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管恕民专利>正文

积木式组合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2863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积木式组合屋结构,其是由数个房间单元集合组成,其中每一房间单元是以一矩形体的钢构框体为骨干,在该钢构框体的顶面及底面角落处对应设有嵌孔,且于四个壁面外侧设有对应的勾特部而可相勾扣,另于其内外表面装设有内外墙面及天花板、地板,以及在墙面或天花板与地板的夹层间预设有水、电等生活必要的管路,并在该水、电管路的端部设有续接头而可延伸连接,且于其墙面上开设有门或窗户。据上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预制的方式完成数个相同或不同的房间单元,然后所述房间单元快速组成一个较大的房屋,以适于作临时建筑物或急难救助使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积木式组合屋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屋结构,尤其是指一种兼具可预先制作、便于运输、快速组合用来承装需长途运送的积木式组合屋结构。
技术介绍
公知临时建筑物或急难救助用的组合屋,如大地震或海啸过后对灾民救助的组合屋,有的是利用货柜箱加装门窗后直接使用,其虽具有快速使用的优点,但由于其空间有限,也无适当的装潢与卫浴等设施,以致过于简陋而较不适合长年居住;另有一种组合屋是将各零部件(如墙面、梁柱、水电及卫浴...)完全拆开,然后到现场一一安装组合,其虽可为一种较完整的房屋结构,即具有必要的装潢与设备,但其在组装的过程较为费工费时,而有再研究改进的空间。本设计人有鉴于公知临时建筑物或急难救助用的组合屋结构,其在使用或安装工程上均有其缺陷,爰精心研究,并积个人从事室内设计多年的经验,终创作出一种崭新的积木式组合屋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积木式组合屋结构,其将该组合屋区分为数个相同大小的房间单元,以在工厂预制的方式完成各房间单元的结构,其次再运输到现场吊放集合成一具有数个起居空间的中大坪数的房屋,甚至可堆叠成多层的建筑物,以达到省工、省时及符合实用性的组合屋结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积木式组合屋结构,其由数个房间单元集合组成,其中每一房间单元是以一矩形体的钢构框体为骨干,在该钢构框体的顶面及底面角落处对应设有嵌孔,且于四个壁面外侧设有对应的可相勾扣-->的勾持部,另于其内外表面装设有内外墙面及天花板、地板,以及所述墙面或天花板与地板的夹层间装设有水、电等生活必要的管路,并在该水、电管路的端部设有可延伸连接的续接头,且其墙面上开设有门或窗户。如上所述的积木式组合屋结构,其可用四个房间单元以回字形交错排列,并利用在钢构框体侧边相对应的勾持部相勾扣连结。如上所述的积木式组合屋结构,其中的房间单元可作多层的堆叠组合,在作堆叠时是利用每一房间单元在其顶面或底面四个角落处的嵌孔,并与其上层或下层的房间单元上相对应的嵌孔以插梢穿插组合连结。本技术的特点和优点是:本技术主要是由数个房间单元堆叠集合组成,该房间单元以一矩形体的钢构框体为骨干,在该钢构框体的顶面及底面角落处对应设有嵌孔,且于四个壁面外侧设有对应的勾持部而可相勾扣,再依各房间的需求预先装潢后,则可以预制的方式完成数个相同或不同的房间单元,然后再将所述房间单元运送到现场吊放组合,即可快速组成一个具有全功能的较大坪数的房屋,以适于作为临时建筑物或急难救助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所述房间单元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中所述房间单元的立体组合图。图3为本技术的组合屋的一立体实施例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房间单元在同一平面层连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组合屋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的房间单元在上下堆叠连结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0、房间单元      20、屋顶        30、插梢40、地坪          50、走道        60、楼梯11、钢构框体      