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抽水的测压管惯性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4704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监测的技术领域,公开了自动抽水的惯性泵结构,包括管体、惯性泵体以及驱动管体上下摆动的驱动结构,惯性泵体置于管体的下端中;驱动结构包括上下摆动的横向杆、纵向杆、转动盘以及马达,横向杆具有与管体上端连接的摆动端,纵向杆的上端连接于横向杆的中部,纵向杆的下端连接于转动盘的偏心位置,马达的转轴连接于转动盘的中心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驱动结构的驱动,可以使得管体上下摆动,实现对安装孔等内的排水,排水操作简便,不需要人工参与劳动,且排水效率也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抽水的测压管惯性泵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监测的
,尤其涉及自动抽水的测压管惯性泵结构。
技术介绍
在水利工程监测中,为了观测大坝扬压力,一般情况下,需要在安装测压管。在安装测压管的过程中,首先,在地面中钻孔,形成安装孔,再将测压管插入在安装孔中,最后,在测压管与安装孔的内壁之中回填中粗砂和水泥砂浆等回填材料,使得测压管固定。目前,安装孔形成以后,需要检验安装孔的渗透性。由于钻孔后安装孔中会形成一定深度的积水,这样,如果不清除掉安装孔的积水,不容易检验安装孔的渗透性是否达到质量要求,另外在孔壁和测压管之间间隙进行回填时,孔内积水会对回填料的质量造成影响,随着回填的进行,水体和水泥浆漫出地面,也会对施工作业面造成污染。现有技术中,如果利用常规的排水设备对安装孔进行排水,由于安装孔的孔径较小,则难以进行排水,且施工成本较高,大大延误施工工期。现时,惯性泵结构是一种较为高效的采取水样的设备,但是,在利用惯性泵结构抽水的过程中,需要人工不断上下抽动管体,使得安装孔内的积水通过管体下端的泵体不断沿着管体往上排出,整个排水过程操作过于繁琐,且人力劳动量大,排水效率也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自动抽水的测压管惯性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惯性泵体以及驱动所述管体上下摆动的驱动结构,所述惯性泵体置于所述管体的下端中;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上下摆动的横向杆、纵向杆、转动盘以及马达,所述横向杆具有与管体上端连接的摆动端,所述纵向杆的上端连接于所述横向杆的中部,所述纵向杆的下端连接于所述转动盘的偏心位置,所述马达的转轴连接于所述转动盘的中心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抽水的测压管惯性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惯性泵体以及驱动所述管体上下摆动的驱动结构,所述惯性泵体置于所述管体的下端中;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上下摆动的横向杆、纵向杆、转动盘以及马达,所述横向杆具有与管体上端连接的摆动端,所述纵向杆的上端连接于所述横向杆的中部,所述纵向杆的下端连接于所述转动盘的偏心位置,所述马达的转轴连接于所述转动盘的中心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抽水的测压管惯性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底座,所述马达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横向杆置于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底座中具有缺口,所述转动盘的下部活动嵌入在所述缺口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抽水的测压管惯性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两个纵向布置的安装杆,两个所述安装杆相间隔布置,所述马达及纵向杆置于两个所述安装杆之间,所述横向杆的末端铰接于一所述安装杆,所述横向杆的摆动端朝向另一所述安装杆延伸,且延伸至另一所述安装杆的外侧,且所述横向杆与另一所述安装杆活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抽水的测压管惯性泵结构,其特征在于,另一所述安装杆中设有通槽条,所述通槽条沿所述安装杆的高度方向延伸布置,且贯穿所述安装杆的两侧,所述通槽条的长度大于所述横向杆的宽度,所述横向杆的摆动端穿过所述通槽条,延伸至所述安装杆的外侧。5.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帅东黄志怀赵洪旗王卫光汝向文查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