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组件、电子设备及其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001469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22:4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电子设备及其装配方法,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位于第一壳体相背离的两侧,第一壳体设有指纹模组装配孔,指纹模组装配孔贯穿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壳体还包括用于定位指纹模组的定位部,定位部设置于第二表面;第二壳体设置有与指纹模组配合的指纹模组外露孔。通过在第一壳体上设置定位部,装配时,通过第一壳体上的定位部可以将指纹模组预定位至中框上,以使在装配第二壳体时不会损坏指纹模组。使得安装过程中良品率提高,同时安装时所需的柔性电路板长度缩短,降低了生产成本。

Shell assemblies, electronic devices and their assembly methods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provides a shell assembly, an electronic device and an assembly method thereof. The shell assembly comprises a first shell and a second shell. The first shell has a first surface and a second surface. The first surface and a second surface are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first shell which are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The first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fingerprint die assembly hole, which penetrates the first surface and the second surface. First, the fingerprint die assembly hole penetrates the first surface and the second surface. The shell also includes a positioning part for positioning the fingerprint module,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surface, and an exposed hole of the fingerprint module matched with the fingerprint module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shell. By setting a positioning part on the first shell, the fingerprint module can be pre-positioned on the middle frame through the positioning part on the first shell, so that the fingerprint module can not be damaged when assembling the second shell. In addition, the length of flexible circuit board needed for installation is shortened, and the production cost is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壳体组件、电子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壳体组件、电子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子设备中,多数设置有指纹模组,用于解锁、身份验证等功能。现有的电子设备中,指纹模组安装工序复杂,安装过程中良品率不高,造成制造成本高企。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壳体组件、电子设备及其装配方法,以降低指纹模组装配过程中的成本,提升良品率。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位于第一壳体相背离的两侧,第一壳体设有指纹模组装配孔,指纹模组装配孔贯穿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壳体还包括用于定位指纹模组的定位部,定位部设置于第二表面;第二壳体设置有与指纹模组配合的指纹模组外露孔。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装设件、指纹模组、柔性电路板以及上述的壳体组件,装设件具有相邻接的指纹模组安装区域以及柔性电路板安装区域;指纹模组安装于指纹模组安装区域;柔性电路板平整的铺设于柔性电路板安装区域,指纹模组与柔性电路板电连接;第一壳体的第一表面与装设件贴合,定位部抵持指纹模组以定位指纹模组,第二壳体装配于第一壳体的第二表面并压抵指纹模组,指纹模组通过指纹模组装配孔和指纹模组外露孔露出。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备上述壳体组件的电子设备的装配方法,包括:将与柔性电路板连接的指纹模组安装于装设件的指纹模组安装区域,且使得柔性电路板平整的铺设于装设件的与指纹模组安装区域相邻接的柔性电路板安装区域。将第一壳体的第一表面与装设件贴合,并使指纹模组从指纹模组装配孔露出,定位部抵持指纹模组以将指纹模组定位于指纹模组安装区域。以及将第二壳体装配于第一壳体的第二表面并压抵指纹模组,并使指纹模组从指纹模组外露孔露出。本申请提供的壳体组件、电子设备及其装配方法,通过在第一壳体上设置定位部,装配时,通过第一壳体上的定位部可以将指纹模组预定位至中框上,以使在装配第二壳体时不会损坏指纹模组,从而使得安装过程中良品率提高,同时安装时所需的柔性电路板长度缩短,降低了生产成本。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定位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壳体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定位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局部装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随着电子设备(例如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部分电子设备在后壳上设置指纹模组,现有的安装方式是先将指纹模组通过柔性电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FPC)与装设件电连接,然后固定连接于后壳,最后将后壳装配到装设件上。