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金凤专利>正文

一种骨科小腿恢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7206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骨科恢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骨科小腿恢复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手臂酸痛、能够保持力气一致的骨科小腿恢复装置。一种骨科小腿恢复装置,包括有底座、三角支架、直托板、铰接板、连接杆、第一螺杆、连接块、滑套、第一螺母、曲形托板、下支架等;底座顶部的右侧连接有三角支架,三角支架的顶部连接有直托板,直托板前侧面的左侧铰接连接有铰接板,铰接板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顺时针或逆时针拧动两个第一螺母,如此能够对曲形托板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能够方便不同身高的病人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进行恢复锻炼,通过曲形托板上下摆动能够对病人的小腿进行恢复锻炼,如此无需医护人员用手对病人的小腿进行按摩恢复锻炼。

An orthopaedic calf recovery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orthopaedic recovery device, in particular to an orthopaedic leg recovery device. The technical problem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n orthopaedic leg recovery device capable of preventing arm soreness and maintaining the same strength.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orthopaedic leg recovery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triangular bracket, a straight bracket, an articulated plate, a connecting rod, a first screw, a connecting block, a sliding sleeve, a first nut, a curved bracket, a lower bracket, etc. The right side of the top of the base is connected with a triangular bracket, the top of the triangular bracket is connected with a straight bracket, the left side of the front side of the straight bracket is articulated with an articulated plate, and the bottom There are connecting rods. The invention can adjust the position of the curved bracket by twisting two first nuts clockwise or counterclockwise so as to facilitate patients of different height to use the invention for recovery exercises. The patients'lower legs can be restored by swinging the curved bracket up and down, so there is no need for medical staff to massage the patients' lower legs for recovery exerci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小腿恢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骨科恢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骨科小腿恢复装置。
技术介绍
骨科病人的腿部康复后,需要对骨科病人的小腿进行按摩,使小腿恢复正常,目前对骨科病人小腿进行恢复时,通常是医护人员用手对骨科病人的小腿进行按摩,如此长时间按摩手臂容易酸痛,且医护人员较难保持力气一致,为了防止医护人员手臂容易酸痛,医护人员会用手持木锤对骨科病人的腿部进行敲打按摩,但使用木锤对骨科病人的小腿进行敲打按摩时,较难按摩到骨科病人小腿上的穴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需要医护人员用手对骨科病人的小腿进行按摩,如此长时间按摩手臂容易酸痛,且医护人员较难保持力气一致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手臂酸痛、能够保持力气一致的骨科小腿恢复装置。