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光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2291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6 03:03
本申请涉及一种偏光板,包括:支撑保护膜,所述支撑保护膜具有第一折射率,所述支撑保护膜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且所述出光面上设有多个具有预设形状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的至少部分表面与所述入光面所形成的角度为锐角;光学补偿膜,形成于所述支撑保护膜的出光面,所述光学补偿膜具有第二折射率,所述第一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折射率,所述光学补偿膜在与所述支撑保护膜接触的面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凸起结构形状、大小均相同的凹槽;偏光膜,设于所述光学补偿膜上。本申请设置具有预设形状凸起结构的支撑保护膜膜和光学补偿膜可使垂直入射至视角改善膜的光线发生折射,从而将正视角的光能量分配到侧视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偏光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偏光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装置因具有高画质、省电、机身薄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这种电子产品中,其中,画质的好坏是影响消费者体验的最主要的因素。液晶显示装置一般由背光模组和置于背光模组上的显示面板构成,背光模组为显示面板提供入射光,该入射光通常是集中垂直入射至显示面板,因此在正视方向观看显示屏时,能获取较好的显示画质,但是在侧视方向观看显示屏时,画质较差,色偏比较严重,使得正常显示的视角较小。目前,在VA液晶(VerticalAlignmentliquidcrystal,垂直排列液晶)显示器中采用将滤光片中的子像素再次划分为多个次像素的手段来改善侧视角的画质,从而扩大显示视角。但是这种方法需要更多的TFT(ThinFilm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元件来驱动次像素,如此势必为增加面板内部的金属走线,造成可透光的区域变小,影响面板的透光率,影响画质。而若为了保证光亮度,则需提高背光模组的性能,使其产生更高亮度的入射光,如此又会增加背光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显示装置显示视角小、侧视画质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偏光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一种偏光板,包括:支撑保护膜,所述支撑保护膜具有第一折射率,所述支撑保护膜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且所述出光面上设有多个具有预设形状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存在至少部分表面与所述入光面所形成的角度为锐角;光学补偿膜,形成于所述支撑保护膜的出光面,所述光学补偿膜具有第二折射率,所述第一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折射率,所述光学补偿膜在与所述支撑保护膜接触的面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凸起结构形状、大小均相同的凹槽;偏光膜,设于所述光学补偿膜上。上述偏光板,由于设有支撑保护膜和光学补偿膜,且第一折射率大于第二折射率,即光从支撑保护膜的入光面入射至支撑保护膜内并穿透支撑保护膜进入光学补偿膜时,是从光密质进入光疏质中,因此会在两层膜的接触界面发生折射现象,使光线发生偏转。由于在液晶显示装置中,大部分光线是垂直入射至入光面,在传统技术中,偏光板中的各层膜表面平整且与垂直入射光相互垂直,因此大部分入射光垂直入射至偏光板时仍然垂直射出,导致正视角画质较好而侧视角画质较差。而本方案中,支撑保护膜的出光面形成有凸起结构,该凸起结构至少部分表面与入光面形成夹角为锐角,垂直入射光进入支撑保护膜后,在凸起结构的表面形成的入射角小于90°,因此为发生折射,使垂直入射的光线发生偏转,从而使正视角能量分配到侧视角,提高侧视角的画质。同时,支撑保护膜和光学补偿膜还具有相位补偿的功能,能够修正光线经过液晶层后会出现相位延迟以及色偏的现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结构为条状结构且所述条状结构的部分表面为圆弧曲面,多个所述条状结构并排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结构的部分表面为球形曲面,多个所述凸起结构于所述出光面上呈二维矩阵阵列分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圆弧曲面的半径小于或等于条状结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高度的两倍;相邻的所述条状结构的中心距大于或等于所述条状结构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且小于或等于10μm;其中,以垂直于所述出光面的方向为第一方向,以所述出光面上垂直于所述条状结构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为第二方向。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光面为矩形,所述球形曲面的半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凸起结构在第一方向上的高度的两倍;相邻的所述凸起结构的中心距大于或等于所述凸起结构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且小于或等于10μm;相邻的所述凸起结构的中心距大于或等于所述凸起结构在第三方向上的长度、且小于或等于10μm;其中,以垂直于所述出光面的方向为第一方向,以所述矩形宽度的延伸方向为第二方向,以所述矩形长度的延伸方向为第三方向,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三者之间互相垂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补偿膜为正性单光轴A-补偿膜,所述第一折射率为所述正性单光轴A-补偿膜的正常折射率,所述正性单光轴A-补偿膜包含向列相液晶分子,所述向列相液晶分子的光轴平行于所述入光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补偿膜为负性单光轴C-补偿膜,所述第二折射率为所述C-补偿膜的正常折射率,所述负性单光轴C-补偿膜包含碟状液晶分子,所述碟状液晶分子的光轴垂直于所述入光面。