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腓骨成型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7170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22:26
一种引导腓骨成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成型体和第二成型体,第一成型体与第二成型体装配,以形成引导腓骨成型的装置,引导腓骨成型的装置长度大于或等于12cm。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采用若干成型体组成引导腓骨成型的装置,将长导板分段制造,有效避免3D制造工艺造成的加工形变和曲翘情况的发生,更精准引导腓骨塑形有利于在组织修复手术中对腓骨实施成型手术。

A device for guiding fibular formation

A device for guiding fibula forming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it comprises a first and a second forming body, the first forming body and the second forming body are assembled to form a device for guiding fibula forming, and the length of the device for guiding fibula forming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2 cm. The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adopts a device composed of several moulding bodies to guide fibula moulding. The long guide plate is manufactured in segments, effectively avoiding the processing deformation and warping caused by 3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more precisely guiding fibula moulding is conducive to performing fibula moulding operation in tissue repair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引导腓骨成型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加工的辅助工具,尤其涉及一种装置,在颌面外科和骨科的修复中,用于引导腓骨成型。
技术介绍
数字化辅助设计已经被应用于治疗颌面部严重颌骨缺损与畸形,比如:先天性发育造成的颌面部畸形,应外伤或肿瘤造成的颌面部缺损。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3D打印技术制作模型或导板,再结合显微血管吻合、游离骨移植和正颌外科等技术,对患者实施精准医疗,恢复功能以及患者的容貌。导板由引导部与定位部组成,定位部用于导板整体固定于组织上,引导部设置于定位部上,依据计算机辅助设计确定其具体位置和角度,以便对组织实施精准手术。设计完成的导板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用光敏树脂打印导板及后处理中,成型导板经常出现变形、曲翘、扭转和弯曲等现象,从而使导板与设计要求产生偏差,给后续手术造成困难。腓骨是人小腿上的两块长骨之一,腓骨导板出现变形、曲翘、扭转和弯曲等现象更为显著,虽然通过控制3D打印的制作工艺,如:喷头温度、喷头距离、打印速度和层厚控制等,但仍难以避免的导板形变情况的时有发生。初步的试验发现,腓骨导板形变和导板长度呈正相关。3D打印加工产生的形变误差,需要在设计方面进行补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导腓骨成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成型体和第二成型体,所述的第一成型体与所述的第二成型体装配,以形成引导腓骨成型的装置,所述的引导腓骨成型的装置长度大于或等于12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导腓骨成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成型体和第二成型体,所述的第一成型体与所述的第二成型体装配,以形成引导腓骨成型的装置,所述的引导腓骨成型的装置长度大于或等于12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腓骨成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配组件,其包括:第一构件,其包括1个以上装配槽,在各个所述的装配槽之间设置间隔件,在所述的间隔件上形成第一装配面,在所述装配槽的槽腔内设置装配座,而使槽腔的空间产生具有形似“L”状的截面,所述装配槽的槽底向槽腔开口一侧延伸形成装配唇;和第二构件,其包括第二装配面和1个以上装配件,各个所述的装配件设置于所述的第二装配面上;所述的第二装配面与所述的第一装配面装配,各个所述的装配件置入所述装配槽的槽腔内,并与所述的装配座面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导腓骨成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件的侧面和所述的前端面单独或同时与所述装配槽的槽腔的表面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导腓骨成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件底面与装配唇装配并保持面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珊曲行舟张陈平解东平邵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