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智能平板及壁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6432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0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提供一种交互智能平板及壁挂结构,壁挂结构包括用于设置在屏幕组件的背面的挂架,所述挂架包括挂接梁,所述挂接梁位于所述屏幕组件背面的后壳凸包的上方,所述挂接梁上靠近屏幕组件背面的一侧设有挂接面,所述挂接面沿挂接梁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挂接面与所述屏幕组件的背面之间形成挂接间隙。挂接梁挂在壁挂钩上且壁挂钩远离基体的一侧能伸入所述挂接间隙内,形成稳固挂接,无需在挂接梁上设置凹槽与壁挂钩卡接,也无需对位,整个挂接面均可与壁挂钩配合,挂接操作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互智能平板及壁挂结构
本技术涉及显示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交互智能平板及壁挂结构。
技术介绍
交互智能平板(简称一体机、会议机或会议用平板)是一种融合电视技术、电脑技术、触控技术、音响技术于一体,实现人机交互的一体化设备。交互智能平板不仅具有传统液晶电视的高清显示功能,还可以通过内置的PC(personalcomputer,个人计算机)模块使交互智能平板具有计算能力,并通过触控技术实现交互操作,获得便捷的人机交互式体验。一般的,交互智能平板包括屏幕组件以及设置在屏幕组件背面的后壳凸包,交互智能平板通过壁挂机构安装在墙面、黑板或移动支架等基体上。传统的交互智能平板安装在基体上后,交互智能平板距离基体的距离较远,占用空间较大,而且壁挂机构需要设置挂槽,对位困难,难以装配。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交互智能平板及壁挂结构,不仅能有效减小交互智能平板的安装空间,而且挂接方便。一种壁挂结构,包括用于设置在屏幕组件的背面的挂架,所述挂架包括挂接梁,所述挂接梁位于所述屏幕组件背面的后壳凸包的上方,所述挂接梁上靠近屏幕组件背面的一侧设有挂接面,所述挂接面沿挂接梁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挂接面与所述屏幕组件的背面之间形成挂接间隙。该壁挂结构,将挂架设置在屏幕组件的背面且挂接梁位于后壳凸包的上方,将具有所述挂架的屏幕组件挂在墙面、黑板或移动支架等基体上时,基体上与挂架配合的壁挂钩也伸入至后壳凸包的上方,挂架及壁挂钩不会额外占用安装空间,使所述后壳凸包能更靠近墙面、黑板或移动支架等基体上,有效减小交互智能平板的安装空间,而且挂接梁的挂接面设置在靠近屏幕组件背面的一侧并沿挂接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挂接面与屏幕组件的背面之间形成挂接间隙,需要挂接时,挂接梁挂在壁挂钩上且壁挂钩远离基体的一侧伸入所述挂接间隙内,形成稳固挂接,无需在挂接梁上设置凹槽与壁挂钩卡接,也无需对位,整个挂接面均可与壁挂钩配合,挂接操作方便快捷。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挂接梁上靠近屏幕组件背面的一侧面为贴合面,所述贴合面的底边向远离所述屏幕组件的方向延伸形成过渡面,所述挂接面的顶边与所述过渡面远离贴合面的一端连接,所述挂接面的底边向下方延伸或者向斜下方延伸且与所述挂接梁的后侧面连接,所述后侧面为与所述贴合面的相对的侧面;或者,所述挂接梁上靠近屏幕组件背面的一侧面为贴合面,所述挂接面的顶边与所述贴合面的底边连接,所述挂接面的底边向斜下方延伸且与所述挂接梁的后侧面连接,所述后侧面为与所述贴合面的相对的侧面。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挂架还包括两根支撑梁,两根支撑梁分别与所述挂接梁的两端连接,且所述支撑梁的下部位于所述后壳凸包内。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壁挂结构还包括用于固定在基体上的壁挂钩,所述壁挂钩设有向上开口的挂接槽,所述挂接梁能通过所述开口卡在所述挂接槽内。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挂接槽为U形槽,所述U形槽上靠近基体的侧壁为第一侧壁,所述U形槽上远离基体的侧壁为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上部倾斜设置,第一侧壁的下部竖直设置,所述第二侧壁倾斜设置,且第一侧壁的上部与第二侧壁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一侧壁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侧壁的高度。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壁挂结构还包括用于固定在基体上的壁挂板,所述壁挂钩固定在所述壁挂板朝向挂接梁的侧面上,所述壁挂板的底端位于所述后壳凸包的上方且靠近所述后壳凸包的顶端,所述挂接梁卡入所述挂接槽内的深度大于所述壁挂板底端与所述后壳凸包顶端之间的间距。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壁挂钩设置在所述壁挂板的上部,所述壁挂钩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加强梁,所述加强梁的底端与所述壁挂板底端的翻折板连接。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挂接梁卡入所述挂接槽内的深度为H,所述壁挂板底端与所述后壳凸包顶端之间的间距为M,所述H为10mm~20mm,所述M为5mm~10mm。一种智能交互平板,包括屏幕组件、后壳凸包及上述的壁挂结构,所述后壳凸包及挂架均设置在所述屏幕组件的背面,所述挂接梁位于所述后壳凸包的上方。