这种安装方式导致需要预留较长的柔性电路板,而在后壳装配到装设件后,由于柔性电路板较长会出现褶皱。同时由于后壳装配到装设件的过程中需要盲装,这就导致在装配过程中指纹模组不能精确定位,易出现损伤,造成良品率不高。因此,专利技术人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壳体组件、电子设备及其装配方法。下面将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申请的各实施例。第一实施例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组件20,壳体组件20包括第一壳体300和第二壳体200,第一壳体300可与第二壳体200相互配合并形成装配。第一壳体300可由金属、陶瓷、塑料凳材料制成。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300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301和第二表面302,第一壳体300设置有指纹模组装配孔310,指纹模组装配孔310用于与指纹模组相配合并贯穿第一表面301和第二表面302,以使被定位于指纹模组安装区域121的指纹模组可从指纹模组装配孔310伸出外露。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第一壳体300还包括用于定位指纹模组的定位部320a,定位部320a设置于第二表面302。其中第一表面301在装配过程中朝向电子设备的中框方向。本实施例中,定位部320a包括定位筋321,所述定位筋321设置于第二表面302并连接于指纹模组装配孔310的边缘。定位筋321相对于第二表面302上凸,以使定位筋321在与指纹模组抵靠时,指纹模组被限止在指纹模组装配孔310的区域内,实现指纹模组的定位。本实施例中,定位筋321沿着指纹模组装配孔310的边缘一周设置,即定位筋321首尾连接成环状。根据指纹模组装配孔310的构型,可以围成圆环状、椭圆形环状、矩形等。本实施例中,指纹模组装配孔310的横截面为矩形,因此,定位筋321沿指纹模组装配孔310的边缘一周设置形成大致的矩形环状。为了便于第一壳体300与指纹模组进行装配,本实施例中,参阅图3,指纹模组装配孔310包括连通的第一装配孔311和第二装配孔312,第一装配孔311贯穿第一表面301,第二装配孔312贯穿第二表面302,第一装配孔311的内径沿第一表面301向第二表面302方向逐渐减小,且第一装配孔311的最小内径与第二装配孔312的内径相等。其中,在装配时,第一表面301朝向中框100,第二表面302用于与第二壳体200配合。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在装配时,由于第一装配孔311的内径略大,在于指纹模组进行对位时,不易对指纹模组造成损伤,同时,由于第一装配孔311的内径沿第一表面301向第二表面302方向逐渐减小,可以起到精确定位的作用,使得第二装配孔312能很好的与指纹模组对位并间隙配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指纹模组装配孔310也可以设置成内径均一的圆孔、矩形孔等形式。第二壳体200设置有指纹模组外露孔210,指纹模组外露孔210是贯穿第二壳体200设置的,用于供指纹模组穿过并露出。装配时,第二壳体200的一侧表面朝向第一壳体300,另一侧表面作为装饰面外露。指纹模组外露孔210的孔径略小于第二装配孔312的孔径,以使第二壳体200可以压抵指纹模组的基板。本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组件20可以应用于如图5所示的电子设备中,用于精确装配指纹模组,防止指纹模组在装配过程中出现损伤。第二实施例参阅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部320b的结构,用于替换第一实施例中的定位部320a,本实施例中,定位部320b包括多根定位筋321b,分别为第一定位筋3211、第二定位筋3212、第三定位筋3213以及第四定位筋3214。其中,第一定位筋3211和第三定位筋321相对间隔设置,第二定位筋3212和第四定位筋3214相对间隔设置。请继续参阅图4,指纹模组装配孔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相背离的两侧,所述第一壳体设有指纹模组装配孔,所述指纹模组装配孔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用于定位指纹模组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以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有与所述指纹模组配合的指纹模组外露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相背离的两侧,所述第一壳体设有指纹模组装配孔,所述指纹模组装配孔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用于定位指纹模组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以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有与所述指纹模组配合的指纹模组外露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包括定位筋,所述定位筋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并连接于所述指纹模组装配孔的边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筋沿着所述指纹模组装配孔的边缘一周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筋为多条,多条所述定位筋围绕所述指纹模组装配孔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模组装配孔的横截面为包含至少一个倒角的矩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模组装配孔包括连通的第一装配孔和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一装配孔贯穿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装配孔贯穿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装配孔的内径沿所述第一表面向所述第二表面方向逐渐减小。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装设件,所述装设件具有相邻接的指纹模组安装区域以及柔性电路板安装区域;指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毅万永高严慎波张恒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