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拼接连接固定结构,包括第一拼接体和第二拼接体,所述第一拼接体和第二拼接体连接边上设有可拆卸拼接结构,还包括夹紧固定件,所述夹紧固定件包括夹紧部和固定部,所述夹紧部用于拼接后所述第一拼接体及第二拼接体与所述夹紧固定件的连接,所述固定部用于拼接后所述第一拼接体及第二拼接体与其它第三端面的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稳固安装,可以实现两个拼接体的快速拼接以及在第三端面上的快速固定,可以广泛外装修行业尤其适用于拼接外墙的使用;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拼接连接固定结构的拼接外墙,表面无缝拼接,而且拼接间隙小,牢固耐用,美观实用,装卸方便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拼接连接固定结构及拼接外墙
本技术涉及装修及拼接墙体结构
,特别是一种拼接连接固定结构及拼接外墙。
技术介绍
在传统房屋和建筑中,外墙通常采用贴砖方式,但费力、耗时、耗材,成本高,且不利于墙体可装拆的循环使用。近年来,为响应国家的绿色环保,拼接式墙板应运而生,它作为一种新型装饰材料以其美观耐用,装卸方便等特点深受用户喜爱。现有的拼接式墙板在墙板之间的连接强度较低,连接处容易存在缝隙,且墙板的防火防潮、隔声和保温等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拼接连接固定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拼接连接固定结构,包括第一拼接体和第二拼接体,所述第一拼接体和第二拼接体连接边上设有可拆卸拼接结构,还包括夹紧固定件,所述夹紧固定件包括夹紧部和固定部,所述夹紧部用于拼接后所述第一拼接体及第二拼接体与所述夹紧固定件的连接,所述固定部用于拼接后所述第一拼接体及第二拼接体与其它第三端面的固定。作为本技术进一步地说明,所述第一拼接体和第二拼接体拼接后于两者内部形成一可供所述夹紧部的嵌入的留置空间,用于所述夹紧部由内向外提供夹紧力。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拼接体中部以其第一基准端面沿轴向向内至少设有一个卡接凹槽,下部以其第一基准端面沿轴向向外至少设有一个支撑凸起;所述第二拼接体中部以其第二基准端面沿轴向向外至少设有一个与所述卡接凹槽匹配的卡接凸起,下部以其第二基准端面沿轴向向内至少设有一个与所述支撑凸起匹配的支撑凹槽;所述卡接凸起和所述卡接凹槽用于所述第一拼接体与第二拼接体的卡接;所述夹紧部由内向外提供夹紧力作用于所述支撑凸起。更进一步地,所述夹紧固定件截面呈丁型。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固定通孔,通过固定钉或固定螺母将所述夹紧固定件固定到所述第三端面上。更进一步地,所述卡接凹槽为规则或不规则凹槽,所述卡接凸起形状与之匹配。更进一步地,所述卡接凹槽的最大深度大于等于所述卡接凸起的最大长度。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拼接体与所述第二拼接体拼接后内侧面具有与固定部形状匹配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一拼接体与所述第二拼接体拼接后所述夹紧部位于所述留置空间内,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三凹槽内。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拼接连接固定结构拼接外墙,包括拼接墙板,所述拼接墙板至少一边上设有上述的第一拼接体或第二拼接体。作为本技术进一步地说明,所述拼接墙板为PVC发泡板,所述拼接墙板外贴防火板或铝板,板材硬度高,防火性好,实现美观牢固,安全耐用等功能特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拼接连接固定结构结构简单,稳固安装,首先可以实现两个拼接体的快速拼接以及在第三端面上的快速固定,可以广泛外装修行业尤其适用于拼接外墙的使用;采用本技术拼接连接固定结构的拼接外墙,不仅可以无胶水快速拼接固定于墙体上,实现表面无缝拼接,不仅美观,而且拼接间隙小,牢固耐用;进一步地拼接外墙采用PVC发泡板,板材硬度高,墙板表面有铝层,能防火防潮,保温效果好,美观实用,装卸方便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拼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拼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三凹槽设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丁型固定挂件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第一拼接体1、第一基准端面11、卡接凹槽12、支撑凸起13、第二拼接体2、第二基准端面21、卡接凸起22、支撑凹槽23、丁型固定挂件3、夹紧部31、固定部32、固定通孔321、第三凹槽4。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详细的说明。如图1和图5所示,一种拼接连接固定结构,包括第一拼接体1、第二拼接体2和丁型固定挂件3,所述第一拼接体1中部以其第一基准端面11向内设有一卡接凹槽12,下部以其第一基准端面11向外设有一支撑凸起13;所述第二拼接体2中部以其第二基准端面21向外设有一卡接凸起22,下部以其第二基准端面21向内设有一支撑凹槽23;所述卡接凸起22与所述卡接凹槽12形状匹配,用于实现第一拼接体1与第二拼接体2的卡接;所述支撑凸起13与支撑凹槽23形状匹配,用于配合所述丁型固定挂件3实现在其它端面上的固定;所述丁型固定挂件3包括夹紧部31和固定部32;所述第一拼接体1和第二拼接体2通过所述卡接凸起22及所述卡接凹槽12卡接后,所述第一拼接体1和第二拼接体2之间形成留置空间,所述留置空间用于所述所述夹紧部31的嵌入,嵌入后所述固定部32外露。