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控制的计算机热电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5191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控制的计算机热电散热器。包括半导体、导体、吸热端绝缘层、放热端绝缘层、直流电源,所述的半导体、导体、吸热端绝缘层、放热端绝缘层构成帕尔帖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温控开关;所述的温控开关位于CPU附近,温控开关动作温度为30—40℃,高于动作温度闭合,低于动作温度断开;所述的第二电阻和温控开关串联,串联之后再和第一电阻并联;并联之后的电路串联接入直流电源和帕尔帖散热结构之间;所述的吸热端绝缘层、放热端绝缘层采用氧化铍或氮化铝陶瓷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低温时避免结露,高温时又有足够的散热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控制的计算机热电散热器
本技术属于计算机散热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自动控制的计算机热电散热器。
技术介绍
计算机的CPU及其他部件高速运转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这些热量不能及时散掉将会大大影响计算机的性能和寿命。使用风扇进行风冷散热是目前最为常见的散热技术。其缺点是噪音较大,有些情况下散热效率不高。法国物理学家JeanPeltier发现,当电流通过热电偶时,其中一个结点散热而另一个结点吸热。上述发现被称为帕尔帖效应或者热电效应,之后很多人想将之用于散热技术,尤其是用于个人计算机的散热;这种散热装置具有无机械活动部件、散热速度较快、静音、体积小等优点。但是利用帕尔帖效应制成的散热器,当计算机运行温度不高时,其冷端会产生结露现象;冷凝的水会对电路板上的电子器件构成危害,严重时甚至可能会烧毁电子器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计算机帕尔帖散热装置冷端结露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控制的计算机热电散热器。包括半导体、导体、吸热端绝缘层、放热端绝缘层、直流电源,所述的半导体、导体、吸热端绝缘层、放热端绝缘层构成帕尔帖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温控开关;所述的温控开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控制的计算机热电散热器,包括半导体(1)、导体(2)、吸热端绝缘层(4)、放热端绝缘层(3)、直流电源(5),所述的半导体(1)、导体(2)、吸热端绝缘层(4)、放热端绝缘层(3)构成帕尔帖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阻(6)、第二电阻(8)、温控开关(9);所述的温控开关(9)位于CPU(7)附近,温控开关(9)动作温度为30—40℃,高于动作温度时开关闭合,低于动作温度时开关断开;所述的第二电阻(8)和温控开关(9)串联,串联之后再和第一电阻(6)并联;并联之后的电路串联接入直流电源(5)和帕尔帖散热结构之间;所述的吸热端绝缘层(4)、放热端绝缘层(3)采用氧化铍或氮化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控制的计算机热电散热器,包括半导体(1)、导体(2)、吸热端绝缘层(4)、放热端绝缘层(3)、直流电源(5),所述的半导体(1)、导体(2)、吸热端绝缘层(4)、放热端绝缘层(3)构成帕尔帖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阻(6)、第二电阻(8)、温控开关(9);所述的温控开关(9)位于CPU(7)附近,温控开关(9)动作温度为30—40℃,高于动作温度时开关闭合,低于动作温度时开关断开;所述的第二电阻(8)和温控开关(9)串联,串联之后再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月凡郭琛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