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建成专利>正文

集装箱袋油阀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4243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集装箱袋油阀检测设备,其结构包括主机、工作台面、控制面板、立臂、顶部连接板、升降检测器、定位装置。本实用设有的定位装置通过切换旋钮进行开关控制,当需要放置油阀时,先将切换旋钮向左转动,而后控制分向机构打开真空负压,并经过分布结构将负压分散至顶出结构的分布口内,进而对顶出结构进行退回,此时将油阀放置进去,然后向右转动切换旋钮,此时分向机构更换成真空正压,并通过气体推进分布口内部,最终将顶出结构推出并进行固定,且复位机构有助于顶出机构复位固定,整体使用起来简单便捷,人工操作方面只需要通过切换旋钮进行单独控制就能够固定油阀,大大节省了操作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

Container Bag Oil Valve Testing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tainer bag oil valve detec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main engine, a working table, a control panel, a vertical arm, a top connecting plate, a lift detector and a positioning device. The positioning device is controlled by switching knob. When the oil valve needs to be placed, the switching knob first rotates to the left, then the vacuum negative pressure is opened by the control diversion mechanism, and the negative pressure is dispersed into the distribution port of the ejection structure through the distribution structure, then the ejection structure is returned. At this time, the oil valve is placed in, and then the switching knob is rotated to the right. Directional mechanism is replaced by vacuum positive pressure, and the ejection structure is eventually pushed out and fixed through the gas pushing distributor, and the reset mechanism helps to reset and fix the ejection mechanism, which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to use as a whole. In manual operation, the oil valve can be fixed only by switching knobs to control separately, which greatly saves operation time and improves work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装箱袋油阀检测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阀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集装箱袋油阀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集装箱袋是一种新型的能够储存和运输各种非危险体货物的软体包装容器。在非危险体运输上可以代替昂贵的罐箱、铁桶等传统包装。其只需支付单程运费,没有空箱返运费和清洗费用,并能有效避免货物交叉污染大量减省装卸、包装及物料管理等费用符合环保及食品包装要求,产品原材料对环境无污染,适合于海运、铁路、陆运等运输方式。由于与传统的运输包装方式相比具有显著的经济优势,因此在各类化工、石油、食品、饲料、农产品等领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集装箱袋主要包括两种,一种袋为一层,材料是由聚乙烯材料经过三层共挤吹膜之后,再经过热合、安装油阀等工序制造而成;另一种袋包括内外两层或多层,内层材料由一层或多层聚乙烯三层共挤吹膜而成,外层材料由一层聚丙烯编织布经热切、缝纫、安装油阀等工序制造而成。由于油阀在集装箱中起着重要的密封作用,在出厂时需要进行多项检测。现技术在进行油阀密封性检测时,采用人工手动固定,或者利用夹具定位,然后接通气管进行检测,在固定过程占用的时候远远超过检测的时候,工作效率得不到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集装箱袋油阀检测设备,其结构包括主机、工作台面、控制面板、立臂、顶部连接板、升降检测器、定位装置,所述工作台面为矩形结构,并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主机顶部,且中部设有定位装置,所述立臂设有两个,且顶部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工作台面表面两端,所述顶部连接板为矩形结构,且通过套合方式安装于立臂顶部,所述立臂之间设有升降检测器,并通过嵌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控制面板通过嵌入方式与右端设有的立臂表面下端相连接,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