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江宏专利>正文

用作车库或储藏室的集中式多层住宅的地下或半地下室以及一种多层住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1704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作车库或储藏室的集中式多层住宅的地下或半地下室以及具有该地下或半地下室的多层住宅,所述的地下或半地下室的一部分位于住宅的底部,且占整个住宅底部的一部分,所述的地下或半地下室的另一部分位于集中式多层住宅的外侧的地下或半地下位置,且所述地下或半地下室位于住宅外侧的部分的顶板的上面高出室外自然地坪,且所述的顶板的上面设置有一层供绿化或运动场地使用的复合层,或做其它室外空间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一层住宅视线干扰的问题,增加了一层住户日照的时间;同时将地下或半地下室用作车库或储藏室,或其他功能用房,可以提高居住区土地的利用率和容积率,从而为开发方增加经济效益提供可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作车库或储藏室的集中式多层住宅的地下或半地下室以及一种多层住宅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层住宅的地下或半地下室以及一种多层住宅,尤其涉居住小区内的用作车库或储藏室或者其它功能用房的集中式多层住宅的地下或半地下室,还涉及一种具有该地下和半地下室的多层住宅。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目前我国的住宅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城市的可利用土地却相对减少;在住宅的开发设计中,如何提高容积率、降低成本越来越然成为住宅开发设计行业追求的目标。这是因为:在单栋住宅建筑或居住小区开发时,涉及的问题很多,一个问题是:由于现行住宅规范及有关居住区规划的规范、地方法律、法规的限制,使开发设计在满足各种规范约束的前提下很难即提高容积率,又不占绿化或其他用地,因此,对于住宅及其附带的车库的设计很难降低成本,其经济效益不理想;第二个问题是:非商业网点或具有其他用途的一层住宅的销售困难,积压很多,其原因是一层住宅受日照间距限定,其日照时间较少,而且一层住宅的视线干扰问题严重,成为滞销的原因之一。同时,人们对车库数量所占的比例要求日益增加,一般住宅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多半是用作车库使用。而现有的住宅设计中,一般是一层住宅下面为地下或半地下车库,例如:见图6、7,图中展示的为现有的多层住宅100的独立式地下车库10,每一个库眼有一个库门,整个小区内存在人车混流问题,由于受到楼宇之间整个小区的空间的限制,由地面通往车库的坡道陡,对于寒冷地区,坡面结冰后,其泊车时打滑的困难难以解决。如果每个库眼的坡道上都加覆盖物则造价大大提高,因此,除高档住宅或别墅外,对大量性住宅在寒冷地区使用的可能性几近于零。还有采用集中式地下车库,例如:参见图8、9,图中展示的为集中式与楼宇分离的集中式地下车库10,其位于楼宇之间,这种车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车分流的问题,但顶板上面要承受过往车辆的载荷,因此顶板厚度大,整体造价将高于上不去车的、抬高顶板的地下车库。-->参见图10、图11,图中展示的是附建集中式地下车库的平面示意图及其剖面图,其地下室的结构是将两栋住宅100的地下室及两栋住宅之间的地下室联通为一整体用作集中式地下车库10,其由楼宇的一端进入另一端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较容易解决单个库眼泊车困难的问题,也能一定程度地解决人车混流的问题,但由于位于两栋住宅之间的地下车库的顶板需要承载过往车辆,因此,顶板的厚度大,整体造价也将高于上不去车的,抬高顶板的地下车库。CN1270264A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位于楼字间的屏风式立体花台,是在两个相临的楼宇间设一花台,花台上有攀援生长的植物,以遮挡相临楼宇之间的视线,同时,在花台的底部设有车库,该专利技术虽然解决了相临楼宇间的视线干扰问题,但并不能解决来自楼外行人对一层住宅的视线干扰问题,而且在两相临楼宇间设置车库和花台会使得占地面积浪费,同时花台会影响住宅的日照效果,这种设计尤其不适合于北方地区,因为北方寒冷地区的日照水平角度小日照时间太短。对楼宇间的距离要求更大,该方案却适得其反。由上述可知,如何在提高居住区土地使用率、提高容积率又少占绿地和其他用地的情况下,为开发方提供增加经济效益的可能;如何解决居住区内一层住宅日照时间短和行人视线干扰造成的一层住宅降价、乃至滞销的问题;如何解决小区内人车大量混流问题,如何解决寒冷和高寒地区通往地下室的坡道上结冰造成的泊车困难(在不增加过多资金投入:不每个地下或半地下车库入口都做一个坡道且上面都有顶盖的前提下)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瞩目的问题。专利技术的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作车库或储藏室的集中式多层住宅的地下或半地下室以及一集中式多层住宅,其能够解决土地利用和容积率提高矛盾的问题;并且阻断一层住户受视线干扰的问题,增加日照时间;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作车库或储藏室的集中式多层住宅的地下或半地下室以及一集中式多层住宅,其能够提高住宅开发设计的综合经济效益;从而绿化、美化环境、提高居住质量;进而减少一层住宅销售的困难;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解决居住区内的人车分流的问题;以及为解决高寒地区和寒冷地区的通往半地下、地下车库的坡道上面结冰造成泊车困难提供方便的条-->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作车库或储藏室的集中式多层住宅的地下或半地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或半地下室的一部分位于住宅的底部,且占整个住宅底部的一部分,所述的地下或半地下室的另一部分位于集中式多层住宅的外侧的地下或半地下位置,且所述地下或半地下室位于住宅外侧的部分的顶板的上面高出室外自然地坪。