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线吸收玻璃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83110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容易制造分光特性优异的近红外线吸收玻璃的方法和装置。该近红外线吸收玻璃的制造方法为制造包含P和Cu的近红外线吸收玻璃的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将原料以熔融温度T1加热熔化制成熔融玻璃后,以比熔融温度T1低的保持温度T2保持熔融玻璃。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Device of Near Infrared Absorption Glas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easily manufacturing near infrared absorption glass with excellent spect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near infrared absorption glass is to manufacture the near infrared absorption glass containing P and Cu.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method is that the raw material is melted into the melted glass by heating at melting temperature T1, and the melted glass is maintained at holding temperature T2 lower than the melting temperature T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近红外线吸收玻璃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选择性吸收近红外线的近红外线吸收玻璃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在数码相机或智能手机等的光学设备内的相机部分,以校正CCD(电荷耦合元件)、CMOS(互补性金属氧化膜半导体)等的固态摄象元件的能见度为目的,使用近红外线吸收玻璃。为了满足作为近红外线吸收玻璃所需要的分光特性,通常使用含Cu的磷酸玻璃。对于近红外线吸收玻璃,在实用上,也要求化学耐久性、耐候性,因此进行了组成和制造方法的各种改良。为了提高磷酸玻璃的化学耐久性、耐候性,提出了含有增强玻璃骨架的SiO2、Al2O3的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然而,在该情况下,存在熔融性降低,熔融温度上升的倾向。如果熔融温度上升,则在近红外域显示吸收的Cu2+离子被还原,生成在紫外域显示吸收的Cu+离子,紫外~可见区域的光透射率容易降低,因此难以得到所希望的光学特性。因此,为了维持铜的氧化状态,提出了在原料中添加氧化剂的方法。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21792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添加氧化剂存在其自身对分光特性造成不良影响的可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近红外线吸收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为制造包含P和Cu的近红外线吸收玻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原料以熔融温度T1加热熔化制成熔融玻璃后,以比熔融温度T1低的保持温度T2保持熔融玻璃。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6.01 JP 2016-109817;2016.09.20 JP 2016-182641.一种近红外线吸收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为制造包含P和Cu的近红外线吸收玻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原料以熔融温度T1加热熔化制成熔融玻璃后,以比熔融温度T1低的保持温度T2保持熔融玻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玻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T1-T2为100~600℃。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玻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T1为900~1400℃。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玻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T2为800~1100℃。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玻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永野雄太此下聪子中塚和人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