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插座配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05308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轨道插座配电系统,具有一壳体,壳体内至少含一容置部且其内设一导电接点,壳体上开供插座移动的滑槽;插座,具有一含插孔的本体及与本体转动连接的座体,座体嵌入式顺滑槽移动,本体相对座体旋转使本体的公插销接触导电接点,形成通电状态;本装置中,以内设导电接点的轨道作为插座的载体,插座移动式安装在轨道上,根据需求自由顺轨道移动,大大增加了灵活性,且改进插座结构,将插座直插通电结构改为需旋转通电结构,防止儿童接触,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插座配电系统
本技术涉及轨道插座配电系统。
技术介绍
当今社会,几乎所有电器设备都是通过插座获取电源。当前人们使用的主流插座是采用固定式电源插座和电源拖线板;固定式电源插座缺少灵活性,一旦设置,就很难无法移动,而电源拖线板虽可以任意移动,但是缺少安全性和规整性,很容易将人绊倒触电,安全性低,且插座易因外力碰触产生移位,使插销脱离插座,导致断电,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轨道插座配电系统,以解决传统插座灵活性低且安全性不足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轨道插座配电系统,包括,轨道,具有一壳体,壳体内至少含一容置部且其内设一导电接点,壳体上开供插座移动的滑槽;插座,具有一含插孔的本体及与本体转动连接的座体,座体嵌入式顺滑槽移动,本体相对座体旋转使本体的公插销接触导电接点,形成通电状态。本装置中,以内设导电接点的轨道作为插座的载体,插座移动式安装在轨道上,根据需求自由顺轨道移动,大大增加了灵活性,且改进插座结构,将插座直插通电结构改为需旋转通电结构,防止儿童接触,提高安全性。进一步,所述容置部内呈品字形布置有三条槽道,槽道内固定U型铜条导电体,形成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轨道插座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具有一壳体,壳体内至少含一容置部且其内设一导电接点,壳体上开供插座移动的滑槽;插座,具有一含插孔的本体及与本体转动连接的座体,座体嵌入式顺滑槽移动,本体相对座体旋转使本体的公插销接触导电接点,形成通电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轨道插座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具有一壳体,壳体内至少含一容置部且其内设一导电接点,壳体上开供插座移动的滑槽;插座,具有一含插孔的本体及与本体转动连接的座体,座体嵌入式顺滑槽移动,本体相对座体旋转使本体的公插销接触导电接点,形成通电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插座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部内呈品字形布置有三条槽道,槽道内固定U型铜条导电体,形成导电接点,三条槽道从上至下对应地线、火线及零线,其与本体公插销的三个插销头一一对应,其导电体开口朝向滑槽且与滑槽开口朝向相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插座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导电体的一槽壁内凹呈弧形,另槽壁层叠状设置,且U型槽底均布有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插座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道内设卡位部,包括相对设置在槽道内两侧槽壁的第一卡位面体及固定在槽道底部的第二卡位面体,且第一卡位面体端部中朝向槽道开口的一侧为坡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插座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凹槽状,且凹槽一侧槽壁具有支撑容置部的卡位凸起,且卡位凸起端部向下延伸出一斜面,另侧槽壁设有固定容置部的卡位槽,槽底设有支撑面体,且容置部与一侧槽壁之间形成供插座移动的滑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插座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塑件,塑件包覆在壳体上,且塑件与壳体一侧呈间隙固定,两者构成滑槽槽口。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插座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至少包括环状嵌入部及其底部固定的矩形体滑柄,嵌入部顶部边缘均布有倒钩状凸起,滑柄嵌入式顺滑槽移动,且滑柄中部开缺口,缺口一侧开用以容纳插座本体底部公插销三个插销头的容纳槽;插座本体至少包括其底部的环槽,嵌入部顶部的倒钩状凸起嵌入环槽,本体与座体转动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插座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包括限位组件,其限位组件包括位于插座本体底部的安全锁及固定在座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文龙张思强陈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纬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