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荥经砂器专用高温窑变釉配方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008694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荥经砂器专用高温窑变釉配方,包括如下重量份数配比的组分:秸、麦、豆秆、锯末、树叶燃烧后形成的植物废渣与高炉废煤渣粉混合形成废渣:30‑40份;长石:40‑60份;铁:10‑15份;方解石:5‑8份;石英:12‑25份;高岭土:5‑8份;着色原料1‑5份;按照上述工艺配方制得的底釉在烧窑过程中的升温曲线为:一.室温点火~300℃;所需时间60分钟;二.300℃~600℃;所需时间40分钟;三.600℃~950℃;所需时间40分钟;四.900℃~1050℃;所需时间80分钟;五.1050℃~1150℃;所需时间40分钟;六.1150℃~1200℃;所需时间60分钟;七.1200℃~1300℃,并且保温在1300℃;15~20分钟后停火。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废渣原料变废为宝,形成多彩的砂器釉,在保存黑砂陶气质的基础上更加具备表面美感,使砂器的受众更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荥经砂器专用高温窑变釉配方
本专利技术属于变釉配方
,特别是涉及一种荥经砂器专用高温窑变釉配方。
技术介绍
砂器的制作方法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记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黑砂器为采用粘土及砂作为主要原料的一种陶器,砂的成分重于其它陶类,属于砂陶器类,因其器根为黑色,又称为黑砂陶器。原料经过筛选、粗碾、槽碾、调泥、成型、上釉、晾干、窑烧、烟熏等工序进行生产,现有的黑砂器具有耐高温、耐酸碱、含水、透气、保温等功能,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建筑装饰、餐具、茶具、医疗卫生专用器皿等方面,还有着百姓现代生活讲求的养生保健,绿色环保等实际功效。四川荥经砂器近2300的历史,在传承和实践中不断的改进,但是荥经砂器近2300年都是一个颜色-黑色,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精致化和审美多变化的需求。之所以荥经砂器没法着色,主要是由于以下两个原因未解决:1.废渣配比的釉料中含大量的铁钛钒,及其它的成份硅铝钾钠钙镁成份。铁钒钛元素发色受气氛影响比较大,在氧化气氛铁钒钛主体色呈黄色为主,在还原气氛主体色呈黑灰色。2.由于黑砂泥胚原材料配比中有50%左右的煤渣粉或者煤矸石粉,及高炉废煤渣粉及秸、麦、豆秆、锯末、各类树叶燃烧后的废渣配比的釉料中含有大量杂质成份和有机物成份,造成在高温烧制下会产生大量气泡CO、CO2及水汽,会导致陶器表面或釉表面上出现大量的气泡或针孔,致使釉面的装饰效果大为降低,达不到传统意义上很好的艺术效果,甚至影响到陶器坯胎烧不结或过烧而渗漏,从而影响黑砂陶的使用性能,或出现大量的废品。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成为了该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适合荥经砂器专用高温窑变釉配方,在现代生活需求精致化和现代人审美理念下驱动下,在原有的荥经砂器表面烧制工艺上进行创新性和先进性的研发,让颜色视觉美学在荥经砂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创新性的呈现,给荥经砂器带来新的生命活力,让荥经砂器走向更广阔的生活使用领域,为荥经砂器行业带来更多的活力和经济效益;解决荥经砂器只有黑色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荥经砂器专用高温窑变釉配方,其包括如下重量份数配比的组分:秸、麦、豆秆、锯末、树叶燃烧后形成的植物废渣与高炉废煤渣粉混合形成废渣:30-40份;长石:40-60份;铁:10-15份;方解石:5-8份;石英:12-25份;高岭土:5-8份;着色原料1-5份;按照上述工艺配方制得的底釉在烧窑过程中的升温曲线为:一.室温点火~300℃;所需时间55-65分钟;二.300℃~600℃;所需时间37-43分钟;三.600℃~950℃;所需时间37-43分钟;四.900℃~1050℃;所需时间35-55分钟;五.1050℃~1150℃;所需时间37-43分钟;六.1150℃~1300℃;所需时间35-60分钟;七.保温在1300℃;15-20分钟后停火。作为优选方式之一,一种荥经砂器专用高温窑变釉配方,其包括如下重量份数配比的组分:秸、麦、豆秆、锯末、树叶燃烧后形成的植物废渣与高炉废煤渣粉混合形成废渣:40份;长石:45份;铁:12份;方解石:6份;石英:22份;高岭土:7份;矿物k着色原料3份;按照上述工艺配方制得的底釉在烧窑过程中的升温曲线为:一.室温点火~300℃;所需时间65分钟;二.300℃~600℃;所需时间43分钟;三.600℃~950℃;所需时间43分钟;四.900℃~1050℃;所需时间55分钟;五.1050℃~1150℃;所需时间37分钟;六.1150℃~1300℃;所需时间50分钟;七.保温在1300℃;20分钟后停火。作为优选方式之一,秸、麦、豆秆、锯末、树叶燃烧后形成的植物废渣与高炉废煤渣粉混合形成废渣:35份;长石:45份;铁:12份;方解石:5份;石英:20份;高岭土:6份;着色原料4份;按照上述工艺配方制得的底釉在烧窑过程中的升温曲线为:一.室温点火~300℃;所需时间60分钟;二.300℃~600℃;所需时间40分钟;三.600℃~950℃;所需时间40分钟;四.900℃~1050℃;所需时间50分钟;五.1050℃~1150℃;所需时间40分钟;六.1150℃~1300℃;所需时间50分钟;七.保温在1300℃;18分钟后停火。作为优选方式之一,包括如下重量份数配比的组分:秸、麦、豆秆、锯末、树叶燃烧后形成的植物废渣与高炉废煤渣粉混合形成废渣:32份;长石:60份;铁:15份;方解石:5份;石英:16份;高岭土:7份;着色原料3份;按照上述工艺配方制得的底釉在烧窑过程中的升温曲线为:一.