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七专用的收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5426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3 1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七专用的收获装置,属于农产品加工技术领域。该三七专用的收获装置,包括机架、行走机构和收获机构;所述机架包括固定板、U型导轨、支撑架、楔形架和电机架,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车把、车轮、吊耳和车轴;所述收获机构包括水平杆Ⅰ、竖杆、矩形框、桁架、收获爪、水平杆Ⅱ、矩形轮槽、小齿轮、电机、输出轴、矩形槽、轮齿、小圆柱体和小矩形槽。该装置工作效率高,操作简单,大大的节省了人力,降低了生产成本,造价低廉,可以满足大棚内三七收获的要求。

A special harvesting device for Panax notoginse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pecial harvesting device for Panax notoginseng,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The special harvesting device for Panax notoginseng comprises a frame, a walking mechanism and a harvesting mechanism; the frame comprises a fixed plate, a U-shaped guide rail, a support frame, a wedge-shaped frame and a motor frame, and the walk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handlebar, a wheel, a crane and a axle; the harves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horizontal bar I, a vertical bar, a rectangular frame, a truss, a harvesting claw, a horizontal bar II, a rectangular wheel groove, a pinion, a motor, and a axle. Output shaft, rectangular groove, gear teeth, small cylinder and small rectangular groove. The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efficiency, simple operation, greatly saving manpower, reducing production cost and low cost, and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anax notoginseng harvest in green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七专用的收获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三七专用的收获装置,属于农产品加工

技术介绍
云南文山是我国三七的主产地,三七在生长过程中对环境和地形等要求都比较苛刻,一般种植在坡度12-15度的山坡上,在这样的地形条件下,对三七的管理就显得颇为困难。目前,三七收获由于地形的原因主要采用的是人工挖掘的方式,需要消耗的大量的劳动力,且效率低下,本技术提供一种三七专用的收获装置,本装置体积小,便于操作,效率高,特别适合在三七遮阴棚下这种特殊的环境下进行工作。目前并没有适应于遮阴棚内的三七收获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三七专用的收获装置。该装置工作效率高,操作简单,大大的节省了人力,降低了生产成本,造价低廉,可以满足大棚内三七收获的要求。