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治国专利>正文

后仰式多、高层花园洋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1611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后仰式多、高层花园洋房,楼体为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包括分户承重墙、楼板,其特征在于:楼体呈后仰形,自下向上有退台层,退台面楼板向前悬挑,构成部分空中花园底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仰式多、高层花园洋房(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住宅,特别是一种多、高层住宅。(二)
技术介绍
我国人多地少,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建筑物垂直向高空发展,每户居住环境十分狭小。面对灰色钢筋水泥建筑物,人们总是流露出许多无奈和遗憾,并且越来越留恋乡村庭院式生活。现有的多、高层住宅,除了底层可能带花园外,每户都不带花园;除了室内空间外,没有一块沐浴在阳光和空气下、并可种植的室外私有领地,居民们只能在阳台或露台上摆放花盆,这些星星点点的绿色植物远不能满足人类亲近自然和的渴望。(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仰式多、高层花园洋房,解决多、高层住宅每户门前带花园的技术问题;并解决多、高层住宅在占地面积一定的前提下向空中要花园面积、并保证楼体稳定坚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这种后仰式多、高层花园洋房,楼体为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包括分户承重墙、楼板,其特征在于:楼体呈后仰形,自下向上有退台层,退台面楼板向前悬挑,构成部分空中花园底板。上述退台层和悬挑层在水平向是整层设置或局部设置,纵向是逐层设置、每两层设置、每三层或每段楼层设置。上述退台层是正向退台、反向退台或双向退台。上述分户承重墙延伸到退台面楼板上,形成退台上的分户院墙。上述楼体后仰部分有支撑结构。上述支撑结构是分户承重墙、柱子、楼梯间、电梯筒或用土石等材料堆积的人工假山。上述承重墙柱中有开孔。上述楼体自底商以上后仰。楼体是叠拼、平层、跃层或复式结构。上述楼体是直板式、折线板式、曲面板式或板塔拼接式。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多、高层住宅建筑物在不增加占地面积的情况下,为每户居民增加了空中花园,上层空中花园对下层住户的空中花园不造成遮挡,并保证楼体稳定坚固。比传-->统建筑更加亲近自然,更适应我国人多地少的现状,更容易实现建筑物的工厂化生产;满足了人类亲近土地、亲近绿色、亲近阳光的渴望,为住户扩充了更多的私有领地,本专利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和超高层各式住宅,适用于5-23层的多、高层住宅,最佳适用范围是6-22层。包括板式、塔式、塔板拼接和点式建筑等。(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示意图,为六层后仰式花园洋房花园。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示意图,为五层后仰式花园洋房。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示意图,为五层后仰式花园洋房。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示意图,为五层半两户叠拼后仰式花园洋房。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的示意图,为六层后仰式花园洋房花园。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六的示意图,为六层后仰式花园洋房花园。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七的示意图,为复式六层后仰式花园洋房花园。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八的示意图,为复式六层后仰式花园洋房花园。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九的示意图,为全复式六层后仰式花园洋房花园。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十的示意图,为六层后仰式花园洋房花园。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十一典型后仰式花园洋房北向轴侧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典型后仰式花园洋房南向轴侧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十二的示意图,为高层后仰式花园洋房花园。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十三的示意图,为后支撑型六层后仰式花园洋房花园。图1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十四的示意图,为后支撑型高层后仰式花园洋房花园。