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池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2525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游泳池和相似类型水池的保护装置,这类水池有一环绕水池的边埂,该保护装置包括一个池盖,它能拉开或展开以将水池遮盖住,且可拉起、收回或叠起以敞开水池,其特征在于,综合了下述特性: -该水池盖具有一个与设有两个端部的第一长托架(3;27)相连的第一端部,以及一个与之相反的、与设有两个端部的第二长托架(4;30)相连的第二端部; -第一托架(3;27)固定在位于池边埂外侧的一个基座(5;26)上且由其支撑; -第二托架(4;30)在其第一端部绕一基本直立的第一轴以可枢轴转动的方式与第一托架(3;27)的一端部相联,因此可通过将第二托架相对于第一托架枢转开而自其收缩位置(在此两托架相互靠在一起)带动池盖将水池盖住; -第二托架(4;30)有长的易于运动的装置,它指向托架的纵向且它有一延长部分,以使装置的一部分永远与环绕游泳池(2;24)的边埂(9;25)相接触。(*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游泳池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游泳池和相似类型水池的保护装置,这类水池有一环绕水池的边埂,该保护装置包括一个池盖,它能拉开或展开以将水池遮盖住,且可拉起、收回或叠起以敞开水池。在游泳池不使用时现在已有将其保护起来的要求。有这一要求的理由是防止儿童落入池中和被淹溺。池盖的一个本质上的优点之一是便自池中的蒸发减少,再是防止了添加剂的耗费。再者,游泳池的数量近来已有显著地增加。这些实际情况综合在一起导致了对游泳池盖的需求也有显著地增长。从美国专利文件第No.3,008,148中已知一种游泳池盖,它用于保护具有圆形设计的游泳池。该池盖欲求能展开和折起。但是,该装置的结构非常复杂。因此,该游泳池盖要靠一个圆柱体定位于泳池中,该圆柱体起到镇重物的作用且要放置在游泳池中央的底部。自该圆柱体向上伸出一根基本直立的管子,其上端与游泳池盖相连且将其固定在位。当要使用游泳池时,圆柱体之类的所有装置连同池盖都要相应地从游泳池处搬走,这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基于这一实际情况,这种已知的游泳池盖没有什么重要价值。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并提供一种游泳池盖,当游泳池不使用时,它能很简单地固定在游泳池上,而当游泳池要使用时,它又能很简单地从游泳池上移开。下面将介绍的这种类型的游泳池保护装置已使上述目的成为可能,其特征是综合了下述特性:-->—该游泳池盖有一个与有两个端部的一第一长托架相连的第一端部,以及一个与之相反的、与设有两个端部的第二长托架相连的第二端部;—第一托架固定在位于池边外侧的一个基座上且由其支撑;—第二托架在其第一端部绕一基本直立的第一轴以可枢轴转动的方式与第一托架的一端相连,因此可通过使第二托架相对于第一托架转开而自其收缩位置(在此两托架相互靠在一起)带动游泳池盖将游泳池盖住;—第二托架有长的易于运动的装置,它指向托架的纵向且它有一延长部分使装置的一部分永远与环绕游泳池的边埂相接触。通过下面对依照本专利技术的游泳池保护装置的两个优选实施例的介绍,使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点将更加明显。为此,提供附图作为参考,其中:图1表示出游泳池保护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顶视图,池盖处于备用位置,游泳池基本呈圆形,环绕游泳池的池边构成了游泳池的边埂;图2表示出带有保护装置的游泳池的透视图,池盖处于半工作位置;图3是沿图1中的III-III线截取的游泳池保护装置的截面图;图4表示出依照图1所示的游泳池保护装置沿箭头IV-IV方向的向视图;图5表示出多个用于将池盖固定在游泳池边埂上的装置;图6表示出图5所示类型固定装置的细节;和图7是游泳池盖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参阅图1、图2,其中示出了应用于基本上是圆形的游泳池2的游泳池盖1.池盖体1包括两根长托架3和4,当该游泳池保护装置处于备用位置时,它们布置成一两体的盒状件,一个托架3位于另一托架4之上。该盒状件固定在基座5上并由其支撑,基座5最好采用浇铸的方法刚好固定在游泳池外侧紧靠其的地面上。再者,该盒状件以可枢轴转动的方式联结于基座内的一基本是直立的轴6上,从而使其相对于该轴可处于不同位置,最好是,当盒状件的外端基本伸向游泳池的中部时处于工作位置(如图1中A所示),而当盒状件转动到游泳池边缘时处于备用位置(如图1中B所示),以便不会妨碍使用游泳池的人们。图2所示是盒状件下部分(即下托架4)自盒状件上部分(即上托架3)回收的情况。为使之成为可能,下托架4以可枢轴转动的方式在上托架3的外端部绕一基本是直立的轴7与上托架3相联接。再者,下托架是呈盒状,且旨在盛放池盖8的本体(见图3),池盖本体的一端固定在上托架3上,而其相反的另一端固定在下托架4上。上托架3最好用铝型材制成,在其顶面相互搭接,且具有向其自由端处端渐窄的形式。如图2所示,游泳池有一环绕四周的边埂9。当池盖8收回时,下托架4要在该边埂的顶面上移动。为了使该移动容易进行,要与边埂9相接触的下托架4的端部10有两个辊式装置11和12。