分向机构、切换机构、主体、分布结构、顶出结构、复位机构,所述分布结构设于主体外圈内部,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分向机构上端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主体下端,且中部设有切换机构,所述顶出结构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等距分布于主体内部,并通过复位机构相连接,所述顶出结构内侧分别与顶出结构后端相扣合,所述分向机构与分布结构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分向机构包括连接支座、装配支座、负压管、负压接头、正压接头、正压管,所述装配支座为矩形结构,且前端通过连接支座与主体后端相扣合,所述负压管与正压管上端相连接,且分别位于装配支座左右两端,所述正压接头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装配支座底部左端,并与正压管底部相连接,所述负压接头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装配支座底部右端,且与负压管底部相扣合,所述正压管与负压管顶部与分布结构后端相连接,且中部分别与切换机构相扣合。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切换机构包括限位档杆、复位推板、密封板、复位弹簧、切换旋钮、传动凸轮、限位挡块,所述传动凸轮与切换旋钮中部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装配支座中部,所述复位推板两端分别通过复位弹簧与正压管、负压管表面相连接,所述正压管、负压管中部分别设有密封板,且密封板首端与复位推板中部相扣合,所述传动凸轮两端表面分别与复位推板相连接,且上下两端设有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末端与限位档杆上端相连接,所述限位档杆设于装配支座内部下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主体包括主体内腔、托盘、主体外壳、油阀,所述主体内腔设于主体外壳内部,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主体外壳为圆形结构,所述托盘为圆形结构,且通过焊接方式安装于主体外壳中部,所述主体外壳外圈分别与分布结构、顶出结构、复位机构相连接,所述油阀设于托盘中部,且与顶出结构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分布结构包括内部接头、分布管、分布口,所述分布管设于主体外壳外圈内部,且下端通过内部接头分别与负压管、正压管上端相连接,所述分布口设有五个,且均匀等距设于分布管内部,并与顶出结构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顶出结构包括活塞板、传动推杆、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两端与复位机构相连接,所述活塞板首端设于分布口内部,且通过活塞板相连接,所述定位块后端通过扣合方式与传动推杆末端相连接,且表面分别与油阀表面相贴合。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复位推杆、复位导槽、第二弹簧、移动导轨,所述移动导轨设有两个以上,且首端均匀等距分布于主体外壳内侧表面,所述复位导槽设于移动导轨内部,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复位推杆与定位块两端相扣合,且安装于复位导槽内部,并通过第二弹簧相连接,所述移动导轨分别与分布口相互平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集装箱袋油阀检测设备,在对油阀进行密封性检测时,通过定位装置固定油阀,而后通过控制面板控制主机带动升降检测器下降,然后开始检测工作,设有的定位装置内部通过五个定位块作为油阀的固定件,使用时,转动切换旋钮与传动凸轮,先将传动凸轮向左面转动,凸面推动复位推板下压密封板、复位弹簧,而后密封板扣入正压管内部,从而进行密封,此时负压管一端的复位推板与密封板通过复位弹簧的带动移动,进而释放负压,而后真空负压通过分布管连接五个分布口内部,通过负压吸附原理将活塞板吸附移动,活塞板通过传动推杆带动定位块向主体外壳外圈一侧移动,此时将油阀放入托盘中心处,而后通过切换旋钮带动传动凸轮向右移动,真空负压关闭,正压管内的正压输入,而后通过真空气压推动活塞板移动,使定位块对油阀进行固定,且复位导槽内的第二弹簧通过弹性支撑复位推杆将定位块顶起,提高了牢固性。基于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设有的定位装置通过切换旋钮进行开关控制,当需要放置油阀时,先将切换旋钮向左转动,而后控制分向机构打开真空负压,并经过分布结构将负压分散至顶出结构的分布口内,进而对顶出结构进行退回,此时将油阀放置进去,然后向右转动切换旋钮,此时分向机构更换成真空正压,并通过气体推进分布口内部,最终将顶出结构推出并进行固定,且复位机构有助于顶出机构复位固定,整体使用起来简单便捷,人工操作方面只需要通过切换旋钮进行单独控制就能够固定油阀,大大节省了操作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集装箱袋油阀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定位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定位装置第二形态示意图。图4为图3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3中B的放大示意图。