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刺枸骨的培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27335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8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刺枸骨的培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扦插培育;2)第一次移栽;3)第二次移栽;4)修剪上罩;5)下层树冠的持续培育修剪成型;6)造型完成出圃。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多次移植和多次选株相结合,在移植过程中能疏理根系,调整更利于后期生长的株距,多次选优培优,使每株培植体更为健壮,为植株最后的造型出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培植过程中,采用特制的成型罩辅助成型,使得培植上层树冠的同时对下层树冠的修剪和控制生长更为简单,并且只需通过一般的盆景修剪技术即可成品双球树冠造型的精美盆景,培育成本低、修剪技能要求低,适合大范围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刺枸骨的培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的培育方法,特别指一种无刺枸骨的培植方法。
技术介绍
无刺枸骨是冬青属枸骨的自然变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种枝繁叶茂,叶形奇特,浓绿有光泽。树冠圆整,4-5月开黄绿色小花,核果球形,初为绿色入秋成熟转红,满枝累累硕果,鲜艳夺目,经冬不凋直至来年春季,经修枝整形可制作成大树形,球形及树状盆景,是良好的观果观叶观形的观赏树种。但是,现有的观赏型无刺枸骨多存在两种情况:一是按植株的自然生长简单造型,这样的盆景价格相对便宜,但美感不足。二是通过造型技师精心培育,这样的盆景美观,但对修剪培植技师的要求较高,培育难度大、成本高,销售价格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无刺枸骨的培植方法。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1、扦插培育:选择生长态势良好的母株,剪取10-15cm的枝条进行常规的扦插培育,培育成活1.5-2年后进行移栽。2、第一次移栽:选择树杆笔直,且主、侧枝生长茂盛的植株移栽,移栽的行距和间距保持50-60cm,常规培育1.5-2年。3、第二次移栽:选择树冠直径达到50cm、树杆笔直,主、侧枝健壮的植株进行再次移栽,移栽的行距和间距保持1.5m。4、修剪上罩:移栽成活后,将树冠修剪成直径50cm的球状做下层树冠,同时选择球状树冠中心的一根主枝作为上层树冠的培育枝;然后在修剪好的下层树冠上罩上成型罩,培育杆露出罩体,成型罩与树冠表面间隔5-10cm的距离。5、下层树冠的持续培育修剪成型:成型罩为与树冠形态相适应的可伸缩的圆球状,罩设在下层树冠外,其成型罩放开的最大直径为所需培育树冠直径大小;当树冠表面80%以上生长抵达罩内壁时对成型罩进行一次放大,每次放大保持成型罩与树冠表面间隔5-10cm的距离;对于生长过快或生长稀密差导较大的树植采用在罩外遮阴处理的方法控制生长,对于提前长出罩体外的树枝进行及时修剪。6、造型完成出圃:经过2.5-3年的生长、修剪,下层树冠修剪成了所需直径大小的树冠,再将生长好的上层树冠修剪成球状,撤掉成型罩即可出圃出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成型罩包括对插拼接的左半球罩和右半球罩,两半球罩的底面均设置有支撑腿,所述两个半球罩的顶部和底部中心分别对应树冠顶端和树杆的位置开有枝杆预留口,所述枝杆预留口以外的球罩部分均为网孔面。优选的,所述的左半球罩为双层网孔罩,右半球罩为单层网孔罩,所述右半球罩对插于左半球罩的双层夹缝中并可伸缩的调节罩体的大小。优选的,所述的支撑腿为可伸缩调整高度的支撑腿,支撑腿的底端为尖锥状。最佳的,所述的支撑腿包括上支腿和下支腿,上、下支腿套接,并在上、下支腿上对应设置有调节支撑腿高度的调节孔和插销。本专利技术方法培植的无刺枸骨植株树冠体为上、下双圆球形状。本专利技术方法培植的植株双球树冠的上圆球直径为100cm,下圆球直径为50cm为最佳。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多次移植和多次选株相结合,在移植过程中能疏理根系,调整更利于后期生长的株距,多次选优培优,使每株培植体更为健壮,为植株最后的造型出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培植过程中,采用特制的成型罩辅助成型,使得培植上层树冠的同时对下层树冠的修剪和控制生长更为简单,并且只需通过一般的盆景修剪技术即可形成双球树冠造型的精美盆景,培育成本低、修剪技能要求低,适合大范围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成型罩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根据成型后的树冠要求尺寸制作成型罩:成型罩为与树冠形态相适应的可伸缩的圆球状,罩设在下层树冠外,其成型罩放开的最大直径为所需培育树冠直径大小,最例为直径为100cm,球状设计利于造型。