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纳骨柜改进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纳骨柜改进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可组合自如的模板单元,彼此可沿垂直参考轴方向相对应固定的作业;并且,达到更简便组装作用。
技术介绍
按,台湾专利公告第086304号“简便易组合式纳骨柜之结构”专利案,揭示了一个传统的纳骨柜结构,例如图1所描绘;其主要由上、下侧板6,左、右侧扳7,背侧板8与柜门9所组成,通常,其中上、下侧板6设有凸缘片61,可从水平参考轴方向移向左右侧板7两边与所述左右侧板7的崁槽71接合;以此种方式做组装时,各侧板6、7两边结构因为没有固定装置,故比较容易发生倾倒,一般都需要经由两个人员配合操作才能方便组装,所以在组装上很不方便;另一个缺点是柜门9是以敞开的方式打开,会占用较大的空间;另一个有关这纳骨柜结构设计所衍生的考虑事项是,目前纳骨柜常以多层迭置方式组合陈列,实务上,经常会因上下侧板支撑强度不够,而发生凹陷的现象,甚至造成整体变形的情形。为此,实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纳骨柜改进结构,其可方便组装且能达到更稳固的组合,其特征包括使左、右模板与背模板具有一-->脊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纳骨柜改进结构,包括有:一上、下模板单元,一左、右模板单元,一背模板单元与一门模板单元,其特征在于:左、右模板单元的脊部以沿垂直参考轴方向进入上、下模板单元的沟或槽内定位;背模板单元的脊部亦沿垂直参考轴方向进入上、下模板单元的沟或槽内定位;以及门模板单元则以桩置入左、右模板单元的导槽内定位;其特征为左、右模板单元与背模板单元具有一脊部,沿垂直参考轴方向相对应进入上、下模板单元的壁内边的沟或槽之内固定,再以上、下模板单元的壁和左、右模板单元的垂缘部可相互衔接靠合,可以建立定位作用,使单一操作员亦可简便、快速的实施纳骨柜总成的组装作业;另在门模板单元的梁的两端设有可伸缩且恒常向外突出的桩,该桩被左、右模板单元内的向内延伸的长条型导槽所拘留,使门模板单元沿导槽所建立的移动路径运动,在开启状态时,容许被推入纳骨柜之内,使空间占据的情形被减至最低。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纳骨柜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上、下模板单元的外表面设有复数个凸肋来增加表面的负载作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纳骨柜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左、右模板单元的外表面设有复数个凸肋来增加表面的负载作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纳骨柜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背模板单元在外表面设有复数个凸肋来增加表面的负载作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纳骨柜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