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兴南专利>正文

一种青蟹种蟹培育循环水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06949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青蟹种蟹培育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桶、过滤桶、沙盘盒子、进水管、回水管、第一气管、养殖支架、水泵,所述养殖桶和过滤桶均位于支架上,所述过滤桶的顶端设有上水管,所述上水管的另外一端和水泵连接,所述过滤桶的底部和进水管连接,所述养殖桶的上端和进水管连接,所述养殖桶的下端设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另外一端和水泵连接,所述回水管上设有排水阀,所述养殖桶的上端设有第一气管,所述沙盘盒子位于养殖桶的内,所述第一气管和沙盘盒子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为青蟹种蟹的培育提供干净适宜的栖息场所和养殖水环境,能够有效控制水质安全,适宜工厂化大面积推广,可显著提高种蟹成活率和产卵及抱卵率。

A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 for crab breed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 for crab breeding, which comprises a culture barrel, a filter barrel, a sand box, an intake pipe, a return pipe, a first trachea pipe, a culture bracket and a water pump. The aquaculture barrel and a filter barrel are all located on the bracket. The top of the filter barrel is provided with an upper water pipe, the other end of the upper water pipe is connected with a water pump, and the bottom and an intake pipe of the filter barrel are connected. The upper end of the aquaculture barr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take pipe. The lower end of the aquaculture barrel is connected with a backwater pipe, the other end of the backwater pipe is connected with a pump, and the drainage valve is arranged on the backwater pipe. The upper end of the aquaculture barre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ipe. The sand box is located 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aquaculture barrel, and the first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and box. Clean and suitable habitats and aquaculture environment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water quality and safety, suitable for industrialized large-scale promo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and spawning and egg-holding rate of crab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青蟹种蟹培育循环水养殖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具体是指一种青蟹种蟹培育循环水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青蟹作为我国水产养殖业重要的海水养殖品种之一,其养殖业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绝大多数的苗种来自自然水域,养殖池塘没有苗种投放的现象时有发生。目前,青蟹人工繁育过程中影响青蟹产卵质量的因素很多,从而导致青蟹产卵在时间、质量、数量上极不稳定。产卵过程中存在种蟹死亡、产卵量少、流产量大等诸多问题。过去关于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处理效果、生物膜、工艺流程、系统构建、养殖效益等方面。目前多数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需要配备大型水处理设备仪器,如蛋白分离器、鼓风机、沙滤灌、过滤桶、紫外消毒、臭氧消毒、水泵、冷暖机等。这些仪器设备普遍存在成本昂贵、维护成本高、运行成本高等问题。青蟹苗种繁育以工厂化和池塘生态育苗结合发展,青蟹种蟹工厂化培育过程中,主要存在育肥和产卵质量上的问题。青蟹性腺发育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很难在工厂化培育下短时间内使得性腺发育完全,即便性腺发育良好,也存在由于养殖环境的限制和营养获得的局限而使其产卵质量参差不齐,种蟹的培育甚至会进一步影响幼体的发育和成活。工厂化培育的青蟹产卵过程中,因产卵底质和养殖环境的不确定性,经常出现产卵量少、流产严重的问题。从而极大的影响的青蟹工厂化苗种繁育进程。因此,建立具有水质稳定、种蟹养殖成活率高、产卵效果好、管理简便、运行成本低等特点的青蟹种蟹培育用循环水养殖系统十分必要,开展工厂化循环水全人工育苗中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开发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青蟹种蟹培育循环水养殖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青蟹种蟹培育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桶、过滤桶、沙盘盒子、进水管、回水管、第一气管、养殖支架、水泵,所述养殖桶和过滤桶均位于养殖支架上,所述过滤桶的高度高于养殖桶,所述养殖桶的数量不低于两个并且并排放置,所述过滤桶的顶端设有上水管,所述上水管的另外一端和水泵连接,所述过滤桶的底部和进水管连接,所述养殖桶的上端和进水管连接,所述养殖桶的下端设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另外一端和水泵连接,所述回水管上设有排水阀,所述养殖桶的上端设有第一气管,所述沙盘盒子位于养殖桶的内,所述第一气管和沙盘盒子连接。作为改进,所述过滤桶上设有珊瑚石层和第一沙层,所述第一沙层位于珊瑚石层的上端,所述过滤桶内设有潮汐管,所述潮汐管和养殖桶连接,所述过滤桶上还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和过滤桶连接的位置位于第一沙层的上方。