该智能交互平板,将挂架设置在屏幕组件的背面且挂接梁位于后壳凸包的上方,将具有所述挂架的屏幕组件挂在墙面、黑板或移动支架等基体上时,基体上与挂架配合的壁挂钩也伸入至后壳凸包的上方,挂架及壁挂钩不会额外占用安装空间,使所述后壳凸包能更靠近墙面、黑板或移动支架等基体上,有效减小交互智能平板的安装空间,而且挂接梁的挂接面设置在靠近屏幕组件背面的一侧并沿挂接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挂接面与屏幕组件的背面之间形成挂接间隙,需要挂接时,挂接梁挂在壁挂钩上且壁挂钩远离基体的一侧伸入所述挂接间隙内,形成稳固挂接,无需在挂接梁上设置凹槽与壁挂钩卡接,也无需对位,整个挂接面均可与壁挂钩配合,挂接操作方便快捷。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智能交互平板还包括用于固定在基体上的壁挂板及壁挂钩,所述壁挂钩固定在所述壁挂板朝向挂接梁的侧面上,所述壁挂钩设置在所述壁挂板的上部,所述壁挂钩设有向上开口的挂接槽,所述挂接梁通过所述开口卡在所述挂接槽内。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壁挂板的底端位于所述后壳凸包的上方且靠近所述后壳凸包的顶端,所述挂接梁卡入所述挂接槽内的深度大于所述壁挂板底端与所述后壳凸包顶端之间的间距。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壁挂钩为两个,两个壁挂钩沿挂接梁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壁挂板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壁挂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壁挂结构的另一示意图;图3为图2中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壁挂结构的一壁挂板及壁挂钩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壁挂结构的侧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智能交互平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挂架,110、挂接梁,112、挂接面,114、贴合面,120、支撑梁,20、屏幕组件,210、后壳凸包,220、背板,230、散热板,30、壁挂钩,310、挂接槽,312、第一侧壁,314、第二侧壁,40、壁挂板,410、指示箭头,50、加强梁。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参照图1、2、3及5,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壁挂结构,包括用于设置在屏幕组件20的背面的挂架10,所述挂架10包括挂接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壁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设置在屏幕组件的背面的挂架,所述挂架包括挂接梁,所述挂接梁位于所述屏幕组件背面的后壳凸包的上方,所述挂接梁上靠近屏幕组件背面的一侧设有挂接面,所述挂接面沿挂接梁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挂接面与所述屏幕组件的背面之间形成挂接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壁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设置在屏幕组件的背面的挂架,所述挂架包括挂接梁,所述挂接梁位于所述屏幕组件背面的后壳凸包的上方,所述挂接梁上靠近屏幕组件背面的一侧设有挂接面,所述挂接面沿挂接梁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挂接面与所述屏幕组件的背面之间形成挂接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梁上靠近屏幕组件背面的一侧面为贴合面,所述贴合面的底边向远离所述屏幕组件的方向延伸形成过渡面,所述挂接面的顶边与所述过渡面远离贴合面的一端连接,所述挂接面的底边向下方延伸或者向斜下方延伸且与所述挂接梁的后侧面连接,所述后侧面为与所述贴合面的相对的侧面;或者,所述挂接梁上靠近屏幕组件背面的一侧面为贴合面,所述挂接面的顶边与所述贴合面的底边连接,所述挂接面的底边向斜下方延伸且与所述挂接梁的后侧面连接,所述后侧面为与所述贴合面的相对的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架还包括两根支撑梁,两根支撑梁分别与所述挂接梁的两端连接,且所述支撑梁的下部位于所述后壳凸包内。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壁挂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固定在基体上的壁挂钩,所述壁挂钩设有向上开口的挂接槽,所述挂接梁能通过所述开口卡在所述挂接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壁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槽为U形槽,所述U形槽上靠近基体的侧壁为第一侧壁,所述U形槽上远离基体的侧壁为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上部倾斜设置,第一侧壁的下部竖直设置,所述第二侧壁倾斜设置,且第一侧壁的上部与第二侧壁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一侧壁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本贵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