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桩梁转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6278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装配式桩梁转接节点,包括连接盘、左立板、右立板和梁体,所述左立板、右立板设置于连接盘上表面,所述左立板、右立板分别与梁体安装连接,所述梁体进一步包括顶板和位于顶板两侧的左侧板、右侧板,所述连接盘上的左立板、右立板嵌入梁体内并与梁体安装连接,所述梁体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中部均具有一向内的凹陷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增加用料的同时增强了梁体的强度,且易实现,即可以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了梁体的强度,从而进一步加强整体装配结构的结构稳定性且通过延伸板的设置,增大了与梁体连接处的面积,提高了连接处的稳定性且只需要调整延伸板的尺寸即可适用于不同尺寸梁体的连接,通用性好且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桩梁转接节点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尤其涉及装配式桩梁转接节点。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梁柱、柱间、梁间连接节点是装配式钢结构体系中最重要的节点,直接影响着结构的施工速度以及装配化程度。传统梁柱全焊节点中,梁上下翼缘及腹板与柱现场施焊,这种连接形式虽然为刚性连接,但节点延性差,地震中容易发生脆性破坏,且需要现场施焊,大大影响了施工速度与质量,不适用于装配式钢结构中,同时由于焊缝面积大,容易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影响节点的受力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桩梁转接节点,该装配式桩梁转接节点能够在不增加用料的同时增强了梁体的强度,且易实现,即可以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了梁体的强度,从而进一步加强整体装配结构的结构稳定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桩梁转接节点,包括连接盘、左立板、右立板和梁体,所述左立板、右立板设置于连接盘上表面,所述左立板、右立板分别与梁体安装连接;所述梁体进一步包括顶板和位于顶板两侧的左侧板、右侧板,所述连接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桩梁转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盘(1)、左立板(2)、右立板(3)和梁体(4),所述左立板(2)、右立板(3)设置于连接盘(1)上表面,所述左立板(2)、右立板(3)分别与梁体(4)安装连接;所述梁体(4)进一步包括顶板(5)和位于顶板(5)两侧的左侧板(6)、右侧板(7),所述连接盘(1)上的左立板(2)、右立板(3)嵌入梁体(4)内并与梁体(4)安装连接,所述梁体(4)的左侧板(6)和右侧板(7)中部均具有一向内的凹陷部(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桩梁转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盘(1)、左立板(2)、右立板(3)和梁体(4),所述左立板(2)、右立板(3)设置于连接盘(1)上表面,所述左立板(2)、右立板(3)分别与梁体(4)安装连接;所述梁体(4)进一步包括顶板(5)和位于顶板(5)两侧的左侧板(6)、右侧板(7),所述连接盘(1)上的左立板(2)、右立板(3)嵌入梁体(4)内并与梁体(4)安装连接,所述梁体(4)的左侧板(6)和右侧板(7)中部均具有一向内的凹陷部(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桩梁转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6)的凹陷部(13)朝向右侧板(7)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桩梁转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板(7)的凹陷部(13)朝向左侧板(6)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求耀薛东辉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昊恒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