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物联网和区块链通信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53740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物联网和区块链通信的装置,包括触发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天线;所述触发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均连接于天线,且触发模块连接于无线通信模块;所述触发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LNA、检波器、放大器、积分器、比较器和触发电路;所述LNA连接于天线,所述触发电路连接于无线通信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物联网和区块链通信的装置,通过设置上述模块和电路,实现了对无线通信模块的实时唤醒,实现了对降低功耗的作用,从而降低设备发热,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物联网和区块链通信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通信
,具体涉及用于物联网和区块链通信的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物联网模式是由一个中心化的数据中心来负责收集各连接的设备信息,但是这种方式在生命周期成本和收入方面有着严重的缺陷。当前物联网生态体系依赖的是中心化的代理通信模式,不然就是服务器/用户端模式。所有的设备都是通过云服务器验证连接的,该云服务器具有强大的运行和存储能力。设备间的连接将会仅仅通过互联网实现,即使这只是在几米的范围内发生。虽然这样的模式已经连接通用计算机设备已有几十年了,并且仍然在支持小规模物联网网络,正如我们现在看到的那样,但是这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物联网生态体系的需求。当前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是非常昂贵的,因为中心化云服务器、大型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的基础设施和维护成本是非常高的,在物联网设备的数量增加到数百亿时,会产生大量的通信信息,这会极大的增加成本。而区块链分布式的网络结构提供一种机制,使得设备之间保持共识,无需与中心进行验证,这样即使一个或多个节点被攻破,整体网络体系的数据依然是可靠、安全的。区块链技术可以为物联网提供点对点直接互联的方式来传输数据,而不是通过中央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物联网和区块链通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触发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天线;所述触发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均连接于天线,且触发模块连接于无线通信模块;所述触发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LNA、检波器、放大器、积分器、比较器和触发电路;所述LNA连接于天线,所述触发电路连接于无线通信模块;所述LNA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MOS管M1、MOS管M2、电感L1和电感L2;所述电容C1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和电感L1的一端共节点,且电容C1的另一端接天线,电容C2的另一端接MOS管M2的栅极,电感L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MOS管M1的漏极、电容C3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电感L2的一端共节...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物联网和区块链通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触发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天线;所述触发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均连接于天线,且触发模块连接于无线通信模块;所述触发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LNA、检波器、放大器、积分器、比较器和触发电路;所述LNA连接于天线,所述触发电路连接于无线通信模块;所述LNA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MOS管M1、MOS管M2、电感L1和电感L2;所述电容C1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和电感L1的一端共节点,且电容C1的另一端接天线,电容C2的另一端接MOS管M2的栅极,电感L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MOS管M1的漏极、电容C3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电感L2的一端共节点,且MOS管M1的源极接MOS管M2的漏极,电感L2的另一端接电源VCC,电容C3的另一端接电源VCC,电容C4的另一端接输出节点OUT1;所述MOS管M1的栅极接电源VCC,所述MOS管M2的源极接地;所述输出节点OUT1接检波器;所述MOS管M2的栅极接偏置电压VB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物联网和区块链通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波器包括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MOS管M3、MOS管M4、MOS管M5、MOS管M6和电流表I1;所述电容C5的一端、电流表I1的一端、电阻R1的一端、MOS管M6的漏极和MOS管M3的栅极共节点,且电容C5的另一端接电源VCC,电流表I1的另一端接电源VCC,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源VCC,MOS管M6的源极接地;所述电容C6的一端接输入节点IN1,另一端接MOS管M6的栅极,且MOS管M6的栅极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风莲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友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