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指示土壤持久性有机氯化物污染的研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2137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6 0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植物指示土壤持久性有机氯化物含量变化的研究方法。该方法以花叶西葫芦的根或过渡茎干重时其中持久性有机氯化物质量浓度指示其种植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氯化物质量含量浓度的变化,所述方法包括:a)花叶西葫芦的种植及采集方法;b)污染指示方法。该方法采用同位素稀释高分辨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方法测定西葫芦根、过渡茎及茎中的持久性有机氯化物浓度,用以反应监测周期内土壤污染的变化,是一种经济、监测周期可控的区域土壤污染评价的生物监测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指示土壤持久性有机氯化物污染的研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区域环境污染调查方法领域,涉及到一种土壤持久性有机氯化物的植物指示方法,以植物组织器官中持久性有机氯化物含量变化指示土壤持久性有机氯化物污染含量变化。
技术介绍
持久性有机氯化物(POPs)具有环境持久性和长距离迁移特性,因此它们广泛存在于各种环境介质,其中土壤是POPs的最大沉降库。因此,土壤中的POPs含量成为了POPs的生态和健康风险评价的最重要参数或衡量指标。POPs在土壤中的半衰期大于六个月(UNEP,2011)。这意味着,绝大多数POPs在土壤中的浓度具有稳定性。然而,由于POPs具有极强的疏水性(通常logKOW>5.0),一旦进入土壤很难迁移扩散,因此在土壤无耕作或免耕状态下,POPs的浓度通常从表层向下逐渐降低,具有纵向剖面分布的不均匀性。同时,局部偶发点源污染的存在,也可能带来POPs在土壤横向分布上的不均匀性。有机氯农药(Organochlorinepesticides,OCPs)曾在中国大量使用,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biphenyls,PCBs)在中国土壤中也普遍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植物指示土壤持久性有机氯化物含量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待测土壤中种植花叶西葫芦,花叶西葫芦从土壤中富集吸收有机氯污染物,于出苗后的15‑20天采集花叶西葫芦的根、过渡茎或茎,利用同位素稀释高分辨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方法测定花叶西葫芦根、过渡茎或茎干重时其中持久性有机氯化物质量浓度,设定其为A0,然后每间隔15‑25天再采集花叶西葫芦的根或过渡茎或茎,利用同位素稀释高分辨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方法测定花叶西葫芦根或过渡茎或茎干重时其中持久性有机氯化物质量浓度,设定其为An,n=1‑15整数,A0或An的数值越大,表示采集时待测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氯化物质量含量越高,A0或An的数值越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植物指示土壤持久性有机氯化物含量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待测土壤中种植花叶西葫芦,花叶西葫芦从土壤中富集吸收有机氯污染物,于出苗后的15-20天采集花叶西葫芦的根、过渡茎或茎,利用同位素稀释高分辨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方法测定花叶西葫芦根、过渡茎或茎干重时其中持久性有机氯化物质量浓度,设定其为A0,然后每间隔15-25天再采集花叶西葫芦的根或过渡茎或茎,利用同位素稀释高分辨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方法测定花叶西葫芦根或过渡茎或茎干重时其中持久性有机氯化物质量浓度,设定其为An,n=1-15整数,A0或An的数值越大,表示采集时待测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氯化物质量含量越高,A0或An的数值越小,表示采集时待测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氯化物质量含量越低,通过比较A0及An的数值大小,可反映土壤中的持久性有机氯化物质量含量的变化,建立以花叶西葫芦指示区域土壤污染的研究方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花叶西葫芦进行种植,种植期间不得施用任何化肥及农药;西葫芦种植密度根据调查区域土壤面积进行网格式布点,网格尺寸为20m×20m,每个网格中西葫芦植株为10-20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出苗后的15-20天开始采集花叶西葫芦的根或过渡茎,之后每隔15-25天采集一次根或过渡茎样品,以对角线方式采集5个样品;采样后,将西葫芦根系黏附土壤尽量抖掉,用自来水将全株洗净,切分根或过渡茎组织并称鲜重,然后分别装入聚乙烯密封塑料袋,4℃以下保存,运回实验室。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吉平张亦弛张海军卢宪波王淑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