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床的配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5529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3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升降床的配重结构,包括配重块和支撑刀组件,其中:所述配重块通过滑轮和钢丝绳与所述支撑刀组件连接;所述支撑刀组件为左右两个支撑刀组件,分别设置在升降床的左右两侧,所述配重块设置在所述升降床的中部,所述钢丝绳一端垂直连接在右边的支撑刀组件上,通过右边的两个右滑轮转向,垂直绕过所述配重块的滑轮,再通过左边的两个左滑轮转向,所述钢丝绳另一端垂直与左边的支撑刀组件连接,所述支撑刀组件带动升降床床体上升或下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结构简单,由于配重块的存在,支撑刀组件能够支撑床体的重量,而且安装方便,升降顺滑。

A Weighting Structure of Lifting Be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unterweight structure of a lifting bed, which comprises a counterweight block and a supporting knife assembly, wherein the counterweight blo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ing knife assembly through a pulley and a wire rope; the supporting knife assembly is two left and right supporting knife components, which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lifting bed, and the counterweight block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lifting bed, and one end of the wire rope is vertically connected. Connected to the supporting knife assembly on the right, the supporting knife assembly is steered vertically around the pulley of the counterweight block by two right pulleys on the right, and then steered by two left pulleys on the left. The other end of the wire rope is vert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ing knife assembly on the left, and the supporting knife assembly drives the bed body of the lifting bed up or down.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simple structure. Because of the existence of counterweight blocks, the supporting knife assembly can support the weight of the bed body, and is convenient to install and smooth to rise and f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床的配重结构
本技术涉及家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床的配重结构。
技术介绍
