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电站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极性智能检测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变电站一次试验
,具体涉及一种变电站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极性智能检测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在传统变电站中,二次电流、电压回路承担着重要角色。作为变电站保护及测控系统的信号源,二次电流、电压回路向变电站保护测量系统提供测量及保护电流电压信号,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监视及保护功能。因此,变电站内各电流、电压二次回路接线正确性对于变电站可靠运行具有直接影响。当二次电流、电压回路存在接线错误或缺陷时,极容易造成变电站保护设备误动或拒动,降低变电站供电可靠性。并且,一旦出现CT(电流互感器)开路现象,极容易造成设备损坏和人身事故。因此,对传统变电站来说,在新站或改造站投运之前或者涉及到CT二次回路的更改变动场合时,必须在送电前对变电站内各组电流二次回路进行仔细检查及试验,以确保各电流回路连接正确。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是指在某时刻电流在原边与副边的电流方向同时为正、或同时为负,此种情况下称该极性为同名端或同极性端。一次通流法需要的交流电流源通常采用站用电、升流器和开关电源等原理,其中站用电来自站内的220V单相交流电或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电站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极性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校验主机(1)和多个采集终端(3);所述校验主机(1)包括第一人机交互模块(1a)、管理机模块(1b)、采集录波模块(1c)、交流电流源(1d)、内部CT(1e)和无线收发模块(1f);所述管理机模块(1b)分别与第一人机交互模块(1a)、交流电流源(1d)、无线收发模块(1f)和采集录波模块(1c)连接;交流电流源(1d)输出电流经过内部CT(1e)一次侧之后与被测CT(2)并联;内部CT(1e)二次侧连接采集录波模块(1c);其中,所述第一人机交互模块(1a)用于配置测试方案、输入参数、测试过程监视、查看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极性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校验主机(1)和多个采集终端(3);所述校验主机(1)包括第一人机交互模块(1a)、管理机模块(1b)、采集录波模块(1c)、交流电流源(1d)、内部CT(1e)和无线收发模块(1f);所述管理机模块(1b)分别与第一人机交互模块(1a)、交流电流源(1d)、无线收发模块(1f)和采集录波模块(1c)连接;交流电流源(1d)输出电流经过内部CT(1e)一次侧之后与被测CT(2)并联;内部CT(1e)二次侧连接采集录波模块(1c);其中,所述第一人机交互模块(1a)用于配置测试方案、输入参数、测试过程监视、查看波形以及查看测试报告;所述交流电流源(1d)用于输出0A~200A交流电流;所述无线收发模块(1f)用于实现管理机模块(1b)与采集终端(3)之间的通信;所述采集终端(3)用于采集被测CT(2)的二次回路电流,生成第一录波文件并传输给管理机模块(1b);所述采集录波模块(1c)用于采集被测CT(2)的一次回路电流,生成第二录波文件并传输给管理机模块(1b);所述管理机模块(1b)用于分析同一次试验时的第一录波文件和第二录波文件,并判断出CT极性的正确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极性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终端(3)包括钳形互感器模块(3a)、处理模块(3b)、通信模块(3c)、第二人机交互模块(3d)和采集模块(3e);所述钳形互感器模块(3a)与采集模块(3e)电连接;所述采集模块(3e)、通信模块(3c)和第二人机交互模块(3d)分别与处理模块(3b)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电站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极性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3e)包括航空插头、5倍衰减电路、两级放大电路和模数转换芯片;所述5倍衰减电路包括电阻R3、电阻R4、电阻R7、电阻R8和模拟开关U1,电阻R8和模拟开关U1串联之后与电阻R7并联,再与电阻R3、电阻R4串联;两级放大电路包括第一级放大电路和第二级放大电路,其中:第一级放大电路包括电阻R5、电阻R6、电阻R9、电容C1和运算放大器U2;电阻R5的一端接地,电阻R5的另一端经电阻R6与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容C1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9和电容C1并联;第二级放大电路包括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容C2和运算放大器U3;电阻R1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红斌,周万竣,周刚,李应刚,李乐义,杨永宏,欧泽波,姚明亮,钟波,王园园,
申请(专利权)人:天生桥二级水力发电有限公司天生桥水力发电总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