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2244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住宅,住宅的设计是每两层交错,该住宅楼板是隔层设置为一层错位楼板,所述错位楼板的标高是按高、低功能区的位置来错位的,在本层高功能区其标高较低,低功能区的标高较高,形成下一层的高功能区,其余功能区的标高保持正常标高;高、低功能区的连接处设置步级过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不增加整栋住宅高度的情况下能实现高、低功能区分区的要求,且住宅的水平受力也较合理,住宅的利用率较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住宅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物,具体地说是一种住宅。现有住宅大多是厅、房、厨、厕等功能区的层高相同。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要求部分功能区的空间较大,即大功能区,如客厅,从人的视角效果来看,大功能区的层高必须较高才能满足感觉舒适的要求,所以目前层高相同的住宅要满足这个要求,就必须会增加整体建筑物的高度,造成成本提高。现有的复式住宅虽然解决了以上问题,但由于住宅内设置楼梯,使内部结构复杂,这样既使住宅的利用率降低,又增加了工程用料和施工难度,而且楼层错落较大,使住宅的水平受力不合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不增加整栋楼房的高度又能实现部分功能区空间较高的住宅。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楼板,住宅的设计每两层作为一交错单元,即所述楼板为一层是正常标高且标高一致的楼板,紧接一层为错位楼板,即该错位楼板是隔层设置的;所述错位楼板其标高是错位的,即在本层需要较高层高的功能区,其标高较低,形成本层的高功能区,在本层层高要求较低的功能区,即对应本层的下一层的高功能区,其标高较高,形成本层的低功能区,其余功能区的标高保持正常标高;在所述高功能区与低功能区的连接处设置步级,以实现高、低功能区的过度。本专利技术对比现有技术的优点是将住宅的每隔一层设置了错位的楼板,不用-->增加整栋楼房的高度就能实现了一套住宅中部分功能区要求空间较大的需要,且高、低功能区的过度是用步级,错落不大,不用内设楼梯,所以住宅的水平受力也较合理,住宅的利用率较高。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四层楼板标高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层楼板标高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N层、第N+1层、第N+2层高、低功能区截面标高示意图。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参见图3,在两层交错楼中,当第N层的楼板7为正常标高⑤的楼板时,(N=1、2、3、...,),其第N+1层的楼板8就设置为错位楼板,紧接着的第N+2层楼板9又恢复设置正常标高①的楼板,即该错位楼板是隔层设置的;所述错位楼板其标高是错位的,即在本层需要较高标高的功能区,其标高③较低,形成本层的高功能区,在本层层高较低的功能区,即对应本层的下一层的高功能区,其标高②较高,形成本层的低功能区,其余功能区的标高④保持正常标高;在所述高功能区与低功能区的连接处设置步级6,以实现高、低功能区的过度。参见图1、2,当N为2时,第二、四层的楼板平,其标高分别为3米和9.2米,第三层的楼板设置错位,其标高分别为高功能区1为5.9米,低功能区2为6.3米,其余功能区3为6.1米,由此可得,第二层与第三层各功能区的层高分别为:高功能区是3.3米,低功能区是2.9米,其余功能区是3.1米。以此类推,当N为偶数时,其偶数层楼板平,奇数层楼板错位,当N为奇数时,其奇数层楼板平,偶数层楼板错位,而各层高功能区的层高均较高,低功能区的层高较低,其余功能区的层高保持正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住宅,包括楼板,其特征在于:住宅的设计每两层作为一交错单元,即所述楼板为一层是正常标高且标高一致的楼板,紧接一层为错位楼板,即该错位楼板是隔层设置的;所述错位楼板其标高是错位的,即在本层需要较高层高的功能区,其标高较低,形成本层的高功能区,在本层层高要求较低的功能区,即对应本层的下一层的高功能区,其标高较高,形成本层的低功能区,其余功能区的标高保持正常标高;在所述高功能区与低功能区的连接处设置步级,以实现高、低功能区的过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住宅,包括楼板,其特征在于:住宅的设计每两层作为一交错单元,即所述楼板为一层是正常标高且标高一致的楼板,紧接一层为错位楼板,即该错位楼板是隔层设置的;所述错位楼板其标高是错位的,即在本层需要较高层高的功能区,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加宏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五星房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