作为改进,所述沙盘盒子内设有PVC管支架,所述PVC管支架上设有塑料网格板,所述塑料网格板上设有纱网,所述纱网上设有第二沙层,所述养殖支架下设有气石,所述沙盘盒子上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25和出气管26与气石相连,所述进气管和第一气管相连。作为改进,所述过滤桶内设有紫外线灯管。作为改进,所述排污管上设有排污阀。作为改进,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阀。作为改进,所述回水管上设有回水阀。作为改进,所述养殖桶上设有淡水管和海水管。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为青蟹种蟹的培育提供干净适宜的栖息场所和养殖水环境,能够有益效控制水质安全,适宜工厂化大面积推广,可显著提高种蟹成活率和产卵及抱卵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青蟹种蟹培育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青蟹种蟹培育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青蟹种蟹培育循环水养殖系统的过滤桶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青蟹种蟹培育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沙盘盒子示意图。如图所示:1、养殖桶,2、过滤桶,3、沙盘盒子,4、进水管,5、回水管,6、排水阀,7、第一气管,8、支架,9、水泵,10、上水管,11、珊瑚石层,12、第一沙层,13、潮汐管,14、排污管,15、塑料网格板,16、纱网,17、第二沙层,18、气石,19、紫外线灯管,20、排污阀,21、进水阀,22、回水阀,23、淡水管,24、海水管,25、进气管,26、出气管,27、PVC管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一种青蟹种蟹培育循环水养殖系统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一种青蟹种蟹培育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桶1、过滤桶2、沙盘盒子3、进水管4、回水管5、第一气管7、养殖支架8、水泵9,所述养殖桶1和过滤桶2均位于养殖支架8上,所述过滤桶2的高度高于养殖桶1,所述养殖桶1的数量不低于两个并且并排放置,所述过滤桶2的顶端设有上水管10,所述上水管10的另外一端和水泵9连接,所述过滤桶2的底部和进水管4连接,所述养殖桶1的上端和进水管4连接,所述养殖桶1的下端设有回水管5,所述回水管5的另外一端和水泵9连接,所述回水管5上设有排水阀6,所述养殖桶1的上端设有第一气管7,所述沙盘盒子3位于养殖桶1的内,所述第一气管7和沙盘盒子3连接。作为改进,所述过滤桶2上设有珊瑚石层11和第一沙层12,所述第一沙层12位于珊瑚石层11的上端,所述过滤桶2内设有潮汐管13,所述潮汐管13和养殖桶1连接,所述过滤桶2上还设有排污管14,所述排污管14和过滤桶2连接的位置位于第一沙层12的上方。作为改进,所述沙盘盒子3内设有PVC管支架27,所述PVC管支架27上设有塑料网格板15,所述塑料网格板15上设有纱网16,所述纱网16上设有第二沙层17,所述养殖支架8下设有气石18,所述沙盘盒子3上设有进气管25和出气管26,进气管25和出气管26均与气石18相连,所述进气管25和第一气管7相连,可为种蟹栖息和产卵提供干净、适宜、必要的场所,进气管25向气石18注入气体,气石18内的气压增加后,气体会通过出气管26流出。所述过滤桶2内设有紫外线灯管19。所述排污管14上设有排污阀20。所述进水管4上设有进水阀21。所述回水管5上设有回水阀22。所述养殖桶1上设有淡水管23和海水管24。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时,整个养殖系统是一个闭路潮汐式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殖水体从水泵9开始,经过上水管进10入过滤桶2,养殖水体经过第一沙层12过滤,再经过珊瑚石层11吸收处理,养殖水体进入到潮汐管13内,潮汐管13和回水管5连接,养殖水体进入养殖桶1内,养殖桶1进水量经过进水阀21的控制。养殖水体流进养殖桶1后再经过养殖桶1进入回水管5,经由回水管5到达水泵9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闭路循环。另外,水泵9停止运行时通过回水阀22和排水阀6的同时开启可以将对应养殖桶1的水体排空,或者在水泵9运行时通过排污管14上的排污阀20和对应回水管5上的回水阀22的开启排空养殖桶1内的养殖水体。需要清洗过滤桶2上的第一沙层12时可以关闭进水阀21,开启排污阀20将清洗第一沙层12的污水排出。养殖水体运行过程中可以定时开启紫外消毒灯管19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处理。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青蟹种蟹培育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桶(1)、过滤桶(2)、沙盘盒子(3)、进水管(4)、回水管(5)、第一气管(7)、养殖支架(8)、水泵(9),所述养殖桶(1)和过滤桶(2)均位于养殖支架(8)上,所述过滤桶(2)的高度高于养殖桶(1),所述养殖桶(1)的数量不低于两个并且并排放置,所述过滤桶(2)的顶端设有上水管(10),所述上水管(10)的另外一端和水泵(9)连接,所述过滤桶(2)的底部和进水管(4)连接,所述养殖桶(1)的上端和进水管(4)连接,所述养殖桶(1)的下端设有回水管(5),所述回水管(5)的另外一端和水泵(9)连接,所述回水管(5)上设有排水阀(6),所述养殖桶(1)的上端设有第一气管(7),所述沙盘盒子(3)位于养殖桶(1)的内,所述第一气管(7)和沙盘盒子(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青蟹种蟹培育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桶(1)、过滤桶(2)、沙盘盒子(3)、进水管(4)、回水管(5)、第一气管(7)、养殖支架(8)、水泵(9),所述养殖桶(1)和过滤桶(2)均位于养殖支架(8)上,所述过滤桶(2)的高度高于养殖桶(1),所述养殖桶(1)的数量不低于两个并且并排放置,所述过滤桶(2)的顶端设有上水管(10),所述上水管(10)的另外一端和水泵(9)连接,所述过滤桶(2)的底部和进水管(4)连接,所述养殖桶(1)的上端和进水管(4)连接,所述养殖桶(1)的下端设有回水管(5),所述回水管(5)的另外一端和水泵(9)连接,所述回水管(5)上设有排水阀(6),所述养殖桶(1)的上端设有第一气管(7),所述沙盘盒子(3)位于养殖桶(1)的内,所述第一气管(7)和沙盘盒子(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青蟹种蟹培育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桶(2)上设有珊瑚石层(11)和第一沙层(12),所述第一沙层(12)位于珊瑚石层(11)的上端,所述过滤桶(2)内设有潮汐管(13),所述潮汐管(13)和养殖桶(1)连接,所述过滤桶(2)上还设有排污管(14),所述排污管(14)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兴南卓奇辉辜迅翔
申请(专利权)人:姚兴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