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三七专用的收获装置,包括机架、行走机构和收获机构;所述机架包括固定板、U型导轨、支撑架、楔形架和电机架,所述固定板为主要支撑装置,固定板底部设有楔形架,固定板顶面中间位置设有竖直固定板,竖直固定板前端面的上部设有U型导轨和支撑架,竖直固定板后端面的下部设有电机架且电机架位于固定板顶面上;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车把、车轮、吊耳和车轴,底部设有楔形架的固定板这一侧侧面上设有车把,固定板底部设有吊耳,吊耳通过车轴与车轮间隙配合;所述收获机构包括水平杆Ⅰ、竖杆、矩形框、桁架、收获爪、水平杆Ⅱ、矩形轮槽、小齿轮、电机、输出轴、矩形槽、轮齿、小圆柱体和小矩形槽,所述矩形框通过两侧的水平杆Ⅰ与机架中的支撑架间隙配合,矩形框内部设有与矩形框宽度相同的矩形轮槽,矩形轮槽顶部设有竖杆,竖杆穿过矩形框且与矩形框上部的小矩形槽间隙配合,竖杆顶部通过小圆柱体与机架中的U型导轨间隙配合,矩形轮槽中间位置呈空心状且内部设有闭合圈状的轮齿,矩形轮槽上的轮齿与小齿轮单侧啮合,小齿轮连接穿过机架竖直固定板的电机上的输出轴,电机放置在机架中的电机架上,当电机的输出轴转动时,小齿轮带动矩形轮槽上下左右移动,带动矩形框左右移动;矩形轮槽一侧设有穿过矩形框的水平杆Ⅱ,水平杆Ⅱ穿过矩形框位置处在矩形框上设有矩形槽,水平杆Ⅱ能在矩形槽处上下移动,水平杆Ⅱ末端设有桁架,桁架底部端面上设有收获爪。所述收获爪爪尖部位材料为合成橡胶,其余部位材料为45号钢。所述电机上的输出轴穿过机架竖直固定板处设有轴承。所述电机上的输出轴通过键连接小齿轮。该三七专用的收获装置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将装置推动到三七种植的畦垄的垄沟里,将楔形架放置于地面,启动电机开关,电机开始工作,输出轴开始转动,输出轴和小齿轮通过键连接,因此,小齿轮也开始转动,小齿轮和矩形轮槽里的轮齿进行啮合,从而带动矩形框左右运动,矩形轮槽上下左右的运动,水平杆Ⅱ和矩形轮槽固定连接,所以,水平杆Ⅱ也做上下左右的运动,水平杆Ⅱ的运动轨迹为先沿着收获区域的上方进给,然后向下运动,使收获爪进入土壤,然后再开始返程,返程结束后,水平杆Ⅱ向上抬升运动,完成一次收获作业,开始下一个循环,每完成一个循环运动,需要人工向前推动一次小车,收获完毕关闭电机开关即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主要针对三七遮阴棚这种特殊环境下的三七进行收获,目前大面积种植的三七均种植在遮阴棚下,三七种植垄的中间往往都有木棍作为支杆,再加上三七种植密度较大,可以行走的区域较为狭窄,不合适机械类装置进行操作,本装置体积较小,可以在三七种植区域内自由的行走,装置收获时,主要针对每垄三七的一半垄进行收获,不会受到三七种植垄中间的木棍的影响,且装置的收获深度和收获长度可以通过调整U型导轨的宽度和长度来进行改变,装置每完成一次收获都会进行一次抬升,方便把收获的三七集中到一块,本装置设计简单,造价低廉,便于操作,可大大的降低人力劳动,提高工作效率,便于七农的使用和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轴测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正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左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机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U型导轨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板,2-水平杆Ⅰ,3-U型导轨,4-竖杆,5-车把,6-矩形框,7-支撑架,8-桁架,9-收获爪,10-水平杆Ⅱ,11-矩形轮槽,12-车轮,13-小齿轮,14-吊耳,15-车轴,16-楔形架,17-电机架,18-电机,19-输出轴,20-矩形槽,21-轮齿,22-小圆柱体,23-小矩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至6所示,该三七专用的收获装置,包括机架、行走机构和收获机构;所述机架包括固定板1、U型导轨3、支撑架7、楔形架16和电机架17,所述固定板1为主要支撑装置,固定板1底部设有楔形架16,固定板1顶面中间位置设有竖直固定板,竖直固定板前端面的上部设有U型导轨3和支撑架7,竖直固定板后端面的下部设有电机架17且电机架17位于固定板1顶面上;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车把5、车轮12、吊耳14和车轴15,底部设有楔形架16的固定板1这一侧侧面上设有车把5,固定板1底部设有吊耳14,吊耳14通过车轴15与车轮12间隙配合;所述收获机构包括水平杆Ⅰ2、竖杆4、矩形框6、桁架8、收获爪9、水平杆Ⅱ10、矩形轮槽11、小齿轮13、电机18、输出轴19、矩形槽20、轮齿21、小圆柱体22和小矩形槽23,所述矩形框6通过两侧的水平杆Ⅰ2与机架中的支撑架7间隙配合,矩形框6内部设有与矩形框6宽度相同的矩形轮槽11,矩形轮槽11顶部设有竖杆4,竖杆4穿过矩形框6且与矩形框6上部的小矩形槽23间隙配合,竖杆4顶部通过小圆柱体22与机架中的U型导轨3间隙配合,矩形轮槽11中间位置呈空心状且内部设有闭合圈状的轮齿21,矩形轮槽11上的轮齿21与小齿轮13单侧啮合,小齿轮13连接穿过机架竖直固定板的电机18上的输出轴19,电机18放置在机架中的电机架17上,当电机18的输出轴19转动时,小齿轮13带动矩形轮槽11上下左右移动,带动矩形框6左右移动;矩形轮槽11一侧设有穿过矩形框6的水平杆Ⅱ10,水平杆Ⅱ10穿过矩形框6位置处在矩形框6上设有矩形槽20,水平杆Ⅱ10能在矩形槽20处上下移动,水平杆Ⅱ10末端设有桁架8,桁架8底部端面上设有收获爪9。