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32开设固定通孔321,拼接连接固定时如图所示,首先将所述丁型固定挂件3的夹紧部31紧贴所述支撑凸起13的内侧面,然后将所述固定部32紧贴待固定面,通过所述固定通孔321打入固定钉或着固定螺丝将所述丁型固定挂件3固定在待固定面上,所述支撑凸起13在外侧面所述固定部32及内侧面所述夹紧部31的相向作用力下也被加紧固定在所述待固定面上,然后第二拼接体2通过卡接凸起22与所述第一拼接体1卡接后及可实现第一拼接体1和第二拼接体2在待固定面上的拼接和固定。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地说明,所述第一拼接体1和第二拼接体2卡接时,所述第一基准端面11与所述第二基准端面21相互接触,实现卡接后第一拼接体1与第二拼接体2外表面的无缝连接。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3,所述卡接凹槽12的最大深度大于所述卡接凸起22的最大长度,所述第一拼接体1和第二拼接体2卡接后所述卡接凸起22的前端不接触所述卡接凹槽12的的底端。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述卡接凹槽12为U型槽,相应的所述卡接凸起22截面呈规则的方形凸起,在所述第二拼接体2表面施加左右方向的作用力即可实现第一拼接体1和第二拼接体2的拼接和拆卸。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述卡接凹槽12为不规则凹槽,如图所示,所述不规则凹槽开口垂直向上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卡接凸起22垂直向上的最大宽度,所述不规则凹槽开口水平向上的最大距离大于等于所述卡接凸起22的最大宽度;所述卡接凸起22以一定的角度才能卡接到所述卡接凹槽12内,相应的,卡接后在所述第二拼接体2表面施加左右方向的作用力不能使所述第二拼接体2从所述第一拼接体1上拆卸,以达到更稳固的拼接效果。在本技术在拼接外墙上的应用,在一拼接外墙A的一边上设置上述第一拼接体1,在另一拼接外墙B的一边上设置上述第二拼接体2,类似地,通过若干个丁型固定挂件3先将拼接外墙A固定与待装修墙体上,然后将拼接外墙B卡接所述拼接外墙A即完成拼接外墙A与拼接外墙B的拼接和固定。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待装修墙体的大小设置所述拼接外墙的规格以及拼接外墙四边上第一拼接体1或第二拼接体2的设置,以达到整个外墙无缝拼接的最佳效果。作为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4,为减少拼接外墙与所述待装修墙体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一拼接体1与所述第二拼接体2拼接后内侧面具有与固定部32形状匹配的第三凹槽4,所述第一拼接体1与所述第二拼接体2拼接后所述夹紧部31位于所述留置空间内,所述固定部32位于所述第三凹槽4内。本实施例中拼接外墙的为PVC发泡板,外贴防火板或铝板,板材硬度高,防火性好,实现美观牢固,安全耐用等功能特点。以上仅就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技术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拼接连接固定结构,包括第一拼接体和第二拼接体,所述第一拼接体和第二拼接体连接边上设有可拆卸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紧固定件,所述夹紧固定件包括夹紧部和固定部,所述夹紧部用于拼接后所述第一拼接体及第二拼接体与所述夹紧固定件的连接,所述固定部用于拼接后所述第一拼接体及第二拼接体与其它第三端面的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拼接连接固定结构,包括第一拼接体和第二拼接体,所述第一拼接体和第二拼接体连接边上设有可拆卸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紧固定件,所述夹紧固定件包括夹紧部和固定部,所述夹紧部用于拼接后所述第一拼接体及第二拼接体与所述夹紧固定件的连接,所述固定部用于拼接后所述第一拼接体及第二拼接体与其它第三端面的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连接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接体和第二拼接体拼接后于两者内部形成一可供所述夹紧部嵌入的留置空间,用于所述夹紧部由内向外提供夹紧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拼接连接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接体中部以其第一基准端面沿轴向向内至少设有一个卡接凹槽,下部以其第一基准端面沿轴向向外至少设有一个支撑凸起;所述第二拼接体中部以其第二基准端面沿轴向向外至少设有一个与所述卡接凹槽匹配的卡接凸起,下部以其第二基准端面沿轴向向内至少设有一个与所述支撑凸起匹配的支撑凹槽;所述卡接凸起和所述卡接凹槽用于所述第一拼接体与第二拼接体的卡接;所述夹紧部由内向外提供夹紧力作用于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桂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巨盈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