室温点火~300℃;所需时间55分钟;二.300℃~600℃;所需时间39分钟;三.600℃~950℃;所需时间39分钟;四.900℃~1050℃;所需时间39分钟;五.1050℃~1150℃;所需时间39分钟;六.1150℃~1300℃;所需时间60分钟;七.保温在1300℃;20分钟后停火。作为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着色原料为矿物着色元素。作为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着色原料为色料。所述长石是一种含有钙、钠、钾的铝硅酸盐矿物。它有很多种,如钠长石、钙长石、钡长石、钡冰长石、微斜长石、正长石,透长石等。它们都具有玻璃光泽,颜色多种多样。有无色的、有白色、黄色、粉红色、绿色、灰色,黑色等。有些透明,有些半透明。本专利技术选用的是无色的钠长石。所述方解石是一种碳酸钙矿物,本专利技术选用粒状、块状、纤维状、钟乳状、土状均可。所述石英是低温石英(α-石英),主要成分是SiO2,无色透明,为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晶体,质地坚硬。所述高岭土是一种非金属矿产,是一种以高岭石族粘土矿物为主的粘土和粘土岩。因呈白色而又细腻,又称白云土。其质纯的高岭土呈洁白细腻、松软土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耐火性等理化性质。其矿物成分主要由高岭石、埃洛石、水云母、伊利石、蒙脱石以及石英、长石等矿物组成。所述色料是指可以着色的颜料或彩料,是以色基和熔剂或添加剂配制成的粉状有色陶瓷用装饰材料。如釉下颜料要经高温煅烧,要求较高的稳定性,但品种较少,最早使用的是青花、釉里红,近年来又制成了红、黄、青、绿、黑、灰、褐等。釉上颜料只须经受600~800℃的温度,因而品种繁多,色彩丰富。此外,作为釉上彩饰的还有液体颜料,如金水等,是用金属与有机物化合成硫化香膏,再加有机溶剂制成。矿物着色元素是指水晶等具备不同颜色的矿物质,能够用作有色陶瓷的装饰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荥经砂器专用高温窑变釉配方,在现有荥经砂器的基础上,将废渣原料变废为宝,综合使用,结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配方,加入不同的矿物着色元素或者色料,形成多彩的高温砂器釉,不仅解决了环境污染的问题,而且在保存黑砂陶气质的基础上更加具备表面美感,使得砂器的受众更加广泛,适合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荥经砂器专用高温窑变釉配方,其包括如下重量份数配比的组分:秸、麦、豆秆、锯末、树叶燃烧后形成的植物废渣与高炉废煤渣粉混合形成废渣:40份;长石:45份;铁:12份;方解石:6份;石英:22份;高岭土:7份;着色原料3份,所述着色原料为色料。按照上述工艺配方制得的底釉在烧窑过程中的升温曲线为:一.室温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荥经砂器专用高温窑变釉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配比的组分:秸、麦、豆秆、锯末、树叶燃烧后形成的植物废渣与高炉废煤渣粉混合形成废渣:30‑40份;长石:40‑60份;铁:10‑15份;方解石:5‑8份;石英:12‑25份;高岭土:5‑8份;着色原料1‑5份;按照上述工艺配方制得的底釉在烧窑过程中的升温曲线为:一.室温点火~300℃;所需时间55‑65分钟;二.300℃~600℃;所需时间37‑43分钟;三.600℃~950℃;所需时间37‑43分钟;四.900℃~1050℃;所需时间35‑55分钟;五.1050℃~1150℃;所需时间37‑43分钟;六.1150℃~1300℃;所需时间35‑60分钟;七.保温在1300℃;15‑20分钟后停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荥经砂器专用高温窑变釉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配比的组分:秸、麦、豆秆、锯末、树叶燃烧后形成的植物废渣与高炉废煤渣粉混合形成废渣:30-40份;长石:40-60份;铁:10-15份;方解石:5-8份;石英:12-25份;高岭土:5-8份;着色原料1-5份;按照上述工艺配方制得的底釉在烧窑过程中的升温曲线为:一.室温点火~300℃;所需时间55-65分钟;二.300℃~600℃;所需时间37-43分钟;三.600℃~950℃;所需时间37-43分钟;四.900℃~1050℃;所需时间35-55分钟;五.1050℃~1150℃;所需时间37-43分钟;六.1150℃~1300℃;所需时间35-60分钟;七.保温在1300℃;15-20分钟后停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荥经砂器专用高温窑变釉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配比的组分:秸、麦、豆秆、锯末、树叶燃烧后形成的植物废渣与高炉废煤渣粉混合形成废渣:40份;长石:45份;铁:12份;方解石:6份;石英:22份;高岭土:7份;着色矿物原料3份;按照上述工艺配方制得的底釉在烧窑过程中的升温曲线为:一.室温点火~300℃;所需时间65分钟;二.300℃~600℃;所需时间43分钟;三.600℃~950℃;所需时间43分钟;四.900℃~1050℃;所需时间55分钟;五.1050℃~1150℃;所需时间37分钟;六.1150℃~1300℃;所需时间50分钟;七.保温在1300℃;20分钟后停火。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荥经砂器专用高温窑变釉配方,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萍
申请(专利权)人:荥经林氏黑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