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生物-水生动物-水生植物协同深度降解废水中污染物的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8685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微生物‑水生动物‑水生植物协同深度降解废水中污染物的装置和方法,包括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和生态深度处理池,缺氧池和好氧池内均设置有填料层,填料层上间隔种植有水生木本植物,好氧池内设置有内回流管,内回流管伸出好氧池,沉淀池底部设置有污泥回流管,生态深度处理池中部水平设置有水下植物生长灯,生态深度处理池底面铺设有土壤层,土壤层上种植有沉水植物,池体中部布置有植物生长灯,生态深度处理池的池面设置有生态浮岛,生态浮岛设置有水生草本植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了微生物和植物的协同作用,在传统接触氧化法的基础上加入植物根系,扩大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延长了食物链长度,提高了传统接触氧化法的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微生物-水生动物-水生植物协同深度降解废水中污染物的装置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活污水及深度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集微生物-水生动物-水生植物协同深度降解废水中污染物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废水处理排放标准从最初较低的排放标准逐渐提高到一级B、一级A标准。目前,有的地方还执行地表水准IV的排放标准,污水排放标准日趋严格。在要求达到地表准IV这种标准的前提下,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流程也是不断加长,在传统二级处理的基础上,增加三级处理。主要增加有各种滤池,如反硝化滤池、曝气生物滤池;增加各种过滤设备,如精密过滤器、纤维转盘过滤、活性砂过滤等;增加各种药剂投加,如葡萄糖、醋酸钠、PAC、PFS、生化酶等;还有的增加高级氧化处理,如臭氧氧化、Fenton氧化;更有甚者采用活性焦,活性炭、树脂等物质对废水进行吸附和置换。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种方法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导致污水处理厂流程越来越长、设备越来越多、管理越来越难、投入越来越大。所有增加的这些处理过程和投入,归根到底只是为了从“一级A”或者“一级B”走到“地表准IV”这最后“一公里”的路程。众所周知,废水越往深度进行处理,其难度越大,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微生物‑水生动物‑水生植物协同深度降解废水中污染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依次包括缺氧池(1)、好氧池(2)、沉淀池(3)和生态深度处理池(4),所述缺氧池(1)和好氧池(2)内均设置有填料层(5),所述填料层(5)上间隔种植有水生木本植物(6),所述好氧池(2)内的填料层(5)下方设置有曝气器(2.1),所述曝气器(2.1)连接有好氧池(2)外的风机(7),所述好氧池(2)内设置有内回流管(8),所述内回流管(8)伸出好氧池(2),且另一端插入缺氧池(1)底部,所述沉淀池(3)底部设置有污泥回流管(9),所述污泥回流管(9)另一端与缺氧池(1)底部连接,所述生态深度处理池(4)中部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微生物-水生动物-水生植物协同深度降解废水中污染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依次包括缺氧池(1)、好氧池(2)、沉淀池(3)和生态深度处理池(4),所述缺氧池(1)和好氧池(2)内均设置有填料层(5),所述填料层(5)上间隔种植有水生木本植物(6),所述好氧池(2)内的填料层(5)下方设置有曝气器(2.1),所述曝气器(2.1)连接有好氧池(2)外的风机(7),所述好氧池(2)内设置有内回流管(8),所述内回流管(8)伸出好氧池(2),且另一端插入缺氧池(1)底部,所述沉淀池(3)底部设置有污泥回流管(9),所述污泥回流管(9)另一端与缺氧池(1)底部连接,所述生态深度处理池(4)中部水平设置有水下植物生长灯(4.1),所述生态深度处理池(4)底面铺设有土壤层(4.2),所述土壤层(4.2)上种植有沉水植物(4.3),所述生态深度处理池(4)的池面设置有生态浮岛(4.4),所述生态浮岛(4.4)设置有水生草本植物种植有挺水植物或浮水植物(10),所述生态深度处理池(4)外连接有二氧化碳自动投加及检测系统(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微生物-水生动物-水生植物协同深度降解废水中污染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池(1)和好氧池(2)的池顶设置有用于水生木本植物(6)的植物支架(12)上,所述水生木本植物(6)为根系发达的多年生矮小的乔木或者灌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微生物-水生动物-水生植物协同深度降解废水中污染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池(1)、好氧池(2)和生态深度处理池(4)上均设置有阳光棚(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微生物-水生动物-水生植物协同深度降解废水中污染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5)为组合填料或、辫带式填料或者其他纤维类填料,所述填料层(5)的填料上附着由微生物组成的生物膜。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晨杨贞武杨丹李采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葛洲坝集团水务运营有限公司天津滨海新区塘沽环科新河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