12、墙面        13、天花板-->14、地板         15、管路        16、门17、窗户         51、栏杆        111、嵌孔112、勾持部      151、152、续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案所述积木式组合屋结构的结构特征与功效能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兹举一些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积木式组合屋结构至少是由数个房间单元10集合组成,其中:该每一房间单元10是以一矩形体的钢构框体11为骨干,在该钢构框体11的顶面及底面角落处对应设有嵌孔111,且于四个壁面外侧设有对应的勾持部112而可相勾扣,另于其内外表面装设有内外墙面12及天花板13、地板14,以及在各墙面12或天花板13与地板14的夹层间预设有水、电等生活必要的管路15,并在该水、电(含:排水与电讯、资讯)管路15的端部可设有续接头151与152而可延伸连接,且可于其墙面12上开设有门16或窗户17。据上述,本技术可以预制的方式完成数个相同或不同功能的房间单元10,而可快速、大量的制作及便于运输与组装,其次再将该等房间单元10运送到现场吊放组合,以及将预留的水、电管路15对应的续接头151与152相对接,即可快速组成一个具有全功能的较大坪数(面积)的房屋,以适于作为临时建筑物或急难救助使用。如图3的实施例所示,本技术在该实施例的组合型态是将四个房间单元10以回字形交错排列,并利用在钢构框体侧边相对应的勾持部112相勾扣连结(如图4),据而可在其上加盖屋顶结构20,并利用中间的空间为客厅而组成一个具有四房一厅的大房屋,该四个房间可依功能装潼成卧室、套房与厨房等,且各房间单元间相互勾合连结,致其可具有极佳的稳固性与耐震力,以成为一种符合大家庭使用的组合式房屋。如上述,本实施例亦可对其中作为户-->外大门16及屋顶20(如图中的虚线所示)作功能性或美化性的构筑与修饰,使整个房子成一别墅的结构,而更能增进其经济价值及实用性。再如图5的实施例所示,该实施例是由图3的实施例演进而来,图5的实施例将本技术作多层的堆叠组合,在作堆叠时是利用每一房间单元10在其顶面或底面四个角落处的嵌孔,并与其上层或下层的房间单元10上相对应的嵌孔111以插梢30穿插入其中组合连结(如图6);实施时,也可利用其中的底层的房间单元10(或钢构框体)埋入地下以作为地基或为空心的沉箱,以能更进一步的增加该组合屋的稳固性,或可利用空心的沉箱特性使该组合屋可随水面的上涨而上升,以避免发生淹水的损失;至于其它在第二层以上(含第二层)的房间单元10均可作为各式用途的房间使用,在第二层与底层的中央位置可铺设有地坪40,而在第二与第三层的中央部位在其四周设有走道50与栏杆51而成挑空的大厅,并设置楼梯60贯通第二与第三层的房间,以能达到更佳的使用功效与土地的利用价值。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揭露的一种积木式组合屋结构确实可达到便于运输、快速组装及最大的土地利用价值的功效。虽然本技术已以具体实施例揭示,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技术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专利涵盖的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积木式组合屋结构,其由数个房间单元集合组成,其特征在于:该每一房间单元是以一矩形体的钢构框体为骨干,在该钢构框体的顶面及底面角落处对应设有嵌孔,且于四个壁面外侧设有对应的可相勾扣的勾持部,另于其内外表面装设有内外墙面及天花板、地板,以及所述墙面或天花板与地板的夹层间装设有水、电等生活必要的管路,该水、电管路的端部设有可延伸连接的续接头,且其墙面上开设有门或窗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积木式组合屋结构,其由数个房间单元集合组成,其特征在于:该每一房间单元是以一矩形体的钢构框体为骨干,在该钢构框体的顶面及底面角落处对应设有嵌孔,且于四个壁面外侧设有对应的可相勾扣的勾持部,另于其内外表面装设有内外墙面及天花板、地板,以及所述墙面或天花板与地板的夹层间装设有水、电等生活必要的管路,该水、电管路的端部设有可延伸连接的续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恕民
申请(专利权)人:管恕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