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美玲专利>正文

一种碳纤维表面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6210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纤维表面处理装置,包括电解槽、两个阳极导辊和碳纤维,两个阳极导辊分别置于电解槽顶端的两侧,电解槽内壁的顶部对称设有两对第一导辊,两对第一导辊的顶部固定设有矩形喷淋管,矩形喷淋管内侧的两端均设有若干个输液管,矩形喷淋管和若干个输液管的底端均设有若干个喷头,电解槽内壁的底端固定设有矩形曝气管,矩形曝气管的内侧均匀设有若干个输气管,矩形曝气管的顶端和若干个输气管的顶端均设有若干个曝气盘,电解槽一侧的底部固定设有曝气机。本方案通过曝气机与矩形曝气管相配合对电解液进行均匀曝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可以对电解液起到搅拌的作用,保证碳纤维能够被电解液润湿。

A Carbon Fiber Surface Process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arbon fiber surface treatment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electrolyzer, two anode guide rollers and carbon fiber. The two anode guide rollers are placed on both sides of the top of the electrolyzer. The top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electrolyzer is symmetrically equipped with two pairs of first guide rollers. The top of the two pairs of first guide rollers is fixed with a rectangular spray pipe, and both ends of the rectangular spray pipe are equipped with several infusion pipes and rectangular pipes. There are several nozzles at the bottom of the spray pipe and several transfusion pipes, rectangular aeration pipe is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electrolyzer, several transporting pipes are uniformly arranged at the inner side of the rectangular aeration pipe, several aeration pans are installed at the top of the rectangular aeration pipe and the top of several transporting pipes, and aerators are fixed at the bottom of one side of the electrolyzer. In this scheme, the electrolyte is uniformly aerated by aerator and rectangular aerator. The bubbles can stir the electrolyte during the rising process to ensure that the carbon fibers can be wetted by the electroly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表面处理装置
本申请属于碳纤维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碳纤维表面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碳纤维具有高模量、高导电性及高导热性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运载火箭、航空航天及人造卫星等高尖端领域,经高温碳化或石墨化热处理后,碳纤维表面光滑、表面能低、呈现出较强的憎水性,导致纤维与树脂基体界面结合强度低,直接影响到制成的复合材料难以发挥出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因此在复合材料生产之前需要先对碳纤维进行表面处理,目前,可用于工业配套生产的表面处理方法主要有气相氧化法和阳极电解氧化法,阳极电解氧化法的氧化反应缓和、易于调控,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碳纤维表面的强憎水性,现有的碳纤维表面处理装置在纤维束进入电解槽时,内层的纤维丝不能快速被电解液润湿,进而造成了外层纤维丝被过度氧化或充分氧化而内层纤维丝氧化不充分或是不能被氧化,导致纤维束内外层单丝氧化程度不均,导致处理效果差,现有的碳纤维表面处理装置无法控制电解液的温度,影响电解效果。故,为进一步提高碳纤维表面处理装置处理效果的功能,需要提供一种碳纤维表面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是常规技术中碳纤维表面处理装置内层的纤维丝不能快速被电解液润湿以及无法控制电解液的温度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碳纤维表面处理装置,相比于常规技术,可以使纤维束内外层单丝氧化程度更加均匀,同时可以准确调节电解液的温度,提高电解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碳纤维表面处理装置,包括电解槽和两个阳极导辊,两个所述阳极导辊分别置于电解槽顶端的两侧,所述电解槽内壁的顶部对称设有两对第一导辊,两对所述第一导辊的顶部固定设有矩形喷淋管,所述矩形喷淋管内侧的两端均设有若干个输液管,所述矩形喷淋管和若干个输液管的底端均设有若干个喷头,所述电解槽内壁的中部固定设有三个呈“品”字状排列的第二导辊,碳纤维依次绕过其中一个阳极导辊、其中一对第一导辊、三个第二导辊,另一对第一导辊和另一个阳极导辊,所述电解槽内壁的底部分别设有阴极板和电热管,所述电解槽内壁的底端固定设有矩形曝气管,所述矩形曝气管的内侧均匀设有若干个输气管,所述矩形曝气管的顶端和若干个输气管的顶端均设有若干个曝气盘,所述电解槽一侧的底部固定设有曝气机,所述电解槽另一侧的底部固定设有增压泵。