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混凝土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6264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0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简易混凝土输送装置,包括第一立柱和皮带机,皮带机包括钢桁架、驱动电机、滚筒、托辊组、皮带、接料斗、下料斗和皮带机底座;钢桁架一端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皮带机底座;钢桁架另一端下方与第一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立柱的底端与混凝土底座固定连接;滚筒有两个,分别设于钢桁架的两端;托辊组有多个,且均匀分布于钢桁架上;皮带设于滚筒和托辊组上,驱动电机通过滚筒带动皮带;接料斗设于钢桁架一端的上方,下料斗设于钢桁架的另一端的下方。该装置加工简单,成本费用较低,施工灵活,有效的解决了水电站大坝无法采用拖泵等常规设备进行混凝土入仓的情况,满足现场施工需要,有效的提高施工效率,大大减少了项目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混凝土输送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电站土建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简易混凝土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水电站大坝混凝土施工常采用缆机、门机、塔吊等常规设备以及使用搭设溜槽排架、混凝土拖泵、汽车泵泵送混凝土入仓。但这些混凝土入仓方式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大坝混凝土施工,特别是对于处在峡谷中的大坝,大坝的规模、工期要求等因素决定了这些常规方式要么设备装配时间长,无法满足进度要求;要么施工成本过高,与项目投资不匹配;或者现场条件无法满足设备进场或安装要求。因此该类大坝混凝土施工由于施工场地条件受限、工期紧、任务重、成本受控等原因,常规的混凝土入仓方式难以满足现场施工的需要。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是目前水电站土建工程
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水电站大坝部分仓面无法采用拖泵等常规设备进行混凝土入仓的情况,提供一种简易混凝土输送装置,该装置高效、安全、操作简单,现场拆卸、安装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简易混凝土输送装置,包括第一立柱和皮带机,所述的皮带机包括钢桁架、驱动电机、滚筒、托辊组、皮带、接料斗、下料斗和皮带机底座;钢桁架靠近施工平台端的下方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混凝土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立柱(1)和皮带机(2),所述的皮带机(2)包括钢桁架(3)、驱动电机(4)、滚筒(5)、托辊组(6)、皮带(7)、接料斗(8)、下料斗(9)和皮带机底座(10);钢桁架(3)靠近施工平台端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皮带机底座(10);钢桁架(3)远离施工平台端的下方与第一立柱(1)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立柱(1)的底端与混凝土底座固定连接;滚筒(5)有两个,分别设于钢桁架(3)的两端,驱动电机(4)的动力输出端与其中一个滚筒(5)的滚轴相连;托辊组(6)有多个,且均匀分布于钢桁架(3)上;皮带(7)设于滚筒(5)和托辊组(6)上,驱动电机(4)通过滚筒(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混凝土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立柱(1)和皮带机(2),所述的皮带机(2)包括钢桁架(3)、驱动电机(4)、滚筒(5)、托辊组(6)、皮带(7)、接料斗(8)、下料斗(9)和皮带机底座(10);钢桁架(3)靠近施工平台端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皮带机底座(10);钢桁架(3)远离施工平台端的下方与第一立柱(1)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立柱(1)的底端与混凝土底座固定连接;滚筒(5)有两个,分别设于钢桁架(3)的两端,驱动电机(4)的动力输出端与其中一个滚筒(5)的滚轴相连;托辊组(6)有多个,且均匀分布于钢桁架(3)上;皮带(7)设于滚筒(5)和托辊组(6)上,驱动电机(4)通过滚筒(5)带动皮带(7);接料斗(8)设于钢桁架(3)的靠近施工平台端的上方,下料斗(9)设于钢桁架(3)的远离施工平台端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混凝土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立柱(11),钢桁架(3)靠近施工平台端的下方与第二立柱(11)的顶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简易混凝土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溜槽(12),第一溜槽(12)的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伟刘四德陈勇王建平安国强裴陶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