其中收获爪9爪尖部位材料为合成橡胶,其余部位材料为45号钢;电机18上的输出轴19穿过机架竖直固定板处设有轴承;电机18上的输出轴19通过键连接小齿轮13。该三七专用的收获装置工作时,首先将装置推动到三七种植的畦垄的垄沟里,将楔形架16放置于地面,启动电机18开关,电机18开始工作,输出轴19开始转动,输出轴19和小齿轮13通过键连接,因此,小齿轮13也开始转动,小齿轮13和矩形轮槽11里的轮齿21进行啮合,从而带动矩形框6左右运动,矩形轮槽11上下左右的运动,水平杆Ⅱ10和矩形轮槽11固定连接,所以,水平杆Ⅱ10也做上下左右的运动,水平杆Ⅱ10的运动轨迹为先沿着收获区域的上方进给,然后向下运动,使收获爪9进入土壤,然后再开始返程,返程结束后,水平杆Ⅱ10向上抬升运动,完成一次收获作业,开始下一个循环,每完成一个循环运动,需要人工向前推动一次小车,收获完毕关闭电机18开关即可。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七专用的收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行走机构和收获机构;所述机架包括固定板(1)、U型导轨(3)、支撑架(7)、楔形架(16)和电机架(17),所述固定板(1)为主要支撑装置,固定板(1)底部设有楔形架(16),固定板(1)顶面中间位置设有竖直固定板,竖直固定板前端面的上部设有U型导轨(3)和支撑架(7),竖直固定板后端面的下部设有电机架(17)且电机架(17)位于固定板(1)顶面上;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车把(5)、车轮(12)、吊耳(14)和车轴(15),底部设有楔形架(16)的固定板(1)这一侧侧面上设有车把(5),固定板(1)底部设有吊耳(14),吊耳(14)通过车轴(15)与车轮(12)间隙配合;所述收获机构包括水平杆Ⅰ(2)、竖杆(4)、矩形框(6)、桁架(8)、收获爪(9)、水平杆Ⅱ(10)、矩形轮槽(11)、小齿轮(13)、电机(18)、输出轴(19)、矩形槽(20)、轮齿(21)、小圆柱体(22)和小矩形槽(23),所述矩形框(6)通过两侧的水平杆Ⅰ(2)与机架中的支撑架(7)间隙配合,矩形框(6)内部设有与矩形框(6)宽度相同的矩形轮槽(11),矩形轮槽(11)顶部设有竖杆(4),竖杆(4)穿过矩形框(6)且与矩形框(6)上部的小矩形槽(23)间隙配合,竖杆(4)顶部通过小圆柱体(22)与机架中的U型导轨(3)间隙配合,矩形轮槽(11)中间位置呈空心状且内部设有闭合圈状的轮齿(21),矩形轮槽(11)上的轮齿(21)与小齿轮(13)单侧啮合,小齿轮(13)连接穿过机架竖直固定板的电机(18)上的输出轴(19),电机(18)放置在机架中的电机架(17)上,当电机(18)的输出轴(19)转动时,小齿轮(13)带动矩形轮槽(11)上下左右移动,带动矩形框(6)左右移动;矩形轮槽(11)一侧设有穿过矩形框(6)的水平杆Ⅱ(10),水平杆Ⅱ(10)穿过矩形框(6)位置处在矩形框(6)上设有矩形槽(20),水平杆Ⅱ(10)能在矩形槽(20)处上下移动,水平杆Ⅱ(10)末端设有桁架(8),桁架(8)底部端面上设有收获爪(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七专用的收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行走机构和收获机构;所述机架包括固定板(1)、U型导轨(3)、支撑架(7)、楔形架(16)和电机架(17),所述固定板(1)为主要支撑装置,固定板(1)底部设有楔形架(16),固定板(1)顶面中间位置设有竖直固定板,竖直固定板前端面的上部设有U型导轨(3)和支撑架(7),竖直固定板后端面的下部设有电机架(17)且电机架(17)位于固定板(1)顶面上;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车把(5)、车轮(12)、吊耳(14)和车轴(15),底部设有楔形架(16)的固定板(1)这一侧侧面上设有车把(5),固定板(1)底部设有吊耳(14),吊耳(14)通过车轴(15)与车轮(12)间隙配合;所述收获机构包括水平杆Ⅰ(2)、竖杆(4)、矩形框(6)、桁架(8)、收获爪(9)、水平杆Ⅱ(10)、矩形轮槽(11)、小齿轮(13)、电机(18)、输出轴(19)、矩形槽(20)、轮齿(21)、小圆柱体(22)和小矩形槽(23),所述矩形框(6)通过两侧的水平杆Ⅰ(2)与机架中的支撑架(7)间隙配合,矩形框(6)内部设有与矩形框(6)宽度相同的矩形轮槽(11),矩形轮槽(11)顶部设有竖杆(4),竖杆(4)穿过矩形框(6)且与矩形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启良王焕昌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