一种骨科小腿恢复装置,包括有底座、三角支架、直托板、铰接板、连接杆、第一螺杆、连接块、滑套、第一螺母、曲形托板、下支架、滚轮、约束带、电动推杆、安装板、伺服电机和凸轮,底座顶部的右侧连接有三角支架,三角支架的顶部连接有直托板,直托板前侧面的左侧铰接连接有铰接板,铰接板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左侧面的下部连接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上设有滑套,第一螺杆上设有两个第一螺母,滑套位于两个第一螺母之间,滑套的顶部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顶部连接有曲形托板,曲形托板底部的左侧连接有下支架,下支架的底部转动式连接有滚轮,曲形托板前侧面的左侧连接有约束带,底座顶部的左侧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伸缩杆的顶端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前侧面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凸轮,凸轮与滚轮接触。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横支架、支撑滑杆、第一弹簧和缓冲垫,安装板的左侧面连接有横支架,横支架的左部开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有支撑滑杆,支撑滑杆的顶端连接有缓冲垫,支撑滑杆上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底端与横支架的顶部连接,第一弹簧的顶端与缓冲垫的底部连接。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套管、套杆、螺钉、横板、穴位按摩装置、滑轨、升降板、震动电机、触动杆、N型支架和第二弹簧,曲形托板顶部的左侧连接有套管,套管左侧面的上部开有第一螺纹孔,套管内设有套杆,套杆的左侧面开有多个卡槽,第一螺纹孔内设有螺钉,螺钉的右部位于卡槽内,套杆前侧面的上部铰接连接有横板,横板的右部开有多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设有穴位按摩装置,横板的顶部连接有两个滑轨,所有第二通孔都位于两个滑轨之间,两个滑轨之间滑动式连接有升降板,升降板顶部的中间安装有震动电机,升降板的底部连接有多个触动杆,触动杆与穴位按摩装置配合,两个滑轨的顶部之间连接有N型支架,N型支架内的顶部与升降板的顶部之间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二弹簧。进一步说明,穴位按摩装置包括有顶杆、顶块、缸体、第三弹簧、第一导块、弧形套、第四弹簧、第二导块、导向杆和按摩头,第二通孔内设有顶杆,顶杆的顶端连接有顶块,顶块与触动杆接触,缸体内设有第一导块,第一导块的底部与缸体内的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顶杆的底端穿过缸体,顶杆的底端与第一导块的顶部连接,缸体的底部连接有弧形套,弧形套的内侧面开有多个圆柱凹槽,圆柱凹槽内设有第二导块,第二导块与圆柱凹槽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所有第二导块的内侧面均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上连接有按摩头。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横直板、第二螺杆和夹板,三角支架的右侧面连接有横直板,横直板上开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内设有第二螺杆,第二螺杆的顶端转动式连接有夹板。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U型支架、孔板、第二螺母、第三螺杆、L型支架和限位板,直托板的顶部连接有U型支架,U型支架左侧面的上部连接有孔板,孔板的顶部连接有第二螺母,第二螺母内设有第三螺杆,第三螺杆的下部穿过孔板,第三螺杆左侧面的下部连接有L型支架,L型支架上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与横板接触。当需要对病人的小腿进行恢复锻炼时,医护人员将本专利技术放置到设定的位置,随后医护人员用手顺时针或逆时针拧动两个第一螺母,如此能够使滑套左右移动,滑套左右移动通过连接块使曲形托板左右移动,如此能够对曲形托板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能够方便不同身高的病人使用本专利技术进行恢复锻炼。病人将腿部放在直托板与曲形托板上,随后医护人员启动电动推杆使安装板上下移动,安装板上下移动通过伺服电机使凸轮上下移动,凸轮上下移动通过滚轮和下支架使曲形托板上下移动,如此能够便于病人进行小腿放置,当曲形托板上下摆动至合适位置后,医护人员关闭电动推杆,随后医护人员启动伺服电机使凸轮转动,凸轮转动通过滚轮和下支架使曲形托板上下摆动,曲形托板上下摆动能够对病人的小腿进行恢复锻炼,如此无需医护人员用手对病人的小腿进行按摩恢复锻炼,当锻炼完成后,医护人员关闭伺服电机。曲形托板向下移动按压缓冲垫向下移动,缓冲垫向下移动带动支撑滑杆向下移动,第一弹簧随之压缩,当曲形托板向上移动,在第一弹簧弹力的作用下能够使缓冲垫向上移动复位,如此能够方便病人小腿进行锻炼,且缓冲垫与第一弹簧配合能够起缓冲作用。医护人员顺时针拧动螺钉移出卡槽内,随后医护人员上下移动套杆,套杆上下移动带动横板上下移动,横板上下移动能够使穴位按摩装置上下移动至合适位置,随后医护人员逆时针拧动螺钉移入对应的卡槽内,如此能够对穴位按摩装置进行固定,随后医护人员启动震动电机能够使升降板向下移动,第二弹簧随之压缩,升降板向下移动带动触动杆向下移动,触动杆向下移动通过穴位按摩装置能够对病人小腿上的穴位进行按摩,当震动电机使升降板向上移动时,在第二弹簧弹力的作用下能够使升降板向上移动复位,如此不断重复能够加快小腿的恢复速度,且能够保持按摩力气一致,当穴位按摩完成后,医护人员关闭震动电机。医护人员顺时针转动第二螺杆使夹板向上移动,随后医护人员将本专利技术通过夹板夹在合适的位置,随后医护人员逆时针转动第二螺杆能够使夹板向下移动,如此能够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固定,从而能够便于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使用。