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的高强度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6381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0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管的高强度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钢管、第一套块、第二套块和第二钢管,第一钢管的右侧套接有第一套块,第一套块与第一钢管过盈配合,第二套块与螺栓头相邻,滑槽与滑块滑动卡接,卡块均贯穿第二接片与第二套块固接相连。该钢管的高强度连接结构,通过第一套块和第二套块,解决了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的连接问题,通过套环和螺扣,方便了第一套块和第二套块的维修和更换,通过螺栓和螺母,实现了对第一套块和第二套块的固定,进而实现了对钢管的连接固定问题,通过滑道和滑块,实现了对钢管进行连接时,钢管的校准对接问题,提高了精准性,提高了工作效率,极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的高强度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管的高强度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管材的生产最大长度受限于钢管厂生产的设备和运输等方面,生产太长的钢管需要的设备和运输的方式将会造成很大的困难。工厂需要比生产的长度规格更长的钢管时,通常采用同一种规格的两根钢管,采用倒坡口焊接的方式进行加长。而这种方式的存在接头处不易焊接,焊接后容易弯曲和强度不够,焊接处会留下焊痕等问题,这样制作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例如申请号为200920308588.1的技术专利,包括第一钢管(1)和第二钢管(2),所述的第一钢管(1)和第二钢管(2)在对接处(5)焊接在一起,在所述的第一钢管(1)和第二钢管(2)的对接处(5)内部套装有内衬管(3),所述的内衬管(3)分别与所述的第一钢管(1)和第二钢管(2)通过铆焊点(4)铆焊在一起,虽然解决了钢管的连接问题,但是对于钢管连接时的校准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的高强度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管的高强度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钢管、第一套块、第二套块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管的高强度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钢管(1)、第一套块(3)、第二套块(4)和第二钢管(5),所述第一钢管(1)的右侧套接有第一套块(3),所述第一套块(3)与第一钢管(1)过盈配合,所述第二钢管(5)的左侧套接有第二套块(4),所述第二钢管(5)与第二套块(4)过盈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块(3)和第二套块(4)的上下两端均固接有磁石(25),所述第一钢管(1)和第二钢管(5)的外壁均套接有套环(7),所述套环(7)的上下两端均与第一套块(3)和第二套块(4)抵紧相连,所述套环(7)的正面均固接有螺扣(6),所述螺扣(6)贯穿套环(7)与螺扣(6)固接相连,所述第一套块(3)的左侧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的高强度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钢管(1)、第一套块(3)、第二套块(4)和第二钢管(5),所述第一钢管(1)的右侧套接有第一套块(3),所述第一套块(3)与第一钢管(1)过盈配合,所述第二钢管(5)的左侧套接有第二套块(4),所述第二钢管(5)与第二套块(4)过盈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块(3)和第二套块(4)的上下两端均固接有磁石(25),所述第一钢管(1)和第二钢管(5)的外壁均套接有套环(7),所述套环(7)的上下两端均与第一套块(3)和第二套块(4)抵紧相连,所述套环(7)的正面均固接有螺扣(6),所述螺扣(6)贯穿套环(7)与螺扣(6)固接相连,所述第一套块(3)的左侧上下两端均固接有螺母(13),所述螺母(13)均通过螺栓(10)与螺栓头(20)相连,所述螺母(13)与螺栓(10)螺纹相连,所述螺栓(10)分别贯穿第一套块(3)和第二套块(4),所述第二套块(4)与螺栓头(20)相邻,所述第一套块(3)的上下两端正面均固接有第一接片(15),所述第一接片(15)的正面均通过转轴(14)与滑道(17)相连,所述转轴(14)与第一接片(15)活动相连,所述滑道(17)的内部均通过滑槽(16)与滑块(19)卡接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务远高弘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川上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