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君专利>正文

一种双层卧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3427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适合应用在铁路客车车厢、客轮等交通工具以及旅馆建筑中的双层卧房,包括上下两层相互结合的子卧室,上、下层子卧室内的地板5-02、5-01别高于和低于走廊地板13,并借助踏阶15与走廊地板13之间方便地连通。每个子卧室的内室门8与房门7之间形成通道式的带马桶32和洗手盆33的卫生间。室内床铺的可翻折床板18与下方的座台20构成可调角的带扶手靠背椅。左右相邻的子卧室之间还可以随时借助侧壁门9相互连通成双人间。在标准25型铁路客车中可以安排36个带靠椅、床铺、卫生间、视听上网设备且可以和邻房相通的单人包房,在小空间内为乘客提供了功能完善的舒适的私密空间。(*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双层构造的房间,尤其涉及铁路客车、客轮等载客交通工具和固定建筑物内的具有相互结合的上、下层子卧室的双层卧房
技术介绍
在铁路客车、客轮或者某些经济型旅馆中,有各种形式的卧房。从经营者角度上说,卧房的构造形式应该能够在有限的建筑空间中尽可能地提供较多的铺位。不过,已经采纳的各种增加铺位密度的手段,却显著地损害了每个铺位的舒适性。因此,现有的铁路客车、客轮中,为了满足小部分有较高支付能力的旅客的高舒适性需求,采取的措施一般都是提供少量高价的软卧车厢或高等级包舱、客房。在中国现有的铁路卧铺车厢中,舒适性较高的车厢是软卧车厢和高级软卧车厢。其中常见的是RW25型软卧客车。它采用9个带门的4人包间,共36个铺位。每个包间有两个上铺和两个下铺。而在极个别的特快车次的编组中配置的高级软卧车厢中,一般设有单人包间2个、带卫生间的双人包间5个、4人包间1个;另还设有一个公共淋浴间。在每个包间内设有可点播节目的平面电视;在单人包间内设有淋浴卫生间。这种舒适性很高的高包车厢的定员只有16人,与66人的硬卧车厢相比,空间利用率损失很大,因而票价不菲。在一般的软卧和硬卧车厢内,卧铺的安排方式都是靠车厢的一个侧墙安排9至11个敞开式、半封闭式或全封闭式的卧铺间,每个卧铺间内有两列靠间壁分隔的双层或者三层卧铺。中、上层卧铺的旅客以梯蹬上下。这种通常的铺位安排方式的缺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上层铺位距离地板的高度过高,旅客上下铺的难度大,动作复杂,不方便。2、铺位空间是开放式的,不能为每个旅客单独提供独立和封闭的卧室空间,缺乏隐私和安全保障。即使是在带门的可以封闭的软卧包间内,由于是多人合住,若同行者相互并不相识,或者男女混合,也仍然存在隐私性、安全性不足的问题。即便是双人高级包间内,由于两位旅客也不一定是相识的,性别也不一定相同,因此问题仍然存在。3、上层铺位没有为旅客提供类似普通卧室床边的可供站立的地面空间,因而,上铺的旅客要想站起来,只能先顺梯子从高高的床铺上爬下来,站到下层铺位前的共用地板上,很不方便。4、上层铺位的构造不能为旅客提供舒适的坐姿环境。若希望像坐在座椅上那样坐一会儿,只能先顺梯蹬爬下来后,在下层铺位上暂时借座,或者到走廊通道边的简易折叠凳上暂时坐一坐。不仅自己麻烦,也影响其他人休息或者走路。5、各层铺位(尤其是中、上层铺位)的布置方式使旅客在躺卧姿势下很难观察窗外景观。6、这种铺位布局难以实现为每个铺位提供单人使用的独立的桌台。7、这种铺位的空间布局无法使每个旅客获得独立的舒适的视听设施或者联网电脑所需要的合适的空间环境,这将成为迅速发展和普及中的多媒体和无线互联网技术在列车、客轮中的应用的难以克服的阻碍。8、这种铺位的布局无法为每个旅客分别提供专用的卫生间设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目的首先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具有坐卧和站立空间、封闭且相互独立、具有较高的空间利用率、出入方便、有上下两个封闭独立的单人卧室的双层卧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基本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层卧房,其构成包括相互结合的上层子卧室和下层子卧室,上、下层