图中:主机-1、工作台面-2、控制面板-3、立臂-4、顶部连接板-5、升降检测器-6、定位装置-7、分向机构-701、切换机构-702、主体-703、分布结构-704、顶出结构-705、复位机构-706、连接支座-7011、装配支座-7012、负压管-7013、负压接头-7014、正压接头-7015、正压管-7016、限位档杆-7021、复位推板-7022、密封板-7023、复位弹簧-7024、切换旋钮-7025、传动凸轮-7026、限位挡块-7027、主体内腔-7031、托盘-7032、主体外壳-7033、油阀-7034、内部接头-7041、分布管-7042、分布口-7043、活塞板-7051、传动推杆-7052、定位块-7053、复位推杆-7061、复位导槽-7062、第二弹簧-7063、移动导轨-706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集装箱袋油阀检测设备,其结构包括主机(1)、工作台面(2)、控制面板(3)、立臂(4)、顶部连接板(5)、升降检测器(6)、定位装置(7),所述工作台面(2)为矩形结构,并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主机(1)顶部,且中部设有定位装置(7),其特征在于:所述立臂(4)设有两个,且顶部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工作台面(2)表面两端,所述顶部连接板(5)为矩形结构,且通过套合方式安装于立臂(4)顶部,所述立臂(4)之间设有升降检测器(6),并通过嵌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控制面板(3)通过嵌入方式与右端设有的立臂(4)表面下端相连接;所述定位装置(7)包括分向机构(701)、切换机构(702)、主体(703)、分布结构(704)、顶出结构(705)、复位机构(706),所述分布结构(704)设于主体(703)外圈内部,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分向机构(701)上端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主体(703)下端,且中部设有切换机构(702),所述顶出结构(705)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等距分布于主体(703)内部,并通过复位机构(706)相连接,所述顶出结构(705)内侧分别与顶出结构(705)后端相扣合,所述分向机构(701)与分布结构(704)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集装箱袋油阀检测设备,其结构包括主机(1)、工作台面(2)、控制面板(3)、立臂(4)、顶部连接板(5)、升降检测器(6)、定位装置(7),所述工作台面(2)为矩形结构,并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主机(1)顶部,且中部设有定位装置(7),其特征在于:所述立臂(4)设有两个,且顶部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工作台面(2)表面两端,所述顶部连接板(5)为矩形结构,且通过套合方式安装于立臂(4)顶部,所述立臂(4)之间设有升降检测器(6),并通过嵌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控制面板(3)通过嵌入方式与右端设有的立臂(4)表面下端相连接;所述定位装置(7)包括分向机构(701)、切换机构(702)、主体(703)、分布结构(704)、顶出结构(705)、复位机构(706),所述分布结构(704)设于主体(703)外圈内部,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分向机构(701)上端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主体(703)下端,且中部设有切换机构(702),所述顶出结构(705)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等距分布于主体(703)内部,并通过复位机构(706)相连接,所述顶出结构(705)内侧分别与顶出结构(705)后端相扣合,所述分向机构(701)与分布结构(704)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袋油阀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向机构(701)包括连接支座(7011)、装配支座(7012)、负压管(7013)、负压接头(7014)、正压接头(7015)、正压管(7016),所述装配支座(7012)为矩形结构,且前端通过连接支座(7011)与主体(703)后端相扣合,所述负压管(7013)与正压管(7016)上端相连接,且分别位于装配支座(7012)左右两端,所述正压接头(7015)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装配支座(7012)底部左端,并与正压管(7016)底部相连接,所述负压接头(7014)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装配支座(7012)底部右端,且与负压管(7013)底部相扣合,所述正压管(7016)与负压管(7013)顶部与分布结构(704)后端相连接,且中部分别与切换机构(702)相扣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装箱袋油阀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机构(702)包括限位档杆(7021)、复位推板(7022)、密封板(7023)、复位弹簧(7024)、切换旋钮(7025)、传动凸轮(7026)、限位挡块(7027),所述传动凸轮(7026)与切换旋钮(7025)中部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装配支座(7012)中部,所述复位推板(7022)两端分别通过复位弹簧(7024)与正压管(7016)、负压管(7013)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建成
申请(专利权)人:曾建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