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辐射剂量实时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06603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0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辐射剂量实时监测系统,属于辐射剂量实时监测系统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辐射剂量实时监测系统;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至少两个辐射监测终端,所述辐射监测终端由壳体构成,所述壳体的正面设置有LCD显示屏和键盘,所述壳体的顶部还设置有报警蜂鸣器,所述壳体的侧面设置有报警指示灯;所述LCD显示屏的内侧面还设置有背光板;所述辐射监测终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科室计算机无线连接,所述科室计算机还通过无线网络与部门计算机无线连接,所述部门计算机还通过无线网络与监控中心计算机无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监测辐射剂量的场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辐射剂量实时监测系统
本技术一种辐射剂量实时监测系统,属于辐射剂量实时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使用的辐射剂量检测仪器种类较多,应用于存在放射源物质的工作环境,并对周围环境中的辐射剂量进行检测,可供核辐射工作人员和核医学科病人使用。核辐射工作人员因为身处存在放射源的工作环境中,需要时刻了解所处环境的辐射情况,人体一旦遭受一定剂量的辐射将造成身体机能不可逆的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对核辐射剂量的监控要求较高,需要检测仪器不仅可以对一段时间内遭受的辐射剂量进行累计,同时还要具备检测瞬时辐射剂量的能力,确保工作人员安全;另一方面,核医学科病人在一段疗程期间,会接受一定剂量的放射性元素物质注入体内,放射性物质受半衰期影响,核放射剂量会在病人体内逐渐衰减直至消失,在整个监测周期内具体的辐射剂量需要由检测仪器进行监控,防止病人在辐射剂量未达标时就出院,可能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目前使用的核辐射检测仪器受医疗器械影响,整个仪器较为专业,结构复杂,体积较大,并需由专业人员操作,一般人员上手操作较为困难,同时仪器存在功能限制,仅能对环境中的辐射剂量进行实时监测,缺少对监测数据存储、统计、发送及报警等人性化管理功能;另一方面,目前使用的检测仪器缺乏数据同步功能,监测数据仅能由现场监控人员进行独立获取和管理,在上下级监管方面存在盲区,当辐射剂量超出阈值范围进行报警时,仅能通过监控人员获知并进行相应处理,上级无法及时了解监控人员的工作内容,其工作效率、工作对错都无法判断,同时监控人员面对大量监测数据进行统计管理时由于没有专用管理软件,在进行记录、统计、写报告的整个过程费时费力,出错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辐射剂量实时监测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辐射剂量实时监测系统,包括至少两个辐射监测终端,所述辐射监测终端由壳体构成,所述壳体的正面设置有LCD显示屏和键盘,所述壳体的顶部还设置有报警蜂鸣器,所述壳体的侧面设置有报警指示灯;所述LCD显示屏的内侧面还设置有背光板;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LCD显示屏、键盘、报警蜂鸣器、报警指示灯、背光板相连;所述中央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辐射剂量检测模块相连;所述中央控制器还通过导线与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所述中央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源模块相连;所述辐射监测终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科室计算机无线连接,所述科室计算机的数量至少为两台,并在一间科室中设置一台科室计算机;所述科室计算机还通过无线网络与部门计算机无线连接,所述部门计算机的数量至少为两台,并在一个部门内设置一台部门计算机;所述部门计算机还通过无线网络与监控中心计算机无线连接;所述科室计算机、部门计算机、监控中心计算机的内部均设置有数据存储模块、显示装置和打印机。所述中央控制器使用的芯片为控制芯片U1和时钟芯片U2;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使用的芯片为无线通信芯片U3;所述中央控制器的电路结构为:所述控制芯片U1的3脚与无线通信芯片U3的21脚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4脚与无线通信芯片U3的20脚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9脚并接控制芯片U1的10脚,电容C5的一端后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11脚并接控制芯片U1的12脚,13脚,电容C5的另一端后接VCC输入电源;所述控制芯片U1的14脚、15脚、16脚、17脚、19脚、20脚、21脚、22脚、23脚、24脚、25脚、63脚、64脚与LCD显示屏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29脚并接电容C10的一端后接VCC输入电源,所述控制芯片U1的30脚并接电容C10的另一端后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33脚与无线通信芯片U3的17脚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34脚、39脚与辐射剂量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35脚、36脚、37脚、38脚与键盘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40脚、41脚与背光板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