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频率跟踪的雾化片驱动电路
本技术涉及雾化片驱动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带频率跟踪的雾化片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雾化片因其工作频率高带宽窄,目前市场上的产品通常对其采用开环控制,控制精度低,同时由于雾化片性能参数的离散性大,最终导致产品性能差异性大。并且雾化片的性能容易受环境温度影响,在不同温度下其谐振频率也会有所不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带频率跟踪的雾化片驱动电路。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频率跟踪的雾化片驱动电路,包括单片机、三极管Q1、MOS管Q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容C1、电容C2、电感L1和变容二极管D1;所述单片机的第一引脚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三引脚与电源的VCC端连接,第四引脚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第五引脚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第六引脚与电源的GND端连接,第七引脚分别与电阻R6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连接,第八引脚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源的GND端连接,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1的另一端、电阻R2的一端、MOS管Q2的栅极连接;所述MO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频率跟踪的雾化片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三极管Q1、MOS管Q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容C1、电容C2、电感L1和变容二极管D1;所述单片机采用EM78P372N芯片,所述单片机的第一引脚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三引脚与电源VCC端连接,第四引脚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第五引脚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第六引脚与电源GND端连接,第七引脚分别与电阻R6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连接,第八引脚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源的GND端连接,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1的另一端、电阻R2的一端、MOS管Q2的栅极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频率跟踪的雾化片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三极管Q1、MOS管Q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容C1、电容C2、电感L1和变容二极管D1;所述单片机采用EM78P372N芯片,所述单片机的第一引脚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三引脚与电源VCC端连接,第四引脚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第五引脚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第六引脚与电源GND端连接,第七引脚分别与电阻R6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连接,第八引脚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源的GND端连接,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1的另一端、电阻R2的一端、MO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年,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晶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