子卧室处于前壁1、外壁2和左、右两面侧壁围成的空间之内;两面侧壁中的一面侧壁与上层子卧室的地板5-02和下层子卧室的固定床板6-01后沿相接,另一面侧壁与下层子卧室的地板5-01和上层子卧室的固定床板6-02后沿相接;上、下层子卧室的房门7-02、7-01开设在前壁1,房门7-02、7-01外有共用的走廊;上层子卧室内的固定床板6-02前沿与地板5-02的边缘之间的区域由上层子卧室内的床下间壁10-02封闭;上层子卧室内的固定床板6-02和地板5-02构成下层子卧室的跃层式顶棚;其独特之处在于:a)所述的走廊的地板13低于上层子卧室地板5-02、高于下层子卧室地板5-01,并且:上层子卧室与走廊地板13之间经由房门7-02和至少两级踏阶15-02连通;下层子卧室与走廊地板13之间经由房门7-01和至少两级踏阶15-01连通;b)上层子卧室的固定床板6-02尾沿上方被一间壁即床尾间壁11封闭;该床尾间壁11与下层子卧室的房门7-01之间的空间间距不小于0.25米。在本文中,特征名称后的数字为附图标记。本文中所称的“床板”,是指用来承载床垫并支撑人体躺卧的板状物,而“固定床板”是指固定在基体上的床板。本文中所称的“间壁”,是指用来分隔空间的板状墙壁。本文所称的“前壁”是指所述的双层卧室的靠走廊的墙壁,与前壁相对的另一侧的墙壁是“外壁”,前壁、外壁之间的左右两个墙壁是“侧壁”。在现有的RW25型软卧车厢中,如果应用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上述技术特征,就可以在不扩展车厢容积和车厢厢体尺寸的前提下,提供至少32个封闭独立的单人子卧室,每个子卧室内都有坐、卧、站立和走动空间。由于走廊地板置于上、下层子卧室的地板之间,使每个子卧室的房门与走廊之间都有落差相近的几级踏阶连通,因而,旅客无需借助扶手就可以像走在普通台阶上那样轻松地进出卧室。当然,在车厢的两端,为了与普通车厢的两端通过台衔接,在这种车厢的走廊地板的两端接近端门处可能需要设置几级台阶。本专利技术虽然非常适合应用在铁路卧铺车厢中,但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应用范围完全不限于铁路车厢。在轮船、长厢型的公路客车中,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特点,以不同的尺寸变化来应用本专利技术。而且,除了在交通工具中之外,当然也可以在某些固定建筑物中应用本专利技术,以获得高空间利用率的舒适的卧房。比如,在旅馆、宿舍中应用。也可以按着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制成标准化、模块化、可搬移、可对接、可拆装的双层卧室单元,以便于快速组装出具有很多单人包房,且空间利用率很高的楼宇式大型宿舍、旅馆。在具体应用中,为了既能够降低双层卧房的总高度,又能够为上、下层子卧室提供可以直身站立的地板上方空间,会产生上方子卧室的床板与地板之间的高度太高,不容易坐上去的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个附加的技术特征是:上层子卧室的固定床板6-02前沿下方、地板5-02上方有一层搁脚台16-02。这样,站在地面的人就可以借助搁脚台上床。坐在床上的人也可以将脚搁在搁脚台上。搁脚台虽然可以避免坐在床上的人双腿悬空,但由于床铺的宽度过大,不能让侧壁直接充当靠背,所以,这样的坐姿仍然不够舒适。若像目前高级软卧包厢中那样,在床后的侧壁-->上安装靠背垫,虽然会改善坐姿的舒适性,但仍然比不上带扶手的靠背座椅。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以下附加技术特征:a)子卧室内的床板包括一段位于床头处的可沿铰轴向床铺后沿方向翻折起来的可翻折床板18和另一段固定床板6,b)放平状态的可翻折床板18下方有座台20;该座台20与可翻折床板18构成一个带靠背的座椅,翻折起来的可翻折床板18构成该座椅的靠背;c)可翻折床板18的铰轴轴心线与床后沿间距超过0.2米;d)所述座台20的底面属于下层子卧室的顶棚构造。上述可翻折床板翻开后,可以直接靠在侧壁上定位,也可以通过在铰接轴处安装调角器的方式来控制翻转角度。本文中所述的“床头”,是指子卧室内的床铺的靠近外壁处的一侧端部。相对的另一侧称为“床尾”。床铺的靠侧壁的一侧边沿为“床铺后沿”,相对的另一侧边沿为“床铺前沿”。本文所称的“座台”是指适合人坐的台、板状物体。