家具是指人类维持正常生活、从事生产实践和开展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类器具。家具也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发展创新,到如今门类繁多,用料各异,品种齐全,用途不一,是家庭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之一。家具是由材料、结构、外观形式和功能四种因素组成,其中功能是先导,是推动家具发展的动力,结构是主干,是实现功能的基础。这四种因素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由于家具是为了满足人们一定的物质需求和使用目的而设计与制作的,因此家具还具有材料和外观形式方面的因素。现代家居生活讲究节约生活和节约空间,因此出现了升降床的概念。升降床在使用状态下是处于降落状体,升降床在不使用状态是处于升起状态,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因为床而占用的空间。目前,现有升降床的升降结构复杂,设计不合理,安装不便,不足以支撑床体的重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升降床的配重结构,结构简单,由于配重块的存在,支撑刀组件能够支撑床体的重量,而且安装方便,升降顺滑。本技术的升降床的配重结构,包括配重块和支撑刀组件,其中:所述配重块通过滑轮和钢丝绳与所述支撑刀组件连接;所述支撑刀组件为左右两个支撑刀组件,分别设置在升降床的左右两侧,所述配重块设置在所述升降床的中部,所述钢丝绳一端垂直连接在右边的支撑刀组件上,通过右边的两个右滑轮转向,垂直绕过所述配重块的滑轮,再通过左边的两个左滑轮转向,所述钢丝绳另一端垂直与左边的支撑刀组件连接,所述支撑刀组件带动升降床床体上升或下降。优选地,所述支撑刀组件包括支撑刀、上滚轮、下滚轮和限位滚轮;所述支撑刀为长条形结构,长度方向为Y方向,宽度方向为X方向,高度方向为Z方向;所述上滚轮设置在所述支撑刀的上部,所述上滚轮的转轴垂直于所述支撑刀的Y方向与X方向组成的平面;所述下滚轮设置在所述支撑刀的下部,所述下滚轮的转轴垂直于所述支撑刀的Y方向与X方向组成的平面;所述限位滚轮设置在所述支撑刀上,所述限位滚轮的转轴垂直于所述支撑刀的Y方向与Z方向组成的平面;所述支撑刀的部分放置在升降床的立柱开口管内,所述立柱开口管在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开口端,所述上滚轮、下滚轮和限位滚轮在所述立柱开口管内滚动。优选地,所述支撑刀组件为左右两个支撑刀组件,分别设置在升降床的左右两侧,所述配重块设置在所述升降床的中部,所述钢丝绳一端连接在右边的支撑刀组件上,通过右边的滑轮转向,绕过所述配重块的滑轮,再通过左边的滑轮转向,所述钢丝绳另一端与左边的支撑刀组件连接。优选地,所述上滚轮的转轴安装位置与所述下滚轮的转轴安装位置存在错位,所述上滚轮的转轴安装位置与所述下滚轮的转轴安装位置不在同一条垂直于所述支撑刀的X方向与Z方向组成的平面的直线上。优选地,所述上滚轮的转轴安装位置比所述下滚轮的转轴安装位置更靠近所述立柱开口管的开口端。优选地,所述上滚轮的最靠近所述立柱开口管的开口端的部位与所述下滚轮的最远离所述立柱开口管的开口端的部位在X方向的水平距离为C,所述立柱开口管在X方向的内壁宽度距离为A,C=A。优选地,所述限位滚轮包括上限位滚轮和下限位滚轮,所述上限位滚轮设置在所述支撑刀的上部,所述下限位滚轮设置在所述支撑刀的下部。优选地,所述限位滚轮的直径为D,所述立柱开口管在Z方向的内壁高度距离为B,B>D。优选地,B减去D等于1mm~5mm。优选地,所述上滚轮包括1或2组滚轮,每组滚轮设置左、右两个轴承,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支撑刀的两侧;所述下滚轮包括1或2组滚轮,每组滚轮设置左、右两个轴承,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支撑刀的两侧。本技术提供的升降床的配重结构,配重块通过滑轮和钢丝绳与支撑刀组件连接;支撑刀组件为左右两个支撑刀组件,分别设置在升降床的左右两侧,配重块设置在升降床的中部,钢丝绳一端垂直连接在右边的支撑刀组件上,通过右边的两个右滑轮转向,垂直绕过配重块的滑轮,再通过左边的两个左滑轮转向,钢丝绳另一端垂直与左边的支撑刀组件连接,支撑刀组件带动升降床床体上升或下降。升降床的配重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床体安装在支撑刀组件上,同时支撑刀组件通过钢丝绳与配重块连接,配重块与床体的重量大致相等,支撑刀组件为长条形结构,根据力矩原理,支撑刀组件能够支撑床体巨大的重量。由于配重块的存在,且配重块与床体的重量大致相等,支撑刀组件受到配重块向上的力和床体向下的力大约相等,另外由于摩擦力的存在,且配重块向上的力加上摩擦力大于床体向下的力,床体向下的力加上摩擦力大于配重块向上的力,使得床体既不会上升,也不会下降,只有当外力克服了摩擦力后,才能推动床体上升或下降。由于摩擦力相对来说较小,使用者可以比较容易推动床体上升或下降,使用方便。支撑刀组件为左右两个支撑刀组件,分别设置在升降床的左右两侧,配重块设置在升降床的中部,床体上升和下降更加平稳和安全。钢丝绳一端连接在右边的支撑刀组件上,通过右边的滑轮转向,绕过配重块的滑轮,再通过左边的滑轮转向,钢丝绳另一端与左边的支撑刀组件连接。配重块下降,床体上升;配重块上升,床体下降。