42脚与无线通信芯片U3的19脚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43脚与无线通信芯片U3的22脚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44脚与无线通信芯片U3的23脚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45脚与时钟芯片U2的7脚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46脚与时钟芯片U2的6脚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47脚与时钟芯片U2的5脚相连;所述时钟芯片U2的8脚接锂电池正极;所述时钟芯片U2的1脚接VCC输入电源;所述时钟芯片U2的2脚并接晶振Y1的一端后与电容C3的一端相连;所述时钟芯片U2的3脚并接晶振Y1的另一端后与电容C3的另一端相连;所述时钟芯片U2的4脚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48脚与无线通信芯片U3的5脚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49脚与报警蜂鸣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55脚并接电容C1的一端后接VCC输入电源;所述控制芯片U1的56脚并接电容C1的另一端后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58脚与报警指示灯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59脚与场效应管Q1的栅极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60脚并接晶振Y2的一端后与电容C4的一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61脚并接晶振Y2的另一端后与电容C2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2的另一端后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62脚与场效应管Q3的栅极相连。所述辐射剂量检测模块使用的芯片为放大芯片U4;所述辐射剂量检测模块的电路结构为:所述放大芯片U4的1脚并接放大芯片U4的2脚,二极管D2的正极后与电阻R3的一端相连,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接VCC输入电源,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9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后接探测器采样端口P1的2脚,所述探测器采样端口P1的1脚串接电阻R2后接Hv电源输入端;所述放大芯片U4的3脚并接放大芯片U4的13脚、12脚、6脚后与放大芯片U4的5脚相连;所述放大芯片U4的11脚与控制芯片U1的34脚相连;所述放大芯片U4的4脚与电阻R4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5的一端,电容C8的一端,放大芯片U4的9脚后与放大芯片U4的8脚相连,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8的另一端后接地;所述放大芯片U4的10脚与控制芯片U1的39脚相连。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充电模块和稳压模块;所述充电模块使用的芯片为充电芯片U5,所述稳压模块使用的芯片为稳压芯片U6;所述充电模块的电路结构为:所述充电芯片U5的1脚并接充电芯片U5的3脚,电阻R8的一端,电容C12的一端后接地;所述充电芯片U5的2脚与电阻R8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充电芯片U5的5脚并接电容C12的另一端后与锂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充电芯片U5的4脚并接充电芯片U5的8脚,电容C13的一端后与电阻R7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接充电电源VCC;所述稳压模块的电路结构为:所述稳压芯片U6的1脚并接电容C25的一端,电容C26的一端后与锂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稳压芯片U6的2脚并接电容C25的另一端,电容C26的另一端后接地;所述稳压芯片U6的3脚并接电阻R14的一端后与锂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稳压芯片U6的4脚与电容C27的一端相连,所述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辐射剂量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辐射监测终端(1),所述辐射监测终端(1)由壳体(2)构成,所述壳体(2)的正面设置有LCD显示屏(3)和键盘(4),所述壳体(2)的顶部还设置有报警蜂鸣器(5),所述壳体(2)的侧面设置有报警指示灯(6);所述LCD显示屏(3)的内侧面还设置有背光板(7);所述壳体(2)的内部设置有中央控制器(8),所述中央控制器(8)通过导线分别与LCD显示屏(3)、键盘(4)、报警蜂鸣器(5)、报警指示灯(6)、背光板(7)相连;所述中央控制器(8)的信号输入端与辐射剂量检测模块(9)相连;所述中央控制器(8)还通过导线与无线通信模块(10)相连;所述中央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源模块(11)相连;所述辐射监测终端(1)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0)与科室计算机(12)无线连接,所述科室计算机(12)的数量至少为两台,并在一间科室中设置一台科室计算机(12);所述科室计算机(12)还通过无线网络与部门计算机(13)无线连接,所述部门计算机(13)的数量至少为两台,并在一个部门内设置一台部门计算机(13);所述部门计算机(13)还通过无线网络与监控中心计算机(14)无线连接;所述科室计算机(12)、部门计算机(13)、监控中心计算机(14)的内部均设置有数据存储模块、显示装置和打印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辐射