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叶风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6376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0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叶风扇装置,包括前罩壳、后罩壳、进风罩,所述前罩壳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前罩壳后方设置有所述后罩壳,所述后罩壳上设置有环形风道,所述后罩壳前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下方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下方设置有电池架,所述电池架下方设置有蓄电电芯,所述蓄电电芯下方设置有PCBA板,所述PCBA板上设置有导光柱,所述导光柱下方设置有插线口,所述PCBA板下方设置有所述进风罩,所述进风罩上设置有进风道,所述进风罩下方设置有底盖板。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无叶的风扇,避免了人体意外进入造成的损伤,并且将风扇内置在前罩壳和后罩壳之间,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和携带,提高了随身携带风扇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叶风扇装置
本技术涉及风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叶风扇装置。
技术介绍
机械风扇起源房顶上,1829年,一个叫詹姆斯·拜伦的美国人从钟表的结构中受到启发,专利技术了一种可以固定在天花板上,用发条驱动的机械风扇。这种风扇转动扇叶带来的徐徐凉风使人感到欣喜,但得爬上梯子去上发条,很麻烦。1872年,一个叫约瑟夫的法国人又研制出一种靠发条涡轮启动,用齿轮链条装置传动的机械风扇,这个风扇比拜伦专利技术的机械风扇精致多了,使用也方便一些。1880年,美国人舒乐首次将叶片直接装在电动机上,再接上电源,叶片飞速转动,阵阵凉风扑面而来,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台电风扇。风扇作为热天借以生风取凉的用具,是夏天必不可少的工具。但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随身携带的风扇都有扇叶,扇叶旋转后产生凉风,容易造成人体在意外情况下进入而引起损伤,而且体积过大,携带放置不方便,降低了随身携带风扇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无叶风扇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无叶风扇装置,包括前罩壳、后罩壳、进风罩,所述前罩壳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前罩壳后方设置有所述后罩壳,所述后罩壳上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叶风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罩壳(2)、后罩壳(1)、进风罩(8),所述前罩壳(2)上设置有出风口(14),所述前罩壳(2)后方设置有所述后罩壳(1),所述后罩壳(1)上设置有环形风道(15),所述后罩壳(1)前设置有固定架(3),所述固定架(3)下方设置有风扇(4),所述风扇(4)下方设置有电池架(5),所述电池架(5)下方设置有蓄电电芯(6),所述蓄电电芯(6)下方设置有PCBA板(7),所述PCBA板(7)上设置有导光柱(10),所述导光柱(10)下方设置有插线口(11),所述PCBA板(7)下方设置有所述进风罩(8),所述进风罩(8)上设置有进风道(16),所述进风罩(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叶风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罩壳(2)、后罩壳(1)、进风罩(8),所述前罩壳(2)上设置有出风口(14),所述前罩壳(2)后方设置有所述后罩壳(1),所述后罩壳(1)上设置有环形风道(15),所述后罩壳(1)前设置有固定架(3),所述固定架(3)下方设置有风扇(4),所述风扇(4)下方设置有电池架(5),所述电池架(5)下方设置有蓄电电芯(6),所述蓄电电芯(6)下方设置有PCBA板(7),所述PCBA板(7)上设置有导光柱(10),所述导光柱(10)下方设置有插线口(11),所述PCBA板(7)下方设置有所述进风罩(8),所述进风罩(8)上设置有进风道(16),所述进风罩(8)下方设置有底盖板(13),所述底盖板(13)上设置有按键(12),所述底盖板(13)后设置有随行挂绳(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叶风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罩壳(2)和所述后罩壳(1)使用卡扣连接,所述环形风道(15)呈圆环形,所述前罩壳(2)和所述后罩壳(1)的下部都呈半圆柱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叶风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仪永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融一凤巢设计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