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拦河的底轴式拦污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6259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0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拦河的底轴式拦污栅,包括拦污栅栅体,所述拦污栅栅体底部设有支铰,在支铰上安装有底轴,拦污栅栅体固定在底轴上,底轴的两端与液压启闭装置连接,液压启闭装置设置于河道两岸的启闭机室内。与现有的平面活动式滑动拦污栅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适用于大跨度的城市河道拦污;与目前常用的拦污漂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更加稳定,启闭更加可靠,拦污范围更加广泛。实践证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限制城市污物在城市范围内进行处理而不进入自然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拦河的底轴式拦污栅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拦河的底轴式拦污栅,属于水利工程中环境保护设施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水利事业的迅速发展,各类水利工程相继出现并具有一定的数量和规模,城市河道与自然河道的沟通也越来越频繁,人们的生活污物随城市河道进入大自然的频率越来越高,所以,我们希望在城市污物进入自然河道之前,将人们的生活污物拦截下来进行处理,以免污染自然环境,这就需要一种能够在大跨度河道上有效拦截污物的拦污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启闭更加可靠、拦污范围更加广泛的用于拦河的底轴式拦污栅,用以快速灵活、切实有效的对大跨度城市河道上的污物进行拦截,将城市污物在城市范围内拦截并进行处理,以免流出污染自然环境。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拦河的底轴式拦污栅,包括拦污栅栅体,所述拦污栅栅体底部设有支铰,在支铰上安装有底轴,拦污栅栅体固定在底轴上,底轴的两端与液压启闭装置连接,液压启闭装置设置于河道两岸的启闭机室内。进一步,所述拦污栅栅体是由主纵梁和横梁构成的矩形栅体,在相邻的主纵梁之间设置有一组栅条,在栅条上固定连接有两排或者两排以上的侧向支承筋板,主纵梁以及栅条的底部与底轴焊接固定,在底轴的两端设吊耳,吊耳与液压启闭装置铰接连接。更进一步,所述吊耳中心轴面与栅体平面呈45°夹角。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与现有的平面活动式滑动拦污栅相比,本技术能够适用于大跨度的城市河道拦污;与目前常用的拦污漂相比,本技术结构更加稳定,启闭更加可靠,拦污范围更加广泛。实践证明,本技术对限制城市污物在城市范围内进行处理而不进入自然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轴测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拦污栅栅体、11-主纵梁、12-横梁、13-栅条、14-侧向支承筋板、15-底轴、16-吊耳;20-支铰;30-液压启闭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用于拦河的底轴式拦污栅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包括拦污栅栅体10,所述拦污栅栅体10底部设有支铰20,在支铰20上安装有底轴15,拦污栅栅体10固定在底轴15上,底轴15的两端与液压启闭装置30连接,液压启闭装置30设置于河道两岸的启闭机室内。所述拦污栅栅体10是由主纵梁11和横梁12构成的矩形栅体,在相邻的主纵梁11之间设置有一组栅条13,在栅条13上固定连接有两排或者两排以上的侧向支承筋板14,主纵梁11以及栅条13的底部与底轴15焊接固定,在底轴15的两端设吊耳16,吊耳16与液压启闭装置30铰接连接,液压启闭装置30为现有的液压式伸缩杆。所述吊耳16中心轴面与栅体平面呈45°夹角,吊耳16经液压启闭装置30驱动,在±45°角范围内转动,拦污栅栅体10的栅体平面即可以在0~90°的范围内转动,以实现启闭功能。与现有的平面活动式滑动拦污栅相比,本技术能够适用于大跨度的城市河道拦污;与目前常用的拦污漂相比,本技术结构更加稳定,启闭更加可靠,拦污范围更加广泛。实践证明,本技术对限制城市污物在城市范围内进行处理而不进入自然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拦河的底轴式拦污栅,包括拦污栅栅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污栅栅体(10)底部设有支铰(20),在支铰(20)上安装有底轴(15),拦污栅栅体(10)固定在底轴(15)上,底轴(15)的两端与液压启闭装置(30)连接,液压启闭装置(30)设置于河道两岸的启闭机室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拦河的底轴式拦污栅,包括拦污栅栅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污栅栅体(10)底部设有支铰(20),在支铰(20)上安装有底轴(15),拦污栅栅体(10)固定在底轴(15)上,底轴(15)的两端与液压启闭装置(30)连接,液压启闭装置(30)设置于河道两岸的启闭机室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拦河的底轴式拦污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污栅栅体(10)是由主纵梁(11)和横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伟杨松李云峰覃志强陶光慧黄臣勇徐国杨杨薇王德丽谢涛谢晨希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