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烟道内撑杆的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4924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火力发电厂烟道内撑杆的布置结构,属于钢结构领域。所述火力发电厂烟道内撑杆的布置结构设置在每个由钢架构件围成的烟道截面内,通过在每个烟道截面内沿竖直方向设置三个横向内撑杆,沿水平方向设置一个竖向内撑杆,使得每个烟道截面被三个横向内撑杆和一个竖向内撑杆交叉分为上下四层、每层两个,共八个矩形面,再利用斜向内撑杆设置在至少两层的矩形面内,斜向内撑杆彼此之间互不交叉,使得斜向内撑杆可以分担钢架构件和横向内撑杆所承受的水平载荷,而由于烟道外壁沿着烟气流动方向等间隔设置并固定多个钢架构件,形成有连续多个烟道截面,使得该布置结构提高了烟道整体结构的水平刚度和承载能力,消除生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火力发电厂烟道内撑杆的布置结构
本技术涉及钢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火力发电厂烟道内撑杆的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火力发电厂利用燃煤加热锅炉对水进行加热,使水生成水蒸汽,水蒸汽带动汽轮发电机发电,锅炉燃煤产生的烟气通过烟道输送,经过除尘、脱硫、脱硝处理后,从烟囱排入到大气中。因此,烟道对火力发电厂的运行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现有技术中烟道由四个烟道壁构成,在每一面的烟道外壁上沿着烟气的流动方向等间隔设置并固定有多个钢架构件,相邻外壁面上的钢架构件相连,烟道内撑杆的布置结构设置在每个由钢架构件围成的烟道截面内,布置结构包括在竖直方向设置的三个横向内撑杆和在水平方向设置的一个竖向内撑杆。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国内大机组火力发电厂日趋增多,巨大的烟气量导致烟道的截面面积越来越大,进而横向内撑杆所承受的风载荷、地震载荷等水平载荷相应增大。随着烟道截面面积的增大,现有技术烟道内撑杆的布置结构的水平刚度和水平承载能力弱,易造成烟道水平变形过大,存在生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火力发电厂烟道内撑杆的布置结构,以提高烟道结构的水平刚度和承载能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力发电厂烟道内撑杆的布置结构,设置在每个由钢架构件(1)围成的烟道截面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置结构包括:三个横向内撑杆(2)、一个竖向内撑杆(3)和至少两个斜向内撑杆(4),其中,所述烟道截面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所述三个横向内撑杆(2),沿水平方向设置有所述一个竖向内撑杆(3),所述烟道截面被所述三个横向内撑杆(2)和所述一个竖向内撑杆(3)交叉分为上下四层、每层两个,共八个矩形面;所述斜向内撑杆(4)设置在至少两层的所述矩形面内,且所述斜向内撑杆(4)彼此之间互不交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力发电厂烟道内撑杆的布置结构,设置在每个由钢架构件(1)围成的烟道截面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置结构包括:三个横向内撑杆(2)、一个竖向内撑杆(3)和至少两个斜向内撑杆(4),其中,所述烟道截面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所述三个横向内撑杆(2),沿水平方向设置有所述一个竖向内撑杆(3),所述烟道截面被所述三个横向内撑杆(2)和所述一个竖向内撑杆(3)交叉分为上下四层、每层两个,共八个矩形面;所述斜向内撑杆(4)设置在至少两层的所述矩形面内,且所述斜向内撑杆(4)彼此之间互不交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力发电厂烟道内撑杆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横向内撑杆(2)等间隔的布设在所述烟道截面内,且每个所述横向内撑杆(2)的两端与竖向的所述钢架构件(1)相连;所述竖向内撑杆(3)设置在横向的所述钢架构件(1)的中部,且所述竖向内撑杆(3)的两端与横向的所述钢架构件(1)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力发电厂烟道内撑杆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内撑杆(3)在与每个所述横向内撑杆(2)的交叉处被截断,并在其截断端开设有第一凹槽,每个所述横向内撑杆(2)在所述交叉处的杆壁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每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卡扣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凹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力发电厂烟道内撑杆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玺黄友强谢丽萍张明金靖张文文
申请(专利权)人: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