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解槽一侧的顶部固定设有开关面板,所述开关面板的表面分别设有曝气机控制开关、增压泵控制开关和温控开关,所述曝气机、增压泵和电热管分别通过曝气机控制开关、增压泵控制开关和温控开关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温控开关的探头置于电解槽的内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阳极导辊(2)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电性连接,两个所述阴极板(9)与直流负极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曝气机的出口端通过连接管与矩形曝气管的一侧连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增压泵的进口端通过连接管与电解槽另一侧的底部连通,所述增压泵的出口端通过连接管与矩形喷淋管顶端的一侧连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解槽内壁的一侧固定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位置与电解槽穿插连接的连接管的位置相对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1)本申请中的碳纤维表面处理装置,通过曝气机与矩形曝气管相配合对电解液进行均匀曝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可以对电解液起到搅拌的作用,保证碳纤维能够被电解液润湿。2)本申请的碳纤维表面处理装置,通过增压泵和矩形喷淋管相配合可以先对碳纤维进行喷淋预湿,保证碳纤维能够被电解液润湿,继而使纤维束内外层单丝氧化程度更加均匀。3)本申请的碳纤维表面处理装置,通过三个呈“品”字状排列的第二导辊,可以延长碳纤维通过电解液的路径长度,使碳纤维电解更加充分,提高了处理效果。4)本申请的碳纤维表面处理装置,电热管通过温控开关与电源电性连接,通过温控开关控制电热管对电解液进行加热,继而可以准确调节电解液的温度,提高电解效果。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碳纤维表面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碳纤维表面处理装置的矩形喷淋管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碳纤维表面处理装置的矩形曝气管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解槽;2、阳极导辊;3、第一导辊;4、第二导辊;5、碳纤维;6、矩形喷淋管;7、输液管;8、喷头;9、阴极板;10、矩形曝气管;11、输气管;12、曝气盘;13、过滤网;14、曝气机;15、开关面板;16、增压泵;17、连接管;18、电热管;19、温控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一种碳纤维表面处理装置,包括电解槽1和两个阳极导辊2,两个阳极导辊2分别置于电解槽1顶端的两侧,电解槽1内壁的顶部对称设有两对第一导辊3,两对第一导辊3的顶部固定设有矩形喷淋管6,矩形喷淋管6内侧的两端均设有若干个输液管7,矩形喷淋管6和若干个输液管7的底端均设有若干个喷头8,电解槽1内壁的中部固定设有三个呈“品”字状排列的第二导辊4,碳纤维5依次绕过其中一个阳极导辊2、其中一对第一导辊3、三个第二导辊4,另一对第一导辊3和另一个阳极导辊2,电解槽1内壁的底部分别设有阴极板9和电热管18,电解槽1内壁的底端固定设有矩形曝气管10,矩形曝气管10的内侧均匀设有若干个输气管11,矩形曝气管10的顶端和若干个输气管11的顶端均设有若干个曝气盘12,电解槽1一侧的底部固定设有曝气机14,电解槽1另一侧的底部固定设有增压泵16。优选的,电解槽1一侧的顶部固定设有开关面板15,开关面板15的表面分别设有曝气机控制开关、增压泵控制开关和温控开关19,曝气机14、增压泵16和电热管18分别通过曝气机控制开关、增压泵控制开关和温控开关19与电源电性连接,温控开关19的探头置于电解槽1的内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开关面板15控制处理装置,操作简单便捷。优选的,两个阳极导辊2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电性连接,两个阴极板9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电性连接,将阳极导辊2与碳纤维5作为电解装置的阳极使用,将阴极板9作为电解装置的阴极使用。优选的,曝气机14的出口端通过连接管17与矩形曝气管10的一侧连通,通过矩形曝气管10对电解液进行均匀曝气,保证碳纤维能够被电解液润湿。优选的,增压泵16的进口端通过连接管17与电解槽1另一侧的底部连通,增压泵16的出口端通过连接管17与矩形喷淋管6顶端的一侧连通,通过增压泵16和矩形喷淋管6相配合可以先对碳纤维5进行喷淋预湿,保证碳纤维能够被电解液润湿。优选的,电解槽1内壁的一侧固定设有过滤网13,过滤网13的位置与电解槽1穿插连接的连接管17的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纤维表面处理装置,包括电解槽(1)和两个阳极导辊(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阳极导辊(2)分别置于电解槽(1)顶端的两侧,所述电解槽(1)内壁的顶部对称设有两对第一导辊(3),两对所述第一导辊(3)的顶部固定设有矩形喷淋管(6),所述矩形喷淋管(6)内侧的两端均设有若干个输液管(7),所述矩形喷淋管(6)和若干个输液管(7)的底端均设有若干个喷头(8),所述电解槽(1)内壁的中部固定设有三个呈“品”字状排列的第二导辊(4),碳纤维(5)依次绕过其中一个阳极导辊(2)、其中一对第一导辊(3)、三个第二导辊(4),另一对第一导辊(3)和另一个阳极导辊(2),所述电解槽(1)内壁的底部分别设有阴极板(9)和电热管(18),所述电解槽(1)内壁的底端固定设有矩形曝气管(10),所述矩形曝气管(10)的内侧均匀设有若干个输气管(11),所述矩形曝气管(10)的顶端和若干个输气管(11)的顶端均设有若干个曝气盘(12),所述电解槽(1)一侧的底部固定设有曝气机(14),所述电解槽(1)另一侧的底部固定设有增压泵(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表面处理装置,包括电解槽(1)和两个阳极导辊(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阳极导辊(2)分别置于电解槽(1)顶端的两侧,所述电解槽(1)内壁的顶部对称设有两对第一导辊(3),两对所述第一导辊(3)的顶部固定设有矩形喷淋管(6),所述矩形喷淋管(6)内侧的两端均设有若干个输液管(7),所述矩形喷淋管(6)和若干个输液管(7)的底端均设有若干个喷头(8),所述电解槽(1)内壁的中部固定设有三个呈“品”字状排列的第二导辊(4),碳纤维(5)依次绕过其中一个阳极导辊(2)、其中一对第一导辊(3)、三个第二导辊(4),另一对第一导辊(3)和另一个阳极导辊(2),所述电解槽(1)内壁的底部分别设有阴极板(9)和电热管(18),所述电解槽(1)内壁的底端固定设有矩形曝气管(10),所述矩形曝气管(10)的内侧均匀设有若干个输气管(11),所述矩形曝气管(10)的顶端和若干个输气管(11)的顶端均设有若干个曝气盘(12),所述电解槽(1)一侧的底部固定设有曝气机(14),所述电解槽(1)另一侧的底部固定设有增压泵(1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茂晨方美玲方明月
申请(专利权)人:方美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