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出受污染地下水的高效动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44520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抽出受污染地下水的高效动力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侧壁设有控制箱,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泵体腔,所述泵体腔内设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顶端设有出水管以及底端设有进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有第一闸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连接管内的聚四氟乙烯层,有效的防止了富含各类有机物和腐蚀性物质对连接管的损害,利用第一内丝接管和第二闸阀,将受污染的地下水存留于连接管内进行取样分析,便于对地下水污染情况进行详细检测,避免了潜水泵长期在污染的地下水的环境内工作,延长了使用寿命,可将连接管进行拆除,使地下的抽水管直接与第一内丝接管进行固定安装,进行地下水抽取,本实用结构简单,操作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抽出受污染地下水的高效动力装置
本技术涉及地下水抽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抽出受污染地下水的高效动力装置。
技术介绍
地下水污染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地下水质恶化的现象。地下水污染的原因主要有:工业废水向地下直接排放,受污染的地表水侵入到地下含水层中,人畜粪便或因过量使用农药而受污染的水渗入地下等。污染的结果是使地下水中的有害成分如酚、铬、汞、砷、放射性物质、细菌、有机物等的含量增高。污染的地下水对人体健康和工农业生产都有危害。对污染的地下水进行抽取时由于水中含有的污染物质容易对抽取装置的管道和泵体造成侵蚀和损坏,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抽出受污染地下水的高效动力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出受污染地下水的高效动力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抽出受污染地下水的高效动力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侧壁设有控制箱,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泵体腔,所述泵体腔内设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顶端设有出水管以及底端设有进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有第一闸阀,所述进水管上设有第二闸阀,所述进水管底端设有第一内丝接管,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抽出受污染地下水的高效动力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侧壁设有控制箱(2),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泵体腔(3),所述泵体腔(3)内设有潜水泵(4),所述潜水泵(4)顶端设有出水管(5)以及底端设有进水管(6),所述出水管(5)上设有第一闸阀(7),所述进水管(6)上设有第二闸阀(8),所述进水管(6)底端设有第一内丝接管(9),所述内丝接管底端设有连接管(10),所述连接管(10)包括不锈钢外胆层(11),所述不锈钢外胆层(11)内侧设有聚四氟乙烯层(12),所述连接管(10)上设有第三闸阀(13),所述连接管(10)底端设有第二内丝接管(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出受污染地下水的高效动力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侧壁设有控制箱(2),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泵体腔(3),所述泵体腔(3)内设有潜水泵(4),所述潜水泵(4)顶端设有出水管(5)以及底端设有进水管(6),所述出水管(5)上设有第一闸阀(7),所述进水管(6)上设有第二闸阀(8),所述进水管(6)底端设有第一内丝接管(9),所述内丝接管底端设有连接管(10),所述连接管(10)包括不锈钢外胆层(11),所述不锈钢外胆层(11)内侧设有聚四氟乙烯层(12),所述连接管(10)上设有第三闸阀(13),所述连接管(10)底端设有第二内丝接管(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出受污染地下水的高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部设有支撑垫脚,所述出水管(5)贯穿壳体(1)和泵体腔(3)延伸至壳体(1)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出受污染地下水的高效动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庭成胡光云朱振锋孟娟瞿沪然蔡其红侯成雷孙荣坤程绩王鸿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东地质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