一种偏光板,包括:支撑保护膜,所述支撑保护膜具有第一折射率,所述支撑保护膜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且所述出光面上设有多个具有预设形状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的至少部分表面为圆弧曲面,所述圆弧曲面与所述入光面所形成的角度为锐角;光学补偿膜,形成于所述支撑保护膜的出光面,所述光学补偿膜具有第二折射率,所述第一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折射率,所述光学补偿膜在与所述支撑保护膜接触的面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凸起结构形状、大小均相同的凹槽;所述光学补偿膜为正性单光轴A-补偿膜,所述第一折射率为所述正性单光轴A-补偿膜的正常折射率,所述正性单光轴A-补偿膜包含向列相液晶分子,所述向列相液晶分子的光轴平行于所述入光面;偏光膜,设于所述光学补偿膜上。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前述所述的偏光板。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用于提供光源;显示面板,置于所述背光模组一侧,用于显示画面;所述显示面板为前述所述的显示面板。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偏光板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例中的支撑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图3A为一实施例中支撑保护膜的立体结构图;图3B为另一实施例中支撑保护膜的立体示意图;图4A为另一实施例中的支撑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图4B为另一实施例中的支撑保护膜的立体示意图;图5A为一实施例中的偏光板的局部剖视图;图5B为另一实施例中的偏光板的局部剖视图;图6为一实施例中的偏光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结构的剖视图;图8为一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法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如图1所示,偏光板10可以包括支撑保护膜100、光学补偿膜200和偏光膜300。其中,支撑保护膜100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入光面为接收入射光的一面,光线从入射面进入支撑保护膜100并从出光面射出,出光面上设有多个具有预设形状的凸起结构101,凸起结构101存在至少部分表面与入光面所形成的角度为α,α为锐角,满足0°<α<90°。光学补偿膜200形成于支撑保护膜100上,光学补偿膜2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偏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保护膜,所述支撑保护膜具有第一折射率,所述支撑保护膜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且所述出光面上设有多个具有预设形状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的至少部分表面与所述入光面所形成的角度为锐角;光学补偿膜,形成于所述支撑保护膜的出光面,所述光学补偿膜具有第二折射率,所述第一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折射率,所述光学补偿膜在与所述支撑保护膜接触的面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凸起结构形状、大小均相同的凹槽;偏光膜,设于所述光学补偿膜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偏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保护膜,所述支撑保护膜具有第一折射率,所述支撑保护膜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且所述出光面上设有多个具有预设形状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的至少部分表面与所述入光面所形成的角度为锐角;光学补偿膜,形成于所述支撑保护膜的出光面,所述光学补偿膜具有第二折射率,所述第一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折射率,所述光学补偿膜在与所述支撑保护膜接触的面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凸起结构形状、大小均相同的凹槽;偏光膜,设于所述光学补偿膜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为条状结构且所述条状结构的部分表面为圆弧曲面,多个所述条状结构并排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的部分表面为球形曲面,多个所述凸起结构于所述出光面上呈二维矩阵阵列分布。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曲面的半径小于或等于条状结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高度的两倍;相邻的所述条状结构的中心距大于或等于所述条状结构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且小于或等于10μm;其中,以垂直于所述出光面的方向为第一方向,以所述出光面上垂直于所述条状结构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为第二方向。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偏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面为矩形,所述球形曲面的半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凸起结构在第一方向上的高度的两倍;相邻的所述凸起结构的中心距大于或等于所述凸起结构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且小于或等于10μm;相邻的所述凸起结构的中心距大于或等于所述凸起结构在第三方向上的长度、且小于或等于10μm;其中,以垂直于所述出光面的方向为第一方向,以所述矩形宽度的延伸方向为第二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志聪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