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油站水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06380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0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液压油站水冷系统,包括壳体、换热列管、进油口、出油口、连接法兰、连接螺栓、进水口、出水口、翅片、温度感应器、挡板、固定杆、控制器、水泵控制器和水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壳体内设置多排列的换热列管,增加了换热列管的行程路径,增加了换热交换面积,能够对液压油进行快速的换热,在换热列管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翅片,通过翅片增加热量的导出效率,换热列管上设置了温度感应器,能够对进入的液压油进行温度的检测,控制器能够对水泵进行转速的控制,便于对不同温度的液压油进行通入不同量的冷却水,对液压油进行热量交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油站水冷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冷系统,具体为液压油站水冷系统,属于水冷系统

技术介绍
液压油冷却主要用于液压系统的回路上。工作时,液压系统中高温油流经液压油冷却器装置,在换热器中与强制流动的冷介质进行高效热交换,使油温降至工作温度以确保主机可以连续进行正常运转,使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现有的液压油站冷却系统通常采用冷空气对流冷却,在冷却效率不够,对液压油无法进行快速的冷却,影响液压油的使用效果,同时无法对冷却的过程进行温度的监控,无法进行及时了解冷却效果,普通的冷却系统无法进行智能控制,能量利用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由于冷却效率不够,对液压油无法进行快速的冷却,普通的冷却系统无法进行智能控制,能量利用率不高问题而提供液压油站水冷系统。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液压油站水冷系统,包括壳体、换热列管、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换热列管,所述换热列管的一端设置进油口,所述换热列管的一端设置出油口,所述出油口一侧安装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通过连接螺栓连接,所述壳体底部连接进水口,所述壳体上端连接出水口,所述换热列管上连接翅片,所述换热列管两端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液压油站水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换热列管(2)、进水口(7)和出水口(8),所述壳体(1)内设置换热列管(2),所述换热列管(2)的一端设置进油口(3),所述换热列管(2)的一端设置出油口(4),所述出油口(4)一侧安装连接法兰(5),所述连接法兰(5)通过连接螺栓(6)连接,所述壳体(1)底部连接进水口(7),所述壳体(1)上端连接出水口(8),所述换热列管(2)上连接翅片(9),所述换热列管(2)两端连接温度感应器(10),所述进水口(7)连接挡板(11),所述壳体(1)内设置固定杆(12),所述壳体(1)上端连接控制器(13),所述控制器(13)连接水泵控制器(14),...

【技术特征摘要】
1.液压油站水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换热列管(2)、进水口(7)和出水口(8),所述壳体(1)内设置换热列管(2),所述换热列管(2)的一端设置进油口(3),所述换热列管(2)的一端设置出油口(4),所述出油口(4)一侧安装连接法兰(5),所述连接法兰(5)通过连接螺栓(6)连接,所述壳体(1)底部连接进水口(7),所述壳体(1)上端连接出水口(8),所述换热列管(2)上连接翅片(9),所述换热列管(2)两端连接温度感应器(10),所述进水口(7)连接挡板(11),所述壳体(1)内设置固定杆(12),所述壳体(1)上端连接控制器(13),所述控制器(13)连接水泵控制器(14),所述水泵控制器(14)连接水泵(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油站水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四角为弧形设置,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光明刘亚宁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海王金泰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