如图1、2所示,成型罩包括对插拼接的左半球罩1和右半球罩1’。两半球罩的底面均设置有支撑腿2。所述两个半球罩的顶部和底部中心分别对应树冠顶端和树杆的位置开有枝杆预留口3。所述枝杆预留口3以外的球罩部分均为网孔面。具体的,如图1、2所示,左半球罩1为双层网孔罩,右半球罩1’为单层网孔罩。所述右半球罩1’对插于左半球罩1的双层夹缝中,并可根据需要伸缩调节罩体的大小。网孔罩面的设计,既不会阻碍植株的生长,同时还有一定的遮阴和阻碍过快生长的作用。具体的,如图1所示,支撑腿2包括上支腿2-1和下支腿2-2,上、下支腿套接,下支腿2-2的底端为尖锥状。在上、下支腿上对应设置有调节支撑腿2高度的调节孔2-3和插销2-4。可调节的支撑腿可以根据植株生长适应性调节高度,也利于球罩更好的罩设于下层树冠外。二、培植植株:1、选择生长态势良好的母株,剪取10-15cm的枝条进行常规的扦插培育,培育成活1.5-2年后进行移栽。择优选择枝条进行扦插培育,可保持母株的优良基因,为后期的培植打下良好的基础。2、选择树杆笔直,且主、侧枝生长茂盛的植株移栽,移栽的行距和间距保持50-60cm,常规培育1.5-2年。通过择优移栽,移栽时做常规的移栽苗处理比如疏理根须等,并根据后期培植的要求布置合理的间距,使后期生长环境更为合理。3、选择树冠直径达到50cm、树杆笔直,主、侧枝健壮的植株进行再次移栽,移栽的行距和间距保持1.5m。通过再次移栽,选择适合后期成型的植株,以确保成型植株品质更高。4、移栽成活后,将树冠修剪成直径50cm的球状做下层树冠,同时选择球状树冠中心的一根主枝作为上层树冠的培育枝。5、将制作好的左、右半球罩对插罩在修剪好的下层树冠上,罩体上、下的枝杆预留口分别对应培育杆和树杆,调罩体大小调整到罩内壁与树冠表面间隔5-10cm的距离。6、当树冠表面80%以上生长抵达罩内壁时,对左、右半球罩进行一次放大,将右半球罩从左半球罩的夹层里抽出,仍保持成型罩与树冠表面间隔5-10cm的距离。生长期间,对于生长过快或生长稀密差导较大的树植采用在罩外遮阴处理的方法控制生长(比如在罩外需要遮阴的位置覆盖遮阴布之类的)。对于提前长出罩体外的树枝进行及时修剪。7、经过2.5-3年的生长、修剪,下层树冠修剪成了所需直径大小的树冠,再将生长好的上层树冠修剪成直径50cm球状。撤掉成型罩,无刺枸骨植株树冠体为上、下双圆球形状,其上圆球直径为100cm,下圆球直径为50cm,即可出圃出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刺枸骨的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扦插培育:选择生长态势良好的母株,剪取10‑15cm的枝条进行常规的扦插培育,培育成活1.5‑2年后进行移栽;2)第一次移栽:选择树杆笔直,且主、侧枝生长茂盛的植株移栽,移栽的行距和间距保持50‑60cm,常规培育1.5‑2年;3)第二次移栽:选择树冠直径达到50cm、树杆笔直,主、侧枝健壮的植株进行再次移栽,移栽的行距和间距保持1.5m;4)修剪上罩:移栽成活后,将树冠修剪成直径50cm的球状做下层树冠,同时选择球状树冠中心的一根主枝作为上层树冠的培育枝;然后在修剪好的下层树冠上罩上成型罩,培育杆露出罩体,成型罩与树冠表面间隔5‑10cm的距离;5)下层树冠的持续培育修剪成型:成型罩为与树冠形态相适应的可伸缩的圆球状,罩设在下层树冠外,其成型罩放开的最大直径为所需培育树冠直径大小;当树冠表面80%以上生长抵达罩内壁时对成型罩进行一次放大,每次放大保持成型罩与树冠表面间隔5‑10cm的距离;对于生长过快或生长稀密差导较大的树植采用在罩外遮阴处理的方法控制生长,对于提前长出罩体外的树枝进行及时修剪;6)造型完成出圃:经过2.5‑3年的生长、修剪,下层树冠修剪成了所需直径大小的树冠,再将生长好的上层树冠修剪成球状,撤掉成型罩即可出圃出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刺枸骨的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扦插培育:选择生长态势良好的母株,剪取10-15cm的枝条进行常规的扦插培育,培育成活1.5-2年后进行移栽;2)第一次移栽:选择树杆笔直,且主、侧枝生长茂盛的植株移栽,移栽的行距和间距保持50-60cm,常规培育1.5-2年;3)第二次移栽:选择树冠直径达到50cm、树杆笔直,主、侧枝健壮的植株进行再次移栽,移栽的行距和间距保持1.5m;4)修剪上罩:移栽成活后,将树冠修剪成直径50cm的球状做下层树冠,同时选择球状树冠中心的一根主枝作为上层树冠的培育枝;然后在修剪好的下层树冠上罩上成型罩,培育杆露出罩体,成型罩与树冠表面间隔5-10cm的距离;5)下层树冠的持续培育修剪成型:成型罩为与树冠形态相适应的可伸缩的圆球状,罩设在下层树冠外,其成型罩放开的最大直径为所需培育树冠直径大小;当树冠表面80%以上生长抵达罩内壁时对成型罩进行一次放大,每次放大保持成型罩与树冠表面间隔5-10cm的距离;对于生长过快或生长稀密差导较大的树植采用在罩外遮阴处理的方法控制生长,对于提前长出罩体外的树枝进行及时修剪;6)造型完成出圃:经过2.5-3年的生长、修剪,下层树冠修剪成了所需直径大小的树冠,再将生长好的上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植云
申请(专利权)人:衡东武岳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