一反应釜的高度和直径比约1.5~2.5,橡胶进料溶液不需经过预热器预热提升温度直接进入第一反应釜,利用第一反应釜的聚合放热能量提升温度,橡胶进料溶液的显热和聚合放热取得平衡,因此免除预热工序可以节省约20%导热油热量消耗;第二反应釜是带搅拌活塞流反应釜,70%至90%的预聚溶液离开第一反应釜后进入第二反应釜;其余10%~30%的预聚溶液离开第一反应釜直接进入第三反应釜;此两股橡胶预聚溶液在不同反应条件形成橡胶粒子不同大小粒子呈双峰粒径分布;第三反应釜是带搅拌完全混和式;第四反应釜是活塞流反应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改性苯乙烯连续本体聚合方法,其特征是:第一反应釜是带搅拌半混式,聚合转化率不超过其橡胶含量百分比率,聚合转化率低于橡胶含量百分比率的60%;预聚溶液分两股,一股70%至90%的重量份额进入第二反应釜,第二反应釜在较高的搅拌剪力及较低聚合温度下,少量或无键转移剂添加情况下聚合形成较高分子量的聚合基体如聚苯乙烯(PS)或SAN共聚物并和橡胶接枝聚合,同时相反转发生在第二反应釜,相反转后橡胶相成分散相形成较小橡胶粒子粒径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