该辊式装置11和12基本上与托架4平行,其长度能保证即使游泳池不完全是圆形(例如是肾形的)时,它们仍能与池边埂9的顶侧相接触。为此,辊式装置的长度将等于池边到池中心最长距离和最短距离的差值。该游泳池保护装置上提供有锁定装置13(见图2与图4),它设计-->成一手柄状,而且盒状件可以通过它分别锁定在处于游泳池中心的工作位置和游泳池周边部分的备用位置。上托架3的内端部相对于基座5有一铰链状接合件14。由于它的存在,当通过锁定装置13在点16(见图4)处自下向上托架3施加一压力时,可以使上托架3的外端部15抬起。这意味着,当池盖8遮盖在游泳池2上时,上托架3的外端部15能使池盖8在池中心与其处于同一高度,这对于改善雨水自池盖8上的排泄有良好的效果,因此可以防止雨水流入池内。由图5和图6中可明显看出,游泳池保护装置有多个用于将池盖8固定到池边埂9上的装置17。由于有了这些装置,就可以防止例如大风夹住池盖并将其掀起。这些装置17相互之间相隔一段距离地绕游泳池的周边布置。每个紧固装置17都包括固定在池盖8上的一第一装置18和钩挂在池边埂9的上部的凹槽20内的一第二装置19。两装置18和19通过弹簧加载的杆21相互联接在一起,因此在弹簧22的作用下装置18有进一步远离装置19的可能性。这种情况有利于池盖8的抬起,如果池中心到池边的距离沿游泳池的周边是变化的则尤为如此,正如以上所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排泄雨水。在遮盖游泳池2时,要进行以下步骤。在此假设两体式盒状件3、4位于游泳池周边部分的备用位置上。盒状件3、4转出,使其位于游泳池2的中心部位的自由端上抬。在此,上托架3通过锁定装置13被锁住。在此位置上,下托架4的内端落在边埂9的顶面上,而其外端通过轴7与上托架3的外端相连,下托架4绕上述轴相对于上托架3以可枢轴转动的方式布置。随后,下托架4自其位于上托架3下方的备用位置转出。在此,辊式装置在边埂9的顶面上滚动。同时池盖8自下托架4内滑出并开始覆盖游泳-->池。下托架4绕整个游泳池均在边埂9的顶面上滚动,因此当转过360°后,它终止于上托架3之下。在此位置,整个游泳池2已被池盖8所覆盖。同时随着池盖8被展开,它亦借助于固定装置17锁定在池边埂9的顶面上而进行固定。最后,借助锁定装置13使池盖8在游泳池2的中心部位抬起。    当打开游泳池时,则按相反的顺序和方向进行不同的步骤,必须在设想的池盖终端位置开始松开固定装置17。图7中给出了依照本专利技术的游泳池保护装置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示意图。该实施例适用于具有非常规设计的游泳池,例如图中所示的肾形游泳池。即使是如图7中所示的游泳池24也有一环绕四周的池边埂25。在池边埂的外侧布置有一基座26,有两个端部28和29的一第一托架27固定其上并由其支撑。在此,托架27的第一端部28布置在基座26上。有两个端部31和32的一第二托架30将其一端部31以可枢轴转动的方式与第一托架的第一端部28连接,使第二托架30能相对于第一托架27枢转出。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此第二实施例也包括带有两个端部的池盖。第一端部要与第一托架27相联,而第二端部要与第二托架30相联。正因为如此,当第二托架30相对于第一托架27枢转出时,池盖将覆盖住游泳池24。为了便于第二托架30在池边埂25上运动,在托架30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游泳池和相似类型水池的保护装置,这类水池有一环绕水池的边埂,该保护装置包括一个池盖,它能拉开或展开以将水池遮盖住,且可拉起、收回或叠起以敞开水池,其特征在于,综合了下述特性:—该水池盖具有一个与设有两个端部的第一长托架(3;27)相连的第一端部,以及一个与之相反的、与设有两个端部的第二长托架(4;30)相连的第二端部;—第一托架(3;27)固定在位于池边埂外侧的一个基座(5;26)上且由其支撑;—第二托架(4;30)在其第一端部绕一基本直立的第一轴以可枢轴转动的方式与第一托架(3;27)的一端部相联,因此可通过将第二托架相对于第一托架枢转开而自其收缩位置(在此两托架相互靠在一起)带动池盖将水池盖住;—第二托架(4;30)有长的易于运动的装置,它指向托架的纵向且它有一延长部分,以使装置的一部分永远与环绕游泳池(2;24)的边埂(9;25)相接触。2.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泳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托架(27)和第二托架(30)的第一端(28;31)布置在基座(26)上,且第二托架(30)的第一端(31)以可枢轴转动的方式与第一托架(27)的第一端部相连。3.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泳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托架(3)以可枢轴转动的方式绕一基本直立的第一轴(6)安装在基座(5)上,从而使其能自处于沿游泳池(2)的周边部分的备用位置向游泳池的中心部位枢转出且固定在工作位置上,以及第二托架(4)的一端以可枢轴转动的方式绕一基本直立的第二轴(7)联接在第一托架处于游泳池中心部位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蒂格·韦斯隆德
申请(专利权)人:施蒂格·韦斯隆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