医护人员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第三螺杆使L型支架上下移动,L型支架上下移动带动限位板上下移动,如此能够使横板上下摆动,从而能够对穴位按摩装置进行调节,且能够对横板进行限位,进而能够方便病人使用本专利技术进行小腿恢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顺时针或逆时针拧动两个第一螺母,如此能够对曲形托板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能够方便不同身高的病人使用本专利技术进行恢复锻炼,通过曲形托板上下摆动能够对病人的小腿进行恢复锻炼,如此无需医护人员用手对病人的小腿进行按摩恢复锻炼,通过穴位按摩装置能够对病人小腿上的穴位进行按摩,如此不断重复能够加快小腿的恢复速度,且能够保持按摩力气一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穴位按摩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底座,2:三角支架,3:直托板,4:铰接板,5:连接杆,6:第一螺杆,7:连接块,8:滑套,9:第一螺母,10:曲形托板,1001:下支架,1002:滚轮,11:约束带,12:电动推杆,13:安装板,14:伺服电机,15:凸轮,16:横支架,17:第一通孔,18:支撑滑杆,19:第一弹簧,20:缓冲垫,21:套管,2101:第一螺纹孔,22:套杆,2201:卡槽,23:螺钉,24:横板,2401:第二通孔,25:穴位按摩装置,26:滑轨,27:升降板,2701:震动电机,28:触动杆,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小腿恢复装置,包括有底座、三角支架、直托板、铰接板、连接杆、第一螺杆、连接块、滑套、第一螺母和曲形托板,底座顶部的右侧连接有三角支架,三角支架的顶部连接有直托板,直托板前侧面的左侧铰接连接有铰接板,铰接板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左侧面的下部连接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上设有滑套,第一螺杆上设有两个第一螺母,滑套位于两个第一螺母之间,滑套的顶部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顶部连接有曲形托板,其特征是,还包括有下支架、滚轮、约束带、电动推杆、安装板、伺服电机和凸轮,曲形托板底部的左侧连接有下支架,下支架的底部转动式连接有滚轮,曲形托板前侧面的左侧连接有约束带,底座顶部的左侧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伸缩杆的顶端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前侧面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凸轮,凸轮与滚轮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小腿恢复装置,包括有底座、三角支架、直托板、铰接板、连接杆、第一螺杆、连接块、滑套、第一螺母和曲形托板,底座顶部的右侧连接有三角支架,三角支架的顶部连接有直托板,直托板前侧面的左侧铰接连接有铰接板,铰接板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左侧面的下部连接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上设有滑套,第一螺杆上设有两个第一螺母,滑套位于两个第一螺母之间,滑套的顶部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顶部连接有曲形托板,其特征是,还包括有下支架、滚轮、约束带、电动推杆、安装板、伺服电机和凸轮,曲形托板底部的左侧连接有下支架,下支架的底部转动式连接有滚轮,曲形托板前侧面的左侧连接有约束带,底座顶部的左侧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伸缩杆的顶端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前侧面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凸轮,凸轮与滚轮接触。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小腿恢复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横支架、支撑滑杆、第一弹簧和缓冲垫,安装板的左侧面连接有横支架,横支架的左部开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有支撑滑杆,支撑滑杆的顶端连接有缓冲垫,支撑滑杆上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底端与横支架的顶部连接,第一弹簧的顶端与缓冲垫的底部连接。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骨科小腿恢复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套管、套杆、螺钉、横板、穴位按摩装置、滑轨、升降板、震动电机、触动杆、N型支架和第二弹簧,曲形托板顶部的左侧连接有套管,套管左侧面的上部开有第一螺纹孔,套管内设有套杆,套杆的左侧面开有多个卡槽,第一螺纹孔内设有螺钉,螺钉的右部位于卡槽内,套杆前侧面的上部铰接连接有横板,横板的右部开有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金凤
申请(专利权)人:秦金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