上述附加技术特征使子卧室内的床铺具有了可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层卧房,其构成包括相互结合的上层子卧室和下层子卧室,上、下层子卧室处于前壁(1)、外壁(2)和左、右两面侧壁围成的空间之内;两面侧壁中的一面侧壁与上层子卧室的地板(5-02)和下层子卧室的固定床板(6-01)后沿相接,另一面侧壁与下层子卧室的地板(5-01)和上层子卧室的固定床板(6-02)后沿相接;上、下层子卧室的房门(7-02)(7-01)开设在前壁(1),房门(7-02)(7-01)外有共用的走廊;上层子卧室内的固定床板(6-02)前沿与地板(5-02)的边缘之间的区域由上层子卧室内的床下间壁(10-02)封闭;上层子卧室内的固定床板(6-02)和地板(5-02)构成下层子卧室的跃层式顶棚;其独特之处在于:a)所述的走廊的地板(13)低于上层子卧室地板(5-02)、高于下层子卧室地板(5-01),并且:上层子卧室与走廊地板(13)之间经由房门(7-02)和至少两级踏阶(15-02)连通;下层子卧室与走廊地板(13)之间经由房门(7-01)和至少两级踏阶(15-01)连通;b)上层子卧室的固定床板(6-02)尾沿上方被一间壁即床尾间壁(11)封闭;该床尾间壁(11)与下层子卧室的房门(7-01)之间的空间间距不小于0.25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卧房,其构成包括相互结合的上层子卧室和下层子卧室,上、下层子卧室处于前壁(1)、外壁(2)和左、右两面侧壁围成的空间之内;两面侧壁中的一面侧壁与上层子卧室的地板(5-02)和下层子卧室的固定床板(6-01)后沿相接,另一面侧壁与下层子卧室的地板(5-01)和上层子卧室的固定床板(6-02)后沿相接;上、下层子卧室的房门(7-02)(7-01)开设在前壁(1),房门(7-02)(7-01)外有共用的走廊;上层子卧室内的固定床板(6-02)前沿与地板(5-02)的边缘之间的区域由上层子卧室内的床下间壁(10-02)封闭;上层子卧室内的固定床板(6-02)和地板(5-02)构成下层子卧室的跃层式顶棚;其独特之处在于:a)所述的走廊的地板(13)低于上层子卧室地板(5-02)、高于下层子卧室地板(5-01),并且:上层子卧室与走廊地板(13)之间经由房门(7-02)和至少两级踏阶(15-02)连通;下层子卧室与走廊地板(13)之间经由房门(7-01)和至少两级踏阶(15-01)连通;b)上层子卧室的固定床板(6-02)尾沿上方被一间壁即床尾间壁(11)封闭;该床尾间壁(11)与下层子卧室的房门(7-01)之间的空间间距不小于0.25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卧房,其特征是:上层子卧室的固定床板(6-02)前沿下方、地板(5-02)上方有一层搁脚台(16-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卧房,其特征是:a)子卧室内的床板包括一段位于床头处的可沿铰轴向床铺后沿方向翻折起来的可翻折床板(18)和另一段固定床板(6),b)放平状态的可翻折床板(18)下方有座台(20);该座台(20)与可翻折床板(18)构成一个带靠背的座椅,翻折起来的可翻折床板(18)构成该座椅的靠背;c)可翻折床板(18)的铰轴轴心线与床后沿间距超过0.2米;d)所述座台(20)的底面属于下层子卧室的顶棚构造。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一种双层卧房,其特征是:a)上层子卧室内的地板(5-02)旁的侧壁(3-02)至固定床板(6-02)前沿之间有一个内室门(8-02),内室门(8-02)至前壁(1)之间的固定床板(6-02)前沿处被一间壁即内室间壁(12-02)封闭;在内室门(8-02)与前壁(1)之间靠内室间壁(10-02)一侧设置了一个马桶(32-02)和一个洗手盆(33-02);b)下层子卧室内的地板(5-01)旁的侧壁(3-01)至固定床板(6-01)前沿之间也有一个内室门(8-01),在内室门(8-01)与前壁(1)之间的固定床板(6-01)前沿处被一间壁即内室间壁(12-01)封闭;在内室门(8-01)与前壁(1)之间靠内室间壁(10-01)一侧设置了一个马桶(32-01)和一个洗手盆(33-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君
申请(专利权)人:于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