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雨水中不同密度污染物的雨污分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6276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0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离雨水中不同密度污染物的雨污分流装置,它涉及雨污分流设备技术领域;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水流通道管,水流通道管的内部设置有漩涡板,且漩涡板的开口方向与第一出水管相对应,第一出水管安装在壳体的侧壁上,水流通道管上安装有进水管,且进水管贯穿在壳体上,壳体的下侧设置有分离腔,分离腔的底部安装有排出管,排出管的下部设置有收集仓,分离腔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安装在壳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离心和沉积,分别将密度低于水的油污、落叶等轻杂物,以及密度大于水的泥沙等重杂物从水中分离,得到较为干净的水,则可以排入雨水管中;轻杂物和重杂物分别在不同出口加以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离雨水中不同密度污染物的雨污分流装置
本技术属于雨污分流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分离雨水中不同密度污染物的雨污分流装置。
技术介绍
城市雨水中往往夹杂泥沙、油污、树叶等杂物,这些杂物在水流大时候被冲进排水管道,而在管道中由于流速下降而沉积,导致管道排水能力下降甚至堵塞;因此有必要在雨水排入管道之前,对水中杂物进行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水中往往夹杂泥沙、油污、树叶等杂物,这些杂物在水流大时候被冲进排水管道,而在管道中由于流速下降而沉积,导致管道排水能力下降甚至堵塞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雨水中不同密度污染物的雨污分流装置。本技术的一种分离雨水中不同密度污染物的雨污分流装置,它包括壳体、进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水流通道管、分离腔、排出管;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水流通道管,水流通道管的内部设置有漩涡板,且漩涡板的开口方向与第一出水管相对应,第一出水管安装在壳体的侧壁上,水流通道管上安装有进水管,且进水管贯穿在壳体上,壳体的下侧设置有分离腔,分离腔的底部安装有排出管,排出管的下部设置有收集仓,分离腔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安装在壳体上。作为优选,所述排出管为锥形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离心和沉积,分别将密度低于水的油污、落叶等轻杂物,以及密度大于水的泥沙等重杂物从水中分离,得到较为干净的水,则可以排入雨水管中;轻杂物和重杂物分别在不同出口加以收集。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水管;2-第一出水管;3-第二出水管;4-水流通道管;5-分离腔;6-排出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壳体、进水管1、第一出水管2、第二出水管3、水流通道管4、分离腔5、排出管6;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水流通道管4,水流通道管4的内部设置有漩涡板,漩涡板能实现漩涡,能分离轻杂质,且漩涡板的开口方向与第一出水管2相对应,第一出水管2安装在壳体的侧壁上,分离的轻杂质由第一出水管2排出,水流通道管4上安装有进水管1,进水管1是进入未处理的雨水,且进水管1贯穿在壳体上,壳体的下侧设置有分离腔5,分离腔5的底部安装有排出管6,排出管6的下部设置有收集仓,分离腔5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出水管3,第二出水管3安装在壳体上。进一步的,所述排出管6为锥形管。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未处理的水通过设备的进水管1进入,经过一个快速旋转的水流通道管4,轻杂物被形成的离心作用分离,集中在漩涡中央,并从侧方第一出水管2排出;经过离心分离了的水中,现在只有重杂物和水,再次经过设备内部下方的分离腔5。在分离腔中,水流速度大大减缓。分离腔中的第二出水管3在上方,经过减速的水,因为不能携带泥沙等重杂物,因此会在分离腔中沉降并沿着分离腔下方的排出管6进入设备内部最下方的收集器中。在重杂物和轻杂物都从水中分离之后,设备的第二出水管3排出的水,则为较干净的出水,达到分离的目的。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离雨水中不同密度污染物的雨污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进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水流通道管、分离腔、排出管;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水流通道管,水流通道管的内部设置有漩涡板,且漩涡板的开口方向与第一出水管相对应,第一出水管安装在壳体的侧壁上,水流通道管上安装有进水管,且进水管贯穿在壳体上,壳体的下侧设置有分离腔,分离腔的底部安装有排出管,排出管的下部设置有收集仓,分离腔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安装在壳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雨水中不同密度污染物的雨污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进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水流通道管、分离腔、排出管;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水流通道管,水流通道管的内部设置有漩涡板,且漩涡板的开口方向与第一出水管相对应,第一出水管安装在壳体的侧壁上,水流通道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阳李冬梅丛涤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库克莱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