支撑刀的部分放置在升降床的立柱开口管内,立柱开口管在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开口端,上滚轮、下滚轮和限位滚轮在立柱开口管内滚动,上滚轮和下滚轮在Y方向沿着立柱开口管上下滚动,限位滚轮在Z方向限位住支撑刀,使得支撑刀不会左右摇摆,上滚轮、下滚轮和限位滚轮同时保证支撑刀在立柱开口管内滚动的顺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升降床的配重结构,结构简单,由于配重块的存在,支撑刀组件能够支撑床体的重量,而且安装方便,升降顺滑。另外,上滚轮的转轴安装位置与下滚轮的转轴安装位置存在错位,上滚轮的转轴安装位置与下滚轮的转轴安装位置不在同一条垂直于支撑刀的X方向与Z方向组成的平面的直线上。上滚轮的转轴安装位置比下滚轮的转轴安装位置更靠近立柱开口管的开口端。这样的结构可以使支撑刀更好地放置和安装在立柱开口管内,同时由于床体的重力只垂直向下的,导致支撑刀的上端和下端会倾斜,上滚轮的受力点在最靠近立柱开口管的开口端的部位,下滚轮的受力点在最远离立柱开口管的开口端的部位,正好与上滚轮和下滚轮的错位位置一致,使得上滚轮和下滚轮滚动更加顺滑。上滚轮的最靠近立柱开口管的开口端的部位与下滚轮的最远离立柱开口管的开口端的部位在X方向的水平距离为C,立柱开口管在X方向的内壁宽度距离为A,C=A。在支撑刀放置在立柱开口管内无论是否承受床体的重力时,整个支撑刀在Y方向即可完全平行于立柱开口管移动,没有任何偏移间隙。限位滚轮包括上限位滚轮和下限位滚轮,上限位滚轮设置在支撑刀的上部,下限位滚轮设置在支撑刀的下部。限位滚轮的直径为D,立柱开口管在Z方向的内壁高度距离为B,B>D。由于床体的重力朝下,是上下升降的,因此,支撑刀在水平方向会左右摇摆,限位滚轮在Z方向限位住支撑刀,使得支撑刀在水平方向不会左右摇摆。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的升降床的配重结构,具有以下优点:配重块解决了平衡了床体的重量,支撑刀组件的设计结构很好地解决了其在立柱开口管内保持垂直方向上下移动的稳定,及左右方向的很小间隙摆动,且支撑刀组件配的是滚轮,保证了上下滚动的顺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床的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配重块和支撑刀组件,其中:所述配重块通过滑轮和钢丝绳与所述支撑刀组件连接;所述支撑刀组件为左右两个支撑刀组件,分别设置在升降床的左右两侧,所述配重块设置在所述升降床的中部,所述钢丝绳一端垂直连接在右边的支撑刀组件上,通过右边的两个右滑轮转向,垂直绕过所述配重块的滑轮,再通过左边的两个左滑轮转向,所述钢丝绳另一端垂直与左边的支撑刀组件连接,所述支撑刀组件带动升降床床体上升或下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床的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配重块和支撑刀组件,其中:所述配重块通过滑轮和钢丝绳与所述支撑刀组件连接;所述支撑刀组件为左右两个支撑刀组件,分别设置在升降床的左右两侧,所述配重块设置在所述升降床的中部,所述钢丝绳一端垂直连接在右边的支撑刀组件上,通过右边的两个右滑轮转向,垂直绕过所述配重块的滑轮,再通过左边的两个左滑轮转向,所述钢丝绳另一端垂直与左边的支撑刀组件连接,所述支撑刀组件带动升降床床体上升或下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床的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刀组件包括支撑刀、上滚轮、下滚轮和限位滚轮;所述支撑刀为长条形结构,长度方向为Y方向,宽度方向为X方向,高度方向为Z方向;所述上滚轮设置在所述支撑刀的上部,所述上滚轮的转轴垂直于所述支撑刀的Y方向与X方向组成的平面;所述下滚轮设置在所述支撑刀的下部,所述下滚轮的转轴垂直于所述支撑刀的Y方向与X方向组成的平面;所述限位滚轮设置在所述支撑刀上,所述限位滚轮的转轴垂直于所述支撑刀的Y方向与Z方向组成的平面;所述支撑刀的部分放置在升降床的立柱开口管内,所述立柱开口管在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开口端,所述上滚轮、下滚轮和限位滚轮在所述立柱开口管内滚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床的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刀组件为左右两个支撑刀组件,所述配重块设置在所述升降床的中部,所述钢丝绳一端连接在右边的支撑刀组件上,通过右边的滑轮转向,绕过所述配重块的滑轮,再通过左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德贝尔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