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智能平板的边框转角连接结构及交互智能平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6381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0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互智能平板的边框转角连接结构及交互智能平板,交互智能平板的边框转角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边框、第二边框及内转角,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用于围绕显示屏设置;第一边框设有第一容置腔和第一安装部,第一安装部位于第一容置腔外;第二边框设有第二容置腔和第二安装部,第二安装部位于第二容置腔外;内转角包括呈夹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安装部对应连接,第二连接部与第二安装部对应连接,能够通过缩小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的尺寸,减小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的结构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互智能平板的边框转角连接结构及交互智能平板
本技术涉及红外触摸
,特别是涉及一种交互智能平板的边框转角连接结构及交互智能平板。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信息的传播在我们的生活生产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随之而来的,各种信息媒体机应运而生,为了增加人机交互的便捷性,媒体机上开始出现触摸设备,红外触摸设备既是其中的一种。为了满足红外触摸设备的功能多样性,一般会在红外触摸设备的上、下边框内设置红外检测器及附加功能的摄像头等器件,会在红外触摸设备的左、右边框内设置红外检测器。由于上、下边框与左、右边框内设置的器件不同,致使上、下边框的宽度一般会大于左、右边框的宽度。在此种情况下,若是沿用传统的内转角连接结构,则会导致宽、窄边框的结构尺寸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交互智能平板的边框转角连接结构及交互智能平板,来解决边框结构尺寸大的问题。一种交互智能平板的边框转角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边框、第二边框及内转角,所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用于围绕显示屏设置;所述第一边框设有第一容置腔和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位于第一容置腔外;所述第二边框设有第二容置腔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位于第二容置腔外;所述内转角包括呈夹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在交互智能平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位于第一容置腔的内壁上,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安装部对应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第二安装部对应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在交互智能平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位于第二容置腔的内壁上。上述交互智能平板的边框转角连接结构,第一边框内设有第一容置腔,第二边框内设有第二容置腔,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均是用于安装功能器件。在对边框尺寸无要求时,一般内转角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与功能器件共用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的方式分别插装于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内。但随着对边框变窄技术的发展,由于边框内需要容纳内转角,致使边框的变窄会受到限制。将内转角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连接在第一边框的第一容置腔外和第二边框的第二容置腔外,能够通过缩小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的尺寸,进而减小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的结构尺寸。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边框包括远离显示屏的第一外侧区和靠近显示屏的第一内侧区,所述第一安装部设置于第一内侧区;所述第二边框包括远离显示屏的第二外框区和靠近显示屏的第二内侧区,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于第二内侧区。内转角外需要罩设外转角,通过外转角两端分别与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的端部配合来装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的连接处。将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分别设置于第一内侧区和第二内侧区时,外转角可以通过第一外侧区和第二外框区的空间容纳安装外转角。一个实施例中,在显示屏交互智能平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外侧区高于第一安装部;在所述显示屏交互智能平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外框区高于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低于第一外侧区,第二安装部低于第二外框区,可通过调整对应的尺寸,使位于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上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高度分别不高于第一外侧区和第二外框区,进而可减小红外触摸设备在显示屏交互智能平板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一个实施例中,交互智能平板的边框转角连接结构还包括外转角,所述外转角位于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的连接处,所述外转角的一侧与第一边框配合,外转角的另一侧与第二边框配合。位于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连接处的外转角能遮盖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的端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转角上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安装于外转角内。支撑块安装于外转角内,支撑块可支撑外转角以避免外转角受压而凹陷。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转角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支撑块设有第一连接孔相对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内穿设有第三紧固件。穿设第三紧固件连接内转角和外转角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块与第一边框的端部和第二边框的端部均间隔设置,所述外转角设有用于安装支撑块的容纳腔及与容纳腔连通的套装口,所述支撑块通过套装口安装于容纳腔内。结构简单,方便了外转角的安装。通过此种安装方式能够有效减小外转角与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的间隙。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边框为窄边框,所述第二边框为宽边框,所述套装口与所述第一边框的端部相对,所述外转角上与第一边框相对的一侧设有凸块,所述凸块插装至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第二边框的端部与容纳腔的外壁抵接。通过将凸块安装于第一容置腔内,能方式外转角侧翻。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转角为塑胶件。相较于一般的铝合金外转角,塑胶外转角的成本更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部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与第三连接孔对应的第四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内穿设有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二安装部设有第五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与第五连接孔对应的第六连接孔,所述第五连接孔和第六连接孔内穿设有第二紧固件。以第一紧固件及第二紧固件连接内转角、第一边框接第二边框的结构简单。一种交互智能平板,包括第一边框、第二边框及内转角,所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用于围绕显示屏设置;所述第一边框设有第一容置腔和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位于第一容置腔外;所述第二边框设有第二容置腔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位于第二容置腔外;所述内转角包括呈夹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安装部对应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在交互智能平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位于第一容置腔的内壁上,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第二安装部对应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在交互智能平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位于第二容置腔的内壁上。在交互智能平板中采用所述边框转接连接结构,能够通过缩小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的尺寸来减小边框的结构尺寸;进而减小交互智能平板的结构尺寸。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交互智能平板的边框转角连接结构及交互智能平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外转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内转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第一边框,110、第一容置腔,120、第一安装部,121、第三连接孔,122、第一定位孔,130、第一外侧区,140、第一内侧区,200、第二边框,210、第二容置腔,220、第二安装部,221、第五连接孔,222、第二定位孔,230、第二外框区,240、第二内侧区,300、内转角,310、第一连接部,311、第四连接孔,320、第二连接部,321、第六连接孔,330、支撑块,331、第二连接孔,341、第一定位柱,342、第二定位柱,400、外转角,410、第一连接孔,420、容纳腔,430、套装口,440、凸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互智能平板的边框转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边框、第二边框及内转角,所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用于围绕显示屏设置;所述第一边框设有第一容置腔和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位于第一容置腔外;所述第二边框设有第二容置腔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位于第二容置腔外;所述内转角包括呈夹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在交互智能平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位于第一容置腔的内壁上,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安装部对应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第二安装部对应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在交互智能平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位于第二容置腔的内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互智能平板的边框转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边框、第二边框及内转角,所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用于围绕显示屏设置;所述第一边框设有第一容置腔和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位于第一容置腔外;所述第二边框设有第二容置腔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位于第二容置腔外;所述内转角包括呈夹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在交互智能平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位于第一容置腔的内壁上,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安装部对应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第二安装部对应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在交互智能平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位于第二容置腔的内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智能平板的边框转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包括远离显示屏的第一外侧区和靠近显示屏的第一内侧区,所述第一安装部设置于第一内侧区;所述第二边框包括远离显示屏的第二外框区和靠近显示屏的第二内侧区,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于第二内侧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互智能平板的边框转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显示屏交互智能平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外侧区高于第一安装部;在所述显示屏交互智能平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外框区高于第二安装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互智能平板的边框转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转角,所述外转角位于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的连接处,所述外转角的一侧与第一边框配合,外转角的另一侧与第二边框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互智能平板的边框转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转角上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安装于外转角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互智能平板的边框转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角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支撑块设有第一连接孔相对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兴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