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十五的示意图,为后支撑型高层后仰式花园洋房花园。图1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十六的示意图,为有底商高层后仰式花园洋房花园。图1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十七的示意图,为混合后支撑有底商高层后仰式花园洋房花园。图中:1-退台层、2-空中花园底板、3-反向退台、4-双向退台、5-分户承重墙、6-开孔、7-楼梯间、8-电梯筒、9-承重墙柱、10-底商、11-叠拼、12-跃层、13-复式结构。(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见图1,这种后仰式多、高层花园洋房,楼体为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包括分户承重墙、楼板,楼体呈后仰形,自下向上有退台层1,退台面楼板向前悬挑,构成部分空中花园底板2。退台面楼板连同伸到退台的分户承重墙一同向南悬挑出0.5-3米-->,最佳挑出进深1-2米。退台和挑板共同构成花园载体。退台的楼板不与分户承重墙共同挑出而是单独悬挑时,悬挑板的根部厚度大于端部厚度,以便加强承载力。楼体全部或者部分后仰,已使得花园的外部有天。上述退台层和悬挑层在水平向是整层设置或局部设置,纵向是逐层设置、每两层设置、每三层或每段楼层设置。本专利技术南侧从某层起至顶部某层止,每一层或者每两层、每三层或者每段楼层数不等的数层楼较下面一层向北退台,最佳退进距离范围是从1米至下面一层的整个进深;如果退两层,上面一层较下面一层少退1-3米,或者表述为上面一层较下面一层向南悬挑出1-3米,最佳挑出进深1-2米。以上所说南,指正南和与正南夹角60度以内的偏南。顶层或者最上部1-3个楼层可以向南退台;其中6、7层的多层楼的第六、第七层较第五层一定向南退。实施例2参见图2,为五层后仰式花园洋房,有向北后仰退台层1、退台面楼板向前悬挑,构成空中花园底板2,北面三层连续悬挑,分户承重墙5延伸到退台面楼板上,形成退台上的分户院墙,分户院墙的高度1-3米;最佳高度范围1.2-1.8米。实施例3参见图3,为五层后仰式花园洋房,向北后仰退台、北面四层连续悬挑;实施例4参见图4,为五层半两户叠拼后仰式花园洋房,南北交错后仰,3、4层是正向退台,5层是反向退台3。实施例5参见图5,为六层后仰式花园洋房花园,第五层有南北双向退台4,六层是反向退台3并悬挑。实施例6参见图6,为六层后仰式花园洋房花园,2-4层向北后仰正向退台,北面三层连续悬挑,顶层是反向退台3并悬挑,5-6层为跃层12;实施例7参见图7,为六层全复式后仰式花园洋房花园,3层正向退台,顶层反向退台3,5、6层为复式;实施例8参见图8,为六层后仰式花园洋房花园,1-2层为复式,3-4层平层,顶层反向退台3。实施例9参见图9,为全复式六层后仰式花园洋房花园,2、4层双向悬挑,3、5层正向退台,顶层是反向退台3并悬挑。实施例10参见图10,为高层后仰式花园洋房花园,楼梯间7在退台侧,经过空中花园入户,顶层是反向退台3并悬挑。实施例11参见图11、12,为经典型高层后仰式花园洋房花园,楼体后仰部分8层以下有-->支撑结构,上述支撑结构是承重墙柱9,承重墙柱中有开孔6。从住宅首层北墙结构外面算起各层向北挑出的距离累计值小于或者等于1.5米时,5条中所述的各层向北挑出方式是悬挑;累计值大于1.5米小于8米时,5条中所述的各层向北挑出方式可以是悬挑,也可以挑出部分下部有支撑结构,或者下面数层的挑出有支撑结构,上面数层挑出是悬挑;累计值大于8米时,5条中所述的各层向北挑出方式为下面数层挑出有支撑结构上面数层挑出是悬挑,或者全部挑出均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可以是承重墙柱,或者楼梯间、电梯筒体结构,也可以是用土石等材料堆积的人工假山,假山里可以有地下室。当挑出的支撑结构是户间承重墙柱时,墙体在受力较小部位开孔。实施例12参见图13,为高层后仰式花园洋房花园,1-6层后仰底部设承重墙柱9。实施例13参见图14,为后支撑型六层后仰式花园洋房花园,后侧底部由开孔承重墙柱9支撑,顶层是反向退台3并悬挑。实施例14参见图15,为混合型高层后仰式花园洋房花园,顶层为复式,楼体中下部后仰、上部后端平齐,后侧底部由开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仰式多、高层花园洋房,楼体为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包括分户承重墙、楼板,其特征在于:楼体呈后仰形,自下向上有退台层,退台面楼板向前悬挑,构成部分空中花园底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仰式多、高层花园洋房,其特征在于:上述退台层和悬挑层在水平向是整层设置或局部设置,纵向是逐层设置、每两层设置、每三层或每段楼层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仰式多、高层花园洋房,其特征在于:上述退台层是正向退台、反向退台或双向退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仰式多、高层花园洋房,其特征在于:上述分户承重墙延伸到退台面楼板上,形成退台上的分户院墙。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治国李维
申请(专利权)人:王治国李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