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雨水中不同密度污染物的雨污分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6276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0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离雨水中不同密度污染物的雨污分流装置,它涉及雨污分流设备技术领域;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水流通道管,水流通道管的内部设置有漩涡板,且漩涡板的开口方向与第一出水管相对应,第一出水管安装在壳体的侧壁上,水流通道管上安装有进水管,且进水管贯穿在壳体上,壳体的下侧设置有分离腔,分离腔的底部安装有排出管,排出管的下部设置有收集仓,分离腔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安装在壳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离心和沉积,分别将密度低于水的油污、落叶等轻杂物,以及密度大于水的泥沙等重杂物从水中分离,得到较为干净的水,则可以排入雨水管中;轻杂物和重杂物分别在不同出口加以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离雨水中不同密度污染物的雨污分流装置
本技术属于雨污分流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分离雨水中不同密度污染物的雨污分流装置。
技术介绍
城市雨水中往往夹杂泥沙、油污、树叶等杂物,这些杂物在水流大时候被冲进排水管道,而在管道中由于流速下降而沉积,导致管道排水能力下降甚至堵塞;因此有必要在雨水排入管道之前,对水中杂物进行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水中往往夹杂泥沙、油污、树叶等杂物,这些杂物在水流大时候被冲进排水管道,而在管道中由于流速下降而沉积,导致管道排水能力下降甚至堵塞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雨水中不同密度污染物的雨污分流装置。本技术的一种分离雨水中不同密度污染物的雨污分流装置,它包括壳体、进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水流通道管、分离腔、排出管;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水流通道管,水流通道管的内部设置有漩涡板,且漩涡板的开口方向与第一出水管相对应,第一出水管安装在壳体的侧壁上,水流通道管上安装有进水管,且进水管贯穿在壳体上,壳体的下侧设置有分离腔,分离腔的底部安装有排出管,排出管的下部设置有收集仓,分离腔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安装在壳体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离雨水中不同密度污染物的雨污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进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水流通道管、分离腔、排出管;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水流通道管,水流通道管的内部设置有漩涡板,且漩涡板的开口方向与第一出水管相对应,第一出水管安装在壳体的侧壁上,水流通道管上安装有进水管,且进水管贯穿在壳体上,壳体的下侧设置有分离腔,分离腔的底部安装有排出管,排出管的下部设置有收集仓,分离腔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安装在壳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雨水中不同密度污染物的雨污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进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水流通道管、分离腔、排出管;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水流通道管,水流通道管的内部设置有漩涡板,且漩涡板的开口方向与第一出水管相对应,第一出水管安装在壳体的侧壁上,水流通道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阳李冬梅丛涤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库克莱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