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泥炭藓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08665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泥炭藓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按照城市生活污水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前处理系统、一级人工湿地、二级人工湿地,一级人工湿地用于净化由前处理系统排放出来的污水,二级人工湿地用于进一步净化由一级人工湿地排放出来的污水,所述前处理系统包括固体垃圾回收池和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排污管、过滤网、污水处理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基于泥炭藓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能够促进泥炭藓储水细胞的生长,并能够高效地利用资源,从而充分发挥泥炭藓和过滤材料的去污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泥炭藓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泥炭藓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泥炭藓又名水苔、苔藓,泥炭藓叶中存在透明的死亡细胞即储水细胞,泥炭藓的储水细胞可以存储大量水分,可以吸收高达自身重量20倍的水分,储水能力是其他藓类的数倍至数十倍,并具有高效地清理吸附污水和油污的能力。经研究表明,较低的土壤湿度下可以促进泥炭藓储水细胞的增加和泥炭藓根系长度的生长,而泥炭藓储水细胞的含量和泥炭藓根系长度与泥炭藓的去污能力呈正相关。经过本申请人不断的研究和试验发现,现有的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人工湿地建好后,人工湿地上靠近污水水源的地方湿度高、去污负担重,不利于泥炭藓的储水细胞和根系长度的生长,随之时间的推移就降低了人工湿地上靠近污水水源处的去污能力;2)另一方面,人工湿地上距离污水水源较远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泥炭藓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城市生活污水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前处理系统、一级人工湿地、二级人工湿地,一级人工湿地用于净化由前处理系统排放出来的污水,二级人工湿地用于净化由一级人工湿地排放出来的污水,所述前处理系统包括固体垃圾回收池和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排污管、过滤网、污水处理池;所述一级人工湿地包括两条水道A和连接在两条水道A之间的多块长条形的池体A,所述多块长条形的池体A沿水道A长度方向上并列设置,所述池体A的上部与水道A相互连通;所述池体A中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以下层级结构:由粒径为30~50 mm的砾石填充成的厚度在35‑40cm的承托层、由粒径为10~30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泥炭藓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城市生活污水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前处理系统、一级人工湿地、二级人工湿地,一级人工湿地用于净化由前处理系统排放出来的污水,二级人工湿地用于净化由一级人工湿地排放出来的污水,所述前处理系统包括固体垃圾回收池和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排污管、过滤网、污水处理池;所述一级人工湿地包括两条水道A和连接在两条水道A之间的多块长条形的池体A,所述多块长条形的池体A沿水道A长度方向上并列设置,所述池体A的上部与水道A相互连通;所述池体A中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以下层级结构:由粒径为30~50mm的砾石填充成的厚度在35-40cm的承托层、由粒径为10~30mm的石灰石填充成的厚度在35-40cm的过滤层、粒径在10~30mm厚0.3m的多孔透气砖处理层和含有50%以上泥炭藓腐殖质的土壤种植层,其中,所述承托层内部铺设集水管道,所述土壤种植层上种植有泥炭藓,所述土壤种植层表面凹凸不平,所述泥炭藓主要种植在土壤种植层表面的凸起部位;每条水道A的下方各设置有一条水道B,所述集水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水道B相互连通;所述水道A的长度方向与池体A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每条水道A的一端与污水处理池相互连通,每条水道A与污水处理池的连接处各设置有一个可以截断水流的闸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泥炭藓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倾斜设置,所述排污管管口位于过滤网较高一端的上方,所述固体垃圾回收池与过滤网较低的一端连接,所述固体垃圾回收池内设置有螺杆泵,所述固体垃圾回收池的池底呈圆弧形,所述螺杆泵上面的螺螺杆长度方向与所述固体垃圾回收池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污水处理池内设置有pH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图肖群英蒋洁云李望军喻元良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