剂量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辐射监测终端(1),所述辐射监测终端(1)由壳体(2)构成,所述壳体(2)的正面设置有LCD显示屏(3)和键盘(4),所述壳体(2)的顶部还设置有报警蜂鸣器(5),所述壳体(2)的侧面设置有报警指示灯(6);所述LCD显示屏(3)的内侧面还设置有背光板(7);所述壳体(2)的内部设置有中央控制器(8),所述中央控制器(8)通过导线分别与LCD显示屏(3)、键盘(4)、报警蜂鸣器(5)、报警指示灯(6)、背光板(7)相连;所述中央控制器(8)的信号输入端与辐射剂量检测模块(9)相连;所述中央控制器(8)还通过导线与无线通信模块(10)相连;所述中央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源模块(11)相连;所述辐射监测终端(1)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0)与科室计算机(12)无线连接,所述科室计算机(12)的数量至少为两台,并在一间科室中设置一台科室计算机(12);所述科室计算机(12)还通过无线网络与部门计算机(13)无线连接,所述部门计算机(13)的数量至少为两台,并在一个部门内设置一台部门计算机(13);所述部门计算机(13)还通过无线网络与监控中心计算机(14)无线连接;所述科室计算机(12)、部门计算机(13)、监控中心计算机(14)的内部均设置有数据存储模块、显示装置和打印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辐射剂量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器(8)使用的芯片为控制芯片U1和时钟芯片U2;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0)使用的芯片为无线通信芯片U3;所述中央控制器(8)的电路结构为:所述控制芯片U1的3脚与无线通信芯片U3的21脚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4脚与无线通信芯片U3的20脚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9脚并接控制芯片U1的10脚,电容C5的一端后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11脚并接控制芯片U1的12脚,13脚,电容C5的另一端后接VCC输入电源;所述控制芯片U1的14脚、15脚、16脚、17脚、19脚、20脚、21脚、22脚、23脚、24脚、25脚、63脚、64脚与LCD显示屏(3)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29脚并接电容C10的一端后接VCC输入电源,所述控制芯片U1的30脚并接电容C10的另一端后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33脚与无线通信芯片U3的17脚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34脚、39脚与辐射剂量检测模块(9)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35脚、36脚、37脚、38脚与键盘(4)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40脚、41脚与背光板(7)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42脚与无线通信芯片U3的19脚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43脚与无线通信芯片U3的22脚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44脚与无线通信芯片U3的23脚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45脚与时钟芯片U2的7脚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46脚与时钟芯片U2的6脚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47脚与时钟芯片U2的5脚相连;所述时钟芯片U2的8脚接锂电池正极;所述时钟芯片U2的1脚接VCC输入电源;所述时钟芯片U2的2脚并接晶振Y1的一端后与电容C3的一端相连;所述时钟芯片U2的3脚并接晶振Y1的另一端后与电容C3的另一端相连;所述时钟芯片U2的4脚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48脚与无线通信芯片U3的5脚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49脚与报警蜂鸣器(5)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55脚并接电容C1的一端后接VCC输入电源;所述控制芯片U1的56脚并接电容C1的另一端后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58脚与报警指示灯(6)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59脚与场效应管Q1的栅极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60脚并接晶振Y2的一端后与电容C4的一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61脚并接晶振Y2的另一端后与电容C2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2的另一端后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62脚与场效应管Q3的栅极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辐射剂量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剂量检测模块(9)使用的芯片为放大芯片U4;所述辐射剂量检测模块(9)的电路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国华池翠萍杨素云董力纲魏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禾曼辐射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