为了使一层视线干扰问题得到最佳解决,所述的地下或半地下室位于住宅外侧的部分的顶面高出室外自然地坪的范围为:>0米,≤1.5m;优选≥0.5米,≤0.9米。为了提高住宅开发设计的综合经济效益;从而绿化、美化环境、提高居住质量。;所述的顶板的上面设置有一层复合层,或直接在结构层上做相应的面层;所述的复合层为防水、保温、隔热、其他土壤层等功能所需材料,其上种植有花草树木;或者,所述的复合层为活动或运动场地层面,其上表面铺设有地砖或橡胶层;总之,是可以满足任何使用需要的材料。复合层的厚度最好小于400mm。最好,所述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位于住宅底部的部分为沿住宅横向向住宅进深3-9m,其中所述的横向是指住宅平面图中住宅的宽度方向,且该部分沿纵向的具体长短可根据使用功能调解,最好贯穿于整个住宅的平面图中的长度方向。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集中式多层住宅,其包括用作车库或储藏室的集中式多层住宅的地下或半地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或半地下室的一部分位于住宅的底部,且占整个住宅底部的一部分,所述的地下或半地下室的另一部分位于集中式多层住宅的外侧的地下或半地下位置,且所述地下或半地下室位于住宅外侧的部分的顶板的上面高出室外自然地坪。为了很好地解决视线干扰问题,所述的地下或半地下室位于住宅外侧的部分的顶面高出室外自然地坪的范围为:>0米;≤1.5m;所述的地下或半地下室位于住宅外侧的部分的顶面高出室外自然地坪的范围优选为:≥0.5米,≤0.9m。为了进一步提高住宅开发设计的综合经济效益;绿化、美化环境,减少一层住宅的销售困难。所述的顶板的上面设置有一层供绿化、运动使用的复合层,或直接做面层,供其他活动使用。-->所述的复合层最好为土壤层,其上种植有花草树木;或者,所述的复合层为活动或运动场地层面,其铺设有地砖或橡胶层,也可直接做好防水层后提供给用户,以利尽力满足用户未来不确定的功能要求。进一步,所述的复合层上设有隔离围墙,围墙的高度为300-2200mm,从而构成独立的与一层住宅连通的且与行人道隔离的空间,可以用于一层住宅的私家花园,以提高居住活动的私密性,减少来自室外人流的视线干扰。所述的地下或半地下室是位于住宅的后半部以及与住宅后半部相邻外侧的地下或半地下位置,所述的一层住宅有通往所述面层的隔离空间的门或通道。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地下或半地下室部分嵌入到多层住宅下面,其未嵌入到多层住宅下面的部分的上面高出自然地坪,在其上设有复合层,一种为土壤层,并种植花草树木,另一种为铺设地砖或橡胶层,供活动或运动场地使用;这样可以减少日照间距,同时增加了地下或半地下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作车库或储藏室的集中式多层住宅的地下或半地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或半地下室的一部分位于住宅的底部,且占整个住宅底部的一部分,所述的地下或半地下室的另一部分位于集中式多层住宅的外侧的地下或半地下位置,且所述地下或半地下室位于住宅外侧的部分的顶板的上面高出室外自然地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作车库或储藏室的集中式多层住宅的地下或半地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或半地下室的一部分位于住宅的底部,且占整个住宅底部的一部分,所述的地下或半地下室的另一部分位于集中式多层住宅的外侧的地下或半地下位置,且所述地下或半地下室位于住宅外侧的部分的顶板的上面高出室外自然地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作车库或储藏室的集中式多层住宅的地下或半地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或半地下室位于住宅外侧的部分的顶板上面高出室外自然地坪的范围为:>0米,≤1.5m;优选≥0.5米,≤0.9米。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作车库或储藏室的集中式多层住宅的地下或半地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板的上面设置有一层复合层或者在结构层上直接做面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作车库或储藏室的集中式多层住宅的地下或半地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层为土壤层,其上种植有花草树木;或者,所述的复合层为活动或运动场地层面,其上表面铺设有地砖或橡胶层。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作车库或储藏室的集中式多层住宅的地下或半地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位于住宅底部的部分为沿住宅横向向住宅进深3-9m,优选5-7m。6.一种集中式多层住宅,其包括用作车库或储藏室的集中式多层住宅的地